《特赦1959》好,而且不是一般的好,虽然很少战火硝烟,但是一帮原高级将领、著名特务凑在一起,本身就是一幕气势恢宏的历史正剧。那些战犯虽然已经成了失败者,但是在他们身上,仿佛还能听到隆隆炮声,除了陈长捷让人看着很不舒服之外,其余的战犯身上都有一股子属于自己的精气神:徐远举周养浩毒蛇一样阴冷,郑庭笈宋希濂一样火爆,黄维康泽一样执拗。

细看几乎是真实历史翻版的《特赦1959》,我们就会发现战犯们也都有各自的为人处世之道,尤其是其中三个主要人物,个性特点鲜明,却又混得比谁都强:一个会做人,一个会做事,还有一个底牌足到没人敢惹。

唯一不被释放的战犯(特赦中人缘好的三个战犯)(1)

​审时度势会做人,王耀武知道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

会做人的当然是王耀武,这个出生于山东泰安的彪形大汉,有着一般人难以企及的淡定阔达,同时似乎还有一些山东农民特有的淳朴厚重,在别人都担心是否性命不保的时候,只有他老神在在,对未来充满了信心,甚至规划起了将来出去后三十亩地一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

王耀武不愧被誉为“少有的明白人”,他用一支钢笔(要送,小战士犹豫之后拒收)就套出了自己最终的目的地:功德林。其实当时王耀武根本就没崴脚,他是装瘸以便单独跟小战士说话,没瘸的王耀武,差点把小战士忽悠瘸,幸亏最后时刻小战士想起了纪律,要不然就被这老汉坑了。

唯一不被释放的战犯(特赦中人缘好的三个战犯)(2)

​打听到了自己想知道的消息,王耀武马上不瘸了,健步如飞撵上战犯队伍,却劝说不肯吃窝头、吵着要喝开水的刘安国去了——小战士看着王耀武的背影也纳闷儿:这老汉咋这么快就好了?

到了功德林,王耀武成了积极分子,不但跟贺春年王英光谈笑风生,深入分析光头凯申的失败原因,还当上了领队,不管是发衣服还是发学习材料,都是王耀武一手包办。别人的鞋都没有鞋带,但是王耀武的有,甚至还很大气地对陈长捷一挥手:“你喜欢,你拿走。”陈长捷连连摇头:“专门发给你的,我可不敢要。”

连陈长捷都看出来了:这个王耀武在功德林,是受到特殊照顾的。

唯一不被释放的战犯(特赦中人缘好的三个战犯)(3)

​王耀武这位曾经的抗日名将、山东军政第一人,知道什么是大势所趋,历史潮流浩浩汤汤不可阻挡,更不可能逆转,所以逆天而行的事情绝对不干。其实 王耀武的想法很容易理解:抗战的时候,我浴血奋战立功了,对得起良心;后来在济南明知打不赢,没有主动投降,对得起老蒋;现在属于我的战争结束了,剩下的日子,不但要活下去,而且要活得好一点,这样才对的起自己和老婆孩子。

在功德林数百战犯中,王耀武最会做人,而且是最会做明白人,所以他成了第一批走出功德林的十个人之一:排名第一的是杜聿明(妻子曹秀琴身份奇妙,大家可以查一下,他的女婿是杨振宁),第二个就是王耀武。

美中不足的是,王耀武的一番努力,并没有留住日思夜想的老婆。

唯一不被释放的战犯(特赦中人缘好的三个战犯)(4)

​了身达命会做事,蔡守元知道什么时候都不能逆天而行

王耀武会做人,是因为他审时度势知道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而蔡守元则是了身达命会做事,知道什么时候都不能逆天而行。

蔡守元的原型应该是极其有名的罗盘将军张淦,张淦算卦不灵,把自己算进了功德林——他本来是可以跑调的,但是“卦象”显示有援军前来,可是最后只听到了一阵呐喊:“缴枪不杀!”

蔡守元拿着罗盘进了功德林,还用铜钱给自己算了一卦,发现自己可能还有一个比较好的未来。知道自己即将否极泰来,蔡守元开始主动请缨做事:“我现在你们给我一杆枪,我扛起枪能上战场!”

