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有这样的烦恼:

自己明明刷牙很勤,但自己的牙齿却总是发黄难看,好像有一层黄色的“牙套”包裹着。明明很注重口腔清洁,但总是有口臭的情况。

其实,这和牙齿本身的关系不大,而是一种叫做“牙结石”的脏东西,随着年龄的增长,口腔细菌和残渣积累,即便是每天刷牙的人,嘴里也可能生成牙结石,如果不及时清理,带来的后果正如上述一样,让人困扰。

什么是“牙结石”?到底是怎么生成的?

所谓的牙结石,早期其实是一种“菌斑”,随着口腔中食物残渣的累积,细菌滋生,牙菌斑就会慢慢形成。在后续饮食过程中,牙菌斑又会继续依靠食物残渣蔓延,变厚,日积月累所形成的“硬块”,就是牙结石。

牙结石在口腔中,不仅会散发异味、导致牙齿的美观度下降,同时也会挤压牙龈和牙根的生长空间,引起一系列口腔疾病问题。而随着年龄的增长,口腔中的牙菌斑积累,牙结石也会变得越来越多,而大多数人缺乏清理牙菌斑的意识,很多人嘴里的牙菌斑,甚至累积了5年,甚至10年之久,这对健康来说也是不小的威胁。

牙缝里牙结石怎么处理(牙缝里的牙结石)(1)

牙缝里的牙结石,累积了10年会有怎样的后果?

首先,牙齿的脱落速度会增加

牙菌斑在形成牙结石的同时,会在牙齿表面附着得越来越大,最终导致牙龈的生长空间被挤占,牙根缺少了足够的牙龈的支撑,缺少了缓冲和保护,脱落的速度和可能性就会增加。

并且累积10年牙结石的人群,往往年纪也都比较大,衰老和口腔问题双重影响,牙齿的健康威胁不容小觑。

会频繁出现口腔疾病

例如牙龈炎,牙周炎等。结石在形成过程中,会以一种相对尖锐的形态向牙缝深处蔓延,累积了10年的牙结石,稍尖的一段可能已经接触到了深处的牙龈,在日常咀嚼和说话时,牙结石不断地刺激着牙龈,炎症风险就会提高。

牙缝里牙结石怎么处理(牙缝里的牙结石)(2)

极度影响美观

10年的牙结石,已经积累到一个严重的程度。打个比方,就好像是有一个“套子”,牢牢地嵌合在你的牙齿上,牙齿的形状和生长趋势,都有可能因此变得“七歪八倒”,非常影响美观。另外,因为牙结石本身就是黄色的,无论你怎么刷,也永远没办法“刷白”。

可能不少朋友觉得10年前的牙结石已经很离谱了,但大部分人对牙结石清理的忽视程度比想象中的更高,有20年,甚至30年以上没清理的大有人在,养成清理牙结石的意识很重要。

牙结石要怎么清理?医生教你方法

说到清理牙结石,最有效的方法自然是洗牙。通过口腔医院专门的洗牙设备,能够有效提高清洁效率,把牙结石给清除掉。

一般来说,想要有效清理牙结石,避免累积,建议半年到一年半左右清理一次,如果牙龈相对敏感的朋友,更要相应提高洗牙频率,避免牙结石对牙龈的长久刺激。

需要提醒大家的是:在洗牙以后,很多人会发现自己牙齿“变长”,牙缝“变大”,不要太过担心,这只是牙结石被清理后留下的空隙,一段时间后便会自然缓解。

但如果牙结石过多,洗牙后出现牙缝和牙齿变长的情况会更明显,可以通过医疗方式进行人为矫正。

另外,除了洗牙,在日常生活中的清洁措施,也会影响到牙结石的生成速度,达到清理牙结石的效果。

牙缝里牙结石怎么处理(牙缝里的牙结石)(3)

日常生活中怎么做,能有效减少牙结石生成?

第一点、刷牙方法一定要正确

正如开头所说,很多人天天刷牙,但牙结石生成的速度依旧很快。这和刷牙方法的错误也存在一定的联系。长期刷牙错误且潦草,角落的地方有细菌积累,牙结石生成的速度自然也会增加。

而正确的刷牙方式,应该是每次不低于3分钟连同后槽牙,舌头,牙齿缝隙等位置全部都要清理干净,从而减少细菌滋生,抑制牙结石生成。

第二点、少吃酸,冷等食物

酸冷类型的食物,往往刺激性比较大,其中成分会对牙釉质造成一定损伤,导致牙齿对细菌的抵抗能力降低。长期食用,细菌附着率高,牙结石生成也会增多。不是不能吃,而是尽量少吃,吃完后及时漱口,也能减少对牙齿的刺激性。

牙缝里牙结石怎么处理(牙缝里的牙结石)(4)

第三点、不要用手去抠

很多朋友都会有这个疑惑:

“长出了牙结石,能不能用手抠掉?”

在早期牙结石出现的时候,质地比较软,抠掉相对容易。因此很多人都会去尝试,觉得这样清理牙结石方便快捷。但存在2个弊端:

一方面:手指上的细菌也会进入口腔,导致细菌种类增多,反而加速了牙结石生成。

另一方面:在抠掉牙结石的过程中,也有可能导致牙龈受伤,出现炎症等口腔疾病隐患。

所以,牙结石在长出以后,生活中要避免用手去抠,辅以科学地清理口腔方法,定期洗牙,牙结石的情况就能有所改善,牙齿健康,不仅仅是为了现在的美观着想,也是为了未来的口腔健康铺路。

参考资料:

[1]周彬, 毛靖, 王岩,等. 牙结石体外溶解及再沉积的实验研究[J].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7.

[2]:《十年前的牙结石有多大,有什么后果,看图就知道》知乎日报,2019-11-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