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欢喜考上大学后几个孩子欢聚(在同题竞争的缝隙中开出了灿烂的花)(1)

作者|jin

“这届家长不好带。”

看到《小欢喜》中陶虹饰演的宋倩,与女儿英子(李庚希 饰)陷入冷战,弹幕中有不少这样的声音。

而宋倩不严管英子后,英子成绩下滑,弹幕中又出现了“跟自己女儿闹别扭,可不是会成绩下滑嘛”的声音。

终于,代表家长的一方沉默不下去了,“管得太严要说不管也要说,这么难伺候”。

可以说,从《小欢喜》的弹幕里,能明显看出代表两个阵营的声音。

而这部剧中对成年人与孩子的相处,以及不同教育方式的研究也是极为透彻的。

小欢喜考上大学后几个孩子欢聚(在同题竞争的缝隙中开出了灿烂的花)(2)

淡化阶层概念

突出亲子相处和教育方式

《小欢喜》是《小别离》的姐妹篇,沿袭了后者通过教育问题探讨中国式亲子关系的路线,但两者同时也有很多不同点。

最为明显的,应该是《小欢喜》淡化了阶层概念,以三个家庭父母与孩子相处方式的不同来作为典型性。

方圆(黄磊 饰)和童文洁(海清 饰)、宋倩和乔卫东(沙溢 饰)、刘静(咏梅 饰)和季胜利(王砚辉 饰)这三对家长,严格意义上来说,平衡在家庭条件上都算中产阶级:方圆和童文洁都是中等管理岗,刘静和季胜利则是政府部门的中级干部,乔卫东虽然投资发了家,但因为与宋倩早早离婚,因此平均到宋倩和英子的生活上,还是算中产。

而淡化了阶层概念后,三家父母与孩子的不同相处方式和教育理念也就越发突出了。

小欢喜考上大学后几个孩子欢聚(在同题竞争的缝隙中开出了灿烂的花)(3)

方圆和童文洁是典型的红白脸教育:妈妈负责扮演严厉的角色,爸爸则负责灭火、缓和父母与孩子间的矛盾。这种教育方式也是曾经公认教育孩子的好方法,因此很多剧中的主人公都会采取这样的教育方式,比如《虎妈猫爸》《小别离》《少年派》等等。

但是,随着中国社会对教育话题越来越重视,这样的教育方式也在被不断地反思是否适合教育孩子。其中一个最重要的问题,便是会造成孩子认知混乱,也容易让孩子学会投机取巧。

我们看看方圆、童文洁红白脸教育出的儿子方一凡(周奇 饰)。他与其他两家的孩子相比,是最皮实的,也是心性最不成熟的一个,用童文洁的话说,“心智还没开始发育”,也会用嬉皮笑脸的方式忽悠妈妈和老师。

小欢喜考上大学后几个孩子欢聚(在同题竞争的缝隙中开出了灿烂的花)(4)

虽然没办法对红白脸教育是否合理下定论,但《小欢喜》中呈现出的这种教育方式和结果,基本上是符合现实情况的,这也是这部剧让人共鸣颇强的原因。

与方一凡长期可以和父母在一起相比,乔英子和季扬扬(郭子凡 饰)获得的爱就显得有些破碎了。

不可否认,乔卫东和宋倩都爱着唯一的女儿英子,但两人因为误会很早就离了婚,由母亲宋倩养大英子。单身母亲的辛苦自不用多提,因此,宋倩不可避免地将女儿视作唯一的心理依靠。但是,她忘了自己女儿也会长大,会慢慢有自己的意识,正如英子所说,“当她的依靠久了,会累”。

而基于特殊的家庭环境,宋倩对英子的生活、学习采取的是全方位的控制,这在英子房间书桌前的透明玻璃上便能清晰看出,再加上补习老师这个比较特殊的身份,她几乎将女儿的生活压缩为吃饭和学习两件事。

小欢喜考上大学后几个孩子欢聚(在同题竞争的缝隙中开出了灿烂的花)(5)

这无疑是给了英子极大的压力,每个人的生活,都不可能只有吃饭和学习,更勿论青春期的孩子,他们处在最斑斓璀璨的年华,看世界都是彩色的。因此,英子与母亲发生冲突是一定的。

而女儿奴乔卫东便成了英子唯一的出口,翘课、厌学、成绩下降,既是英子认识到放纵会导致严重后果的机会,也是母女关系发生一些小变化的契机。

季扬扬则是典型的城市留守少年。父母因工作原因6年没有陪伴在他身边,再次相处后,陌生、尴尬都无法避免。同时,刘静和季胜利也是三对家长中唯一一个母亲温柔父亲严厉的搭配。