唯一不被释放的战犯(特赦中人缘好的三个战犯)(5)

​等到真的要奉命去劝降在西南拥有数万大军的“秦司令”,蔡守元又算了一卦,这次的结果却是“凶多吉少”。刘安国和陈长捷都劝他装病推辞,但是蔡守元这时候中原大战悍将的本色显露了出来,“富贵险中求”,凶多吉少中也有拼死博得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机会。于是蔡守元去了大西南,并且连忽悠带吓唬,圆满完成了任务,还成了胡大树和陈玉生的生死之交。功德林里唯一一个能让胡大树露出真心笑容的,就是这个蔡守元。

肯做事的蔡守元得到了王英光贺春年胡大树的肯定,所以当周养浩徐远举诬告蔡守元是汉奸的时候,王英光进行了很负责任的调查,帮他洗清了冤屈。

信天命而不唯天命,蔡守元知道:能做事的人,是不会吃亏的。在功德林里,有两个能做事的,一个是机电专家叶立三,他是最早获得自由的一个——跟管理员打一声招呼,就可以随便走出去,到灯泡厂去当他的实际意义上的总工程师,王英光的弟弟、灯泡厂厂长对他客客气气,就更不用说别的干部工人了。

而另一个能干事的就是蔡守元,除了当一回劝降马超的督邮李恢,蔡守元还经常兼职给战犯们算卦,眼高于顶的黄维,也主动请求蔡守元帮忙。

从蔡守元身上,我们知道了什么叫一技之长,也知道了什么叫“一技在身,胜握千金”。我们甚至会笑着猜测:就是被蔡守元送到生番之地,以他的忽悠神功,也会活得很好。

唯一不被释放的战犯(特赦中人缘好的三个战犯)(6)

​不会做人也不会做事,刘安国为啥没人敢惹?

与王耀武和蔡守元不同,刘安国这个人既不会做人也不会做事——或者说是不肯做。

功德林第一刺儿头不是执拗的黄维,因为绝大多数时候,黄维都端着架子,不肯大吵大闹,当然也不是周养浩徐远举,因为他们更喜欢背后使绊子,公然闹事不符合他们的特务身份。真正经常没事找事,而且大家基本都拿他没办法的,是刘安国,此人的原型叫文强,大有来头而且底牌足够。

关于文强的关系网,这里就不说了,读者诸君可以自行搜索,就是那混乱的十年,也没人敢找他的麻烦,此公一直活过了千禧年,以九十四岁高龄安然辞世。

咱们不说文天祥的嫡系后裔文强,还是按照电视剧的名字,称之为刘安国,这样能减少不少麻烦——此人跟王英光最大的五个领导都有密切关系。

唯一不被释放的战犯(特赦中人缘好的三个战犯)(7)

​这个刘安国一出场就开始跟政委贺春年闹别扭:往功德林进发的途中,战犯们乘坐的汽车抛锚,大家只好下车步行。行军途中到了饭点儿,别人都坐在树下啃棒子面窝头,只有刘安国大喊大叫:“我要喝开水,你们这个窝头比石头还硬!”面对小战士举起来的步枪,刘安国一点都不怕:“落毛的凤凰不如鸡,大不了一死!我要喝开水,我要喝滚烫的开水!”

贺春年也拿这块滚刀肉毫无办法,只好回头吩咐:“通知炊事班,架锅烧水!”

但就是这样一个谁都不服的刺儿头,偏偏在功德林混得人缘不错:周养浩徐远举逮谁坑谁,却跟刘安国相处不错,刘安国几句话说晕王耀武陈瑞章,周养浩徐远举根本就没想过要拿这件事做文章——黄维写了一首没毛病的抒情感言诗,愣是被这俩小子在鸡蛋里挑出了骨头。

不管是高级将领开小会,还是特务们密谋坑人,我们总是能发现刘安国的身影,黄维王耀武陈长捷等人有疑问,也会主动向刘安国请教。跟王英光关系不错的陈瑞章,宁肯被掐死也不出卖刘安国,可见刘安国从前比较讲义气,似乎也颇有些人格魅力。

唯一不被释放的战犯(特赦中人缘好的三个战犯)(8)

​也正是通过陈瑞章这件事,让我们找到了刘安国受欢迎的原因:为了不连累不肯举报自己的陈瑞章,刘安国自己摸了电线。这件事功德林的战犯们看清了:刘安国,好像还真是条汉子!

估计绝大多数读者都看过《特赦1959》电视剧,所以详细剧情无需笔者赘述,这里只是想请读者诸君思考一个问题:王耀武、蔡守元、刘安国三个人,一个会做人,一个会做事,一个有底牌,这恰恰是我们在生活和职场经常遇到的三种人。

在这三种人身上,我们能不能学习领悟到一点什么?至于周养浩徐远举那样的挖坑专业户,大家肯定也遇到过。但是我们不但不会学习借鉴他们什么“经验”,而且肯定还会想:小人到处都有,离他们越远越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