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讯(记者陈琳)11月10日,全国打击侵权假冒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开展2022年全国侵权假冒伪劣商品统一销毁行动。本次销毁商品包括侵权假冒伪劣食品药品、服装鞋帽、烟酒、盗版非法出版物等逾30大类100多个品种,重量超过3000吨,货值达5亿元。

生产假冒伪劣商品后销毁 货值5亿元侵权假冒伪劣商品统一销毁(1)

销毁行动正式启动(北京市分会场)。新京报记者 王飞 摄

本次销毁行动是2022年中国公平竞争政策宣传周重要配套活动,销毁坚持无害化处理原则,采取拆解、填埋、焚烧等方式进行,符合绿色环保相关规定。

生产假冒伪劣商品后销毁 货值5亿元侵权假冒伪劣商品统一销毁(2)

销毁行动现场。新京报记者 王飞 摄

生产假冒伪劣商品后销毁 货值5亿元侵权假冒伪劣商品统一销毁(3)

执法人员正在查看现场的假冒商品。新京报记者 王飞 摄

统一销毁行动主会场设在四川省绵阳市,北京、河北、辽宁、吉林、黑龙江、上海、江苏、浙江、安徽、江西、山东、河南、湖北、广东、广西、陕西、甘肃等17个省(区、市)设分会场,主、分会场同步进行销毁行动。

生产假冒伪劣商品后销毁 货值5亿元侵权假冒伪劣商品统一销毁(4)

工作人员用插装车运送即将被销毁的假冒商品。新京报记者 王飞 摄

生产假冒伪劣商品后销毁 货值5亿元侵权假冒伪劣商品统一销毁(5)

工作人员将假冒商品扔进高温窑炉准备销毁。新京报记者 王飞 摄

全国打击侵权假冒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市场监管总局副局长甘霖在北海市分会场参加销毁行动。甘霖指出,近年来,各地各有关部门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大力推进知识产权强国建设,坚决依法惩处侵犯知识产权违法行为,有序开展侵权假冒伪劣商品销毁行动,取得积极成效。本次统一销毁行动,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务实举措,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绿色发展,增进民生福祉的一次有力实践,彰显了中国政府强化知识产权保护的坚定决心和鲜明态度。下一步,全国打击侵权假冒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将继续强化统筹协调,持续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严厉打击侵权假冒,切实维护中外权利人合法权益,努力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

四川省打击侵权假冒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副省长杨兴平表示,四川省委、省政府始终把打击侵权假冒伪劣工作摆在突出位置,坚持站在群众角度确定工作重点、通过铁的手腕强力整治违法乱象、依靠社会共治提升监管实效,在法治建设、监管执法、司法保护、协作配合、宣传引导等方面取得了积极进展。四川省将把推进“双打”工作作为积极参与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的重要内容,深化跨部门、跨区域联合执法,进一步创新监管方式,充分发挥社会监督作用,依法严厉打击侵权假冒伪劣违法犯罪行为,着力营造更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市场竞争环境。

编辑 刘茜贤

校对 李立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