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的比丘国在哪里(比丘国一难的矛盾侧重点)(1)

引言

在吴承恩老先生塑造的西游世界中,妖怪似乎一直都是以反派的形象出现,而涉及到的那些人类,则始终都处在受害者的角度。但事实上这只是一种错误的认知,书中的妖怪虽然可恶,可是那些作为受害者的人类,其实也要为此负一定的责任。

其中最能体现这一观点的情节,便是比丘国一难。对于这次劫难,读者们总是习惯性的将矛盾侧重点,放在两个妖怪的身上,从而忽略掉比丘国国王这个关键性的人物。

故事概要与主要论点

比丘国又名小子城,乃是唐僧师徒西行路上的必经之地。师徒四人来到这里以后,发现城中每户人家的门外都有一个笼子,笼中全都放着一个小孩儿。

仔细打听过后他们才明白,原来是国王在炼制长生不老药,需要取1000多个孩童的心肝作为药引。而比丘国国王之所以会痴迷于此,主要是因为受到了两个妖怪的引诱和蛊惑。

但是本着出家人慈悲为怀的原则,唐僧师徒当然不可能眼看着那些孩童受害。于是接下来也就上演了一出降妖除魔的精彩场面,最终成功了结了这场祸患。

西游记的比丘国在哪里(比丘国一难的矛盾侧重点)(2)

丘国王

如果单从表面上来看,比丘国王应该和城中的那些孩童一样,都属于这个故事中的受害者,罪魁祸首是那两个蛊惑他的妖怪。但若是仔细分析起来,事情的真相却未必如此,身为一国之君的比丘国王,真的能够把所有责任都归到两个妖怪的身上吗?

按照《西游记》原著中的说法,天下共有四大部洲,像比丘国这样的国度更是数不胜数。但这两个妖怪为何唯独选中了比丘国,选中了比丘国王,这个问题的确非常值得深究。

或者说假如他们出现在别的国家,又能否成功唆使君王犯下这样的错误,做出如此昏庸无道的举动。但只可惜这些尖锐而又深刻的问题,在平时总是被人忽略。大多数人都只关心降妖除魔的精彩情节,却很少思考这些情节背后的含义。

事实上在这次劫难中饱含着非常明显的讽刺和影射,以及对当时社会的忧虑与不满。这些内涵都在随着整个故事的深入发展,而逐渐显露了出来。

事件起因

据《西游记》原著所述,在唐僧师徒到达此地的三年之前,曾有一位道士打扮的老者,带领着一位貌美如花的女子来到城中。由于此女姿色出众,比丘国王对其心生爱意纳于后宫之中,封号为美后,而那位老者也因此被封为国丈。

但是谁曾想,这一老一少竟是妖怪幻化,老者乃是寿星的坐骑鹿精,那位少女则是凡间的精怪狐狸精。正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国王整天与妖怪混在一起,下场自然好不到哪里去。

西游记的比丘国在哪里(比丘国一难的矛盾侧重点)(3)

唐僧

如《西游记》原著中,比丘国驿丞曾对唐僧说起过国王的所作所为:

“近来把三宫娘娘,六院妃子,全无正眼相觑,不分昼夜,贪欢不已。如今弄得精神瘦倦,身体尫羸,饮食少进,命在须臾。”

那么由此看来,这位国王落到如此地步,固然是受妖怪所害,可是他自己也并非没有问题。当初若不曾贪恋美色,又岂会有今日的结果,毕竟对方并没有用法术来挟持或者迷惑他,只是变出了一副好看的皮囊,就以使其不能自持。

虽然古人常说英雄难过美人关,可凡事也都应该有个尺度。自古因美色亡国者已然不在少数,他作为一国之君,非但不以古为鉴吸取教训,反而还纵情声色掏空了身体。如此情形,正如白居易在《长恨歌》中所写的那样:“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

也就是这件事情的主动权,其实一直都掌握在国王的手中,是他没能把持住对美色的贪恋,所以才让那两个妖怪有了可乘之机。因此这次事件的起因,并不完全在两个妖怪的身上,比丘国王也要为之负很大一部分责任。