因此,季扬扬和父母相当于在重新走进彼此,在完成这个过程后,才能谈得上所谓的“教育”。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季扬扬已满18岁,“家庭教育”在他身上的作用实际上已经很少了,因为早已养成了自己的习惯。

小欢喜考上大学后几个孩子欢聚(在同题竞争的缝隙中开出了灿烂的花)(6)

刘静无疑是非常聪明的,她意识到这一点并积极地接受了,因此她在教育季扬扬的问题上,实际上秉持的是引导为主、说教为辅。遇到原则性问题,比如季扬扬在公众场合侮辱自己父亲,她绝不后退;但在一些关乎选择的问题上,比如季扬扬喜欢开车,扬言要放弃高考,刘静也并没有大声呵斥他,而是引导他就算在车场工作,那些调试设备的工作人员也是专业的工程师,“每个职业都需要知识”。

刘静在季胜利和季扬扬父子中间,起到的是磨合作用,这样才让这个本来带着疏离、陌生的家庭,慢慢有了欢笑和温情。

不过,弹幕中有很多声音表示“方圆、刘静、乔英子这三个人组合在一起才是最幸福、最和谐的家庭”,实际上并不然,方圆、刘静、乔英子都不只是单纯的一个人,而是分别由童文洁和方一凡、季胜利和季扬扬、宋倩和乔卫东慢慢打磨出来的。

小欢喜考上大学后几个孩子欢聚(在同题竞争的缝隙中开出了灿烂的花)(7)

家庭戏和校园戏如何平衡?

像《小欢喜》这样的剧,家庭戏和校园戏的平衡和融合,通常是一件比较难的事,要么戏份不均衡,要么在家庭和校园之间跳来跳去显得每部分都有些突兀,但这部剧在这方面做得是很优秀的。

首先,得益于其对孩子与父母关系的观察和思考入微。

童文洁对方一凡恨铁不成钢,但也会因为看到儿子跳舞而倍感自豪;虽然嫌他起床晚,但还是笑着跟他开玩笑,眼里心里都是对自己儿子的爱。

这与对林磊儿(刘奇 饰)的感觉是完全不同的。

童文洁很疼林磊儿这个小小年纪便失去母亲的外甥,甚至为他考虑得比自己儿子还多,但是相处间的感觉却迥然不同。所以,很多时候,即使她打方一凡,比如几个孩子在酒店喝醉跳进游泳池,你也能感觉到她对儿子深沉的爱。

小欢喜考上大学后几个孩子欢聚(在同题竞争的缝隙中开出了灿烂的花)(8)

而宋倩与英子的关系也是同样真实。

在因为英子翘课在爸爸家玩乐高与女儿发生激烈争吵后,被伤了心的宋倩,决定“不管英子了”,于是饭照做、汤照熬,但不再干涉英子的学习成绩,也不跟她说话,但这一切都建立在孩子在自己眼皮子底下的基础上,一旦孩子不见了,也就把这点气忘到九霄云外去了。

其次是让家长和孩子都有家庭以外的生活,并创新了成年人与孩子的人物关系。

家长在家庭以外的生活是职场。剧中除了乔卫东外,基本上三对父母都给了工作戏份的呈现,虽然职场危机的部分让人有些审美疲劳,但总体上让人能看到父母在孩子以外的生活。

这其中,最让人惊喜的是刘静从事的天文馆工作与英子一直喜欢的天文学相交,两人也跨越年龄,成为彼此秘密的分享者。

这个设定,既连接了成年人与孩子的世界,也在这类型剧的人物关系搭建上做了创新。相信看到英子与刘静相处的画面,没有几个人不被触动,女儿确实是小棉袄啊。

小欢喜考上大学后几个孩子欢聚(在同题竞争的缝隙中开出了灿烂的花)(9)

而孩子在家庭以外的生活无疑是学校了。

《小欢喜》呈现的学校生活相对真实,但因为同类型剧集的重复出现,其实也有些审美疲劳,不过,剧中塑造的班主任李萌(徐梵溪 饰)还是比较有意思的,是我们现实生活中最常能见到的老师——醉心于提高学生的成绩但也很关心学生。