西游记的比丘国在哪里(比丘国一难的矛盾侧重点)(4)

他身为一个国家的国王,不仅有享受荣华富贵的权利,同时也肩负着治理整个比丘国的重任。可现如今他是一味贪图享受,而忘记了自己身上的责任,站在客观角度来评价的话,他显然已经配不上国王的身份。

或者也可以这样认为,正是由于《西游记》中的比丘国王有发展成昏君的潜质,所以对方才盯上了他。俗话说苍蝇不叮无缝的蛋,事情走到这个地步并非纯粹的偶然。

在生命和美色的诱惑之下,比丘国王彻底展露出了昏庸无道的一面

当他因为纵情过度而病入膏肓之后,由鹿精幻化而成的国丈,为其献上了一个惊世骇俗的药方,并且还拍着胸脯保证只要能够练成此药,便能够使其千年不老。但是这个药方却需要用1000个孩童的心肝做药引,方才可以具备如此神奇的功效。

在这个时候正是考验人性的关键时刻,究竟是牺牲百姓成全自己,还是保留一丝良知拒绝对方的建议,上千名孩童的性命,全都在他的一念之间。这道选择题其实并不难做,但凡是一个有血有肉的正常人,都能够想明白其中的利害关系。

不管是位高权重的国王,还是平民百姓家的孩子,在生命的角度上都处在平等的地位,一个人的生死无论如何也抵不过上千的孩童的生命。更何况他还是这个国家的国王,又怎能忍心为了自己的一己之私,而眼睁睁的看着城中百姓家破人亡。

西游记的比丘国在哪里(比丘国一难的矛盾侧重点)(5)

可是比丘国的国君不是一个合格的国王,在他心中没有爱民如子的概念,更没有众生平等的觉悟。此时此刻他心里只剩下对长生的渴望,以及对美色的眷恋。在这两样东西的诱惑之下,他终于做出了一个极其昏庸无道的决定,下令让城中百姓每家每户上交一名孩童,直至凑齐炼药所需之数。

面对如此惨无人道的行径,就连唐僧也忍不住仰天长叹:

“昏君,昏君!为你贪欢爱美,弄出病来,怎么屈伤这许多小儿性命!苦哉,苦哉!痛杀我也!”

一个远道而来的行脚僧人尚且如此痛惜,可是反观这个国家的君王,却一点都不懂得爱惜子民,满心只想着自己的生死和享受,甚至不惜吃人的心肝。如此行径和妖怪还有什么区别,即使是《西游记》中最凶残的妖怪,也不曾像他这样专挑可怜的孩子下手,而且一次性就要杀掉上千个,简直比通天河里专吃童男童女的灵感大王更加惨无人道。

要知道这是他主动做出的决定,那两个妖怪只是负责推波助澜和加以引导,并没有使用强制性手段来进行胁迫。或者也可以说昏庸自私的比丘国王,在生命和美色的诱惑之下,彻底展露出了残暴丑恶的面目。骗他吃人心肝的妖怪可恨,可是做出这个决定的他却更为可恨。

西游记的比丘国在哪里(比丘国一难的矛盾侧重点)(6)

人的私心与贪念

如果说妖怪吃人是《西游记》中的食物链效应,那么人如果开始吃人的话,就完全是不可理喻的事情了。这段情节虽然纯属虚构,但是从中透露出来的讽刺意味却非常真实,在很大程度上揭开了人的私心与贪念,给这个世界造成的影响和危害。

倘若一个人可以为了满足自己的私欲和贪心,而至众人的生命或者利益于不顾,那么他和《西游记》原著中的妖怪还有何区别?做人首先要守住自己的人性,看清身上的责任,如此才能抵挡外界的诱惑。

这次劫难的矛盾侧重点,应该放在谁的身上?

比丘国的国王虽然是一个无道昏君,但所幸他遇上了既有德行又有能力的唐僧师徒。神通广大的孙悟空,成功识破了两个妖怪的阴谋诡计,同时也设法解救了那1000多个孩童,从而平息了这次劫难,避免了惨剧的发生。

可是回过头来再看这段情节,究竟应该把矛盾的侧重点指向哪边,是幻化人形为祸人间的两个妖怪,还是一心贪恋长生和美色的比丘国王?

其实在这次劫难当中,他们双方无疑都处在非正义的立场,首先鹿精和狐狸精的动机本来就伤天害理,可以看作是这件事情的主谋。但与此同时,国王的表现也同样十分可恶,为人君主不思治国,纵情声色遗害苍生,比妖怪的罪孽更加深重。

西游记的比丘国在哪里(比丘国一难的矛盾侧重点)(7)

比丘国两个妖怪

所以矛盾的侧重点不应该只停留在两个妖怪的身上,而是应该在批判妖怪的同时,对比丘国王进行更为深刻的批判。毕竟他是应该对整个比丘国负责的第一人选,这样的做法不仅违背了应尽的职责,同时也许自己丧失了德行,丢掉了人性本来的善良。

孙悟空虽然能够降妖除魔,帮他除去身边的诱惑和危害,可是却无法彻底改变他的内心,难以使其真正成为一个称职的君王。这个道理就像《孟子》书中所说:“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唐僧师徒给他带来的影响都只是暂时性的,当师徒四人离开之后,很难保证比丘国王不会在今后的日子里重蹈覆辙,再次做出昏庸无道之举。如此也证实这个故事透露出的最深层含义,不仅有对现实的影射与讽刺,同时还有对未来的深深忧虑。

古时为君者,可以直接影响到整个国家的命运,左右多数人的生死存亡,完全可以说是权力与责任并重。可是在现实中却并不是每一个君王都能成为一代明君,譬如在吴承恩所处的那个时代,当时的帝王便是一位饱受非议的君主。

西游记的比丘国在哪里(比丘国一难的矛盾侧重点)(8)

嘉靖皇帝

明朝的嘉靖皇帝,虽然没有像《西游记》书中的比丘国王这样欲食人心肝,可是他对于长生丹药的追求,却也达到了非常痴迷的程度,到晚年甚至长期居住在西苑炼丹求道,连朝政都不怎么过问。由此也正好可以从很大程度上,体现《西游记》以虚幻的神话来影射现实的主旨,从而看到这些故事背后的含义。

在这一段故事当中,其实最具突出性的人物,正是那一位昏庸自私的比丘国王,矛盾侧重点也一直都停留在他的身上。只是人们通常都习惯于把目光用来关注唐僧师徒和妖怪的斗争,以至于忽视的作者的深层用意。

事实上《西游记》的内涵并没有这么简单,它不但可以用神话的方式来揭露现实,同时也能够通过情节的发展,体现出人性的善恶美丑,引申出更为深刻的意义和价值。

总结与感悟

《西游记》书中的人物和故事,都是吴承恩老先生的设想,那些妖怪和神仙也都有各自的象征,不过其中最具有真实性的人物,还是那些凡人。在他们身上发生的事情,总是能够在最大程度上体现出现实中的矛盾与问题,或揭示社会现象,或刻画各种各样的人格。

书中的那些凡人,就如同隐藏在虚幻世界中的真实线索,承载着吴承恩老先生对于那个时代的独特见解。所以对于这一部书,我们也不能完全将其当成一部神话小说来对待。那些具有神话色彩的情节,固然是这部书最吸引人的特点,可若是只注重这一层面,未免有些太过浅显。

因为自古以来的每一个文人,都会在自己的文学作品中留下一些思考和感悟,尤其是这种剧情极为丰富的作品,往往携带着多个层面的内涵。只要能够以不同的侧重点来品读,就总是能够得到不一样的结论,如此也就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走进作者的内心,进行一场跨越时空的精神交流。

古人将他们的社会观、价值观和人生观,与丰富多彩的想象力糅合在一起,塑造成了一部又一部经典。而作为后人的我们,在解读这些经典的时候,也应该以更加全面的思考方式,去了解他们对世界的看法,去仔细体会那一个又一个别具一格的精神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