最后,家庭戏和校园戏衔接比较自然,有泪点有笑点。

校园戏再说得明白点,其实就是孩子们的戏。

两者的衔接,由一场戏便可以说得很明白,那就是几个孩子相约去酒店玩,喝酒、打游戏、吃零食、游泳,还模仿自己的父母,而这一切都被着急赶来的三对父母看得清清楚楚。

这场戏中,笑点在孩子们模仿大人和林磊儿的那句“文洁,这都小场面,慌什么,有哥在,怕什么”,而泪点则在季扬扬和父亲相互道歉,季扬扬在听到父亲的道歉后,蒙着毛巾哭得肩膀颤,引人动容。

小欢喜考上大学后几个孩子欢聚(在同题竞争的缝隙中开出了灿烂的花)(10)

剧中这样的戏还有很多,家庭戏和校园戏在这样的起承转合中相互衔接,非常自然,也不会显得分裂。

当然,这部剧中也有一些与同类型剧重复感比较明显的设定,但因为其节奏、转场、人物塑造的恰当,给人的观感还是非常不错的。

小欢喜考上大学后几个孩子欢聚(在同题竞争的缝隙中开出了灿烂的花)(11)

愿所有孩子都被尊重

所有妈妈都被温柔以待

如果要问这部剧中最让人心疼的角色是谁,那么可能笔者的答案跟很多人都不一样。

因为不仅有英子,还有她的母亲宋倩。

英子被心疼是太理所当然的事。

这是个从小被母亲360度无缝监控,父亲又提早在她生活中缺位的女孩,但她又不是很多剧中看到的叛逆张扬的女孩,而是一个非常懂得站在别人角度上考虑问题、又可以时时考虑别人想法的懂事的姑娘。

因为想让妈妈开心,她看过一遍的电影也会陪着母亲再看一遍;因为体谅母亲的不容易,所以很多时候她都是先道歉的那一个;因为不想父亲为难,她礼貌对待他的女朋友,尽自己最大努力维护父亲;因为惹母亲生气被冷对待,每天回家小心翼翼;因为怕妈妈伤心,不敢跟她开诚布公地说清楚自己的追求……太多的理由,让人心疼这个小姑娘。

小欢喜考上大学后几个孩子欢聚(在同题竞争的缝隙中开出了灿烂的花)(12)

小欢喜考上大学后几个孩子欢聚(在同题竞争的缝隙中开出了灿烂的花)(13)

而尤为让人感触的,是英子和刘静的“忘年交”情谊,而这是建立在两人都对天文学有兴趣。

这一点是英子另外让人喜欢和心疼的原因。

她从小就知道自己喜欢什么,想要什么,这已经比很多孩子强太多了,但为了满足妈妈对自己的期望,她又是偷偷摸摸爱着天文学。

我们通常遇到的情况是,孩子的兴趣来得快去得也快,常常让家长忙活了半天就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了,因此很多家长养成了不听孩子说话的习惯,久而久之也就喜欢为孩子主张。

不可否认,在孩子心智未成熟时,家长为孩子做选择是无法避免的。但对于英子这样成熟而坚韧的孩子,家长给予支持会让他们走得更远也走得更稳。

愿每个孩子都能拥有被尊重的梦想。

而对宋倩心疼的感觉,则是从她因为英子与乔卫东的女朋友小梦亲近吃醋而起。

宋倩除了是英子占有欲、控制欲双强,但同时又为她撑起一片天的母亲,其实也是一个极度没有安全感的女人。

她将她的心理寄托全放在女儿身上,疑惑自己说好要相依为命的女儿怎么有一天就要离开自己呢,可悲又可泣。

实际上,《小欢喜》里的所有母亲都让人有种悲感。

童文洁爱着儿子,但因为喜欢管他并不被儿子理解;宋倩和刘静,一个为女儿付出一切,一个为丈夫和儿子付出一生;就连只是客串出场的王一迪妈妈,也永远是她带着女儿上各种辅导班。

小欢喜考上大学后几个孩子欢聚(在同题竞争的缝隙中开出了灿烂的花)(14)

为什么这类型剧中,都是基本都是母亲扮演严厉管束孩子并不被理解的角色呢?这当然与现实状况息息相关。比如海淀妈妈、顺义妈妈……她们为了让孩子接受最好的教育,可谓不遗余力。

这些妈妈,或许不够温柔,或许不够民主,但都值得被温柔以待。

父母与孩子的相处,这是一门永恒的课题。这一点上,《小欢喜》在同题竞争态势严峻的情况下,还是交出了一份合格的答卷。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