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110年四月,汉武帝率群臣登泰山,举行封禅大典,十月,改元元封。

就在长安举城欢庆之时,八百里外的洛阳城内,时任太史令司马谈在病榻上与世长辞,床边痛哭的,是匆忙赶至的司马迁。

事后司马迁在《太史公自序》中这样记载父亲的亡故:“是岁天子始建汉家之封,而太史公留滞周南,不得与从事,故发愤且卒。”可见,在司马迁看来,错过封禅大典是父亲忧愤而亡的原因。

封禅是有着怎样的魔力,能让一代太史公因未能与其事忧愤而终,让汉武帝在位五十四年八次登封泰山,让无数帝王心存觊觎却扭捏而不可得。

有资格封禅的帝王(千古帝王六人而已)(1)

泰山石刻

封禅是对天地的祭祀礼,是古代祀典中最隆盛、最庄重者,其形式是“泰山上筑土为坛以祭天,报天之功,故曰封;此泰山下小山除地,报地之功,故曰禅”,其目的是“始受命之时,改制应天,天下太平,功成封禅,以告太平也。”而封禅之礼是怎样形成并发展成如此规模的呢?

封禅的含义:聚坛祀天,净丘祭地

央视纪录片《汉字五千年》中有这样一句话:“汉字使我们成为我们,使汉族成为汉族,使中华成为中华。”汉字的诞生、演变之中潜藏着特定的文化背景与思想脉络。所以,要了解封禅的历史,首先要了解“封禅”两字的含义。

(1)“封”字的演变

商代甲骨文中“封”写作“丰”,象征土堆上植树的形状,表示封疆、疆界。周代铭文中在“丰“的基础上增加了“又”,表示“手”,即以手植树,合起来仍是起土成堆并在土堆上植树作为标识之意。到了战国,“封”字的写法中的“又”变成了“寸”,《说文解字》将“封“解释为:爵诸侯之土也…寸,守其制度也。公侯百里,伯七十里,子男五十里。”

有资格封禅的帝王(千古帝王六人而已)(2)

可见,从商代至战国,封字字形字义的演变中,体现了一种从起土成堆并植树以作标识到封土以为边界制度的发展过程。同时又逐渐引申出起土为坛,以祀神灵的意思。

这种含义并非凭空捏造。上古时期,人们有着一种朴素的泛神论观念,认为万物有灵,神灵无处不在。而疆界的存在,必涉及不止一方势力,多方之间便需设立契约,达成共识,共同遵守。这时,聚坛植树,便有了神圣意味,甚至招引神灵,作为见证。

此后,“封”的字形字义再没有重大变化,直到封禅说形成时,才有了“筑土为坛以祭天,报天之功,故曰封”的含义,成为了封禅大礼中的一个专指名词。

(2)“禅”字的演变

“禅”字比“封”字出现要晚,甲骨卜辞和金文中都没有禅字,有的是“单”字。甲骨卜辞中的“单”指的是郊野的平地。之后,在单的基础上出现了“墠”(shàn)字,指郊外经过人工清整过的平地,在这种平地上可进行祭祀或礼仪活动。

《礼记·祭法》记载“是故王立七庙,一坛一墠…去坛为墠…去墠曰鬼”,可见墠比坛级别要低,“起土为坛,除地曰墠”,因为坛要起土,墠是平地,坛与封同义。“去墠曰鬼”的含义是,对于时代过于久远的先祖,就不再以墠这种礼仪进行祭祀,而这样的先祖就成为了鬼。成为鬼的先祖只在大合祭时才与其他牌位共享祭祀,这便使墠有了退、让之义。而禅字是在墠的基础上产生的,自然也继承了它的部分含义。

有资格封禅的帝王(千古帝王六人而已)(3)

禅字演变及含义

“禅”字是在战国时期开始出现并被频繁使用的,是代、授、继的意思。而后在墨家、儒家、阴阳家学说影响下,出现禅让一词,并成为影响后代数百年的思潮,禅字的意思从此也更加固定下来。最后,同“封”一样,有了“泰山下小山上除地,报地之功”的新含义,即在泰山下的小山丘上平整洒扫土地以祭地。

这便是“封”与“禅”由普遍的起土植树、平整土地,演变成专门的有特定含义的祭礼之名的过程。

封禅的条件:盛世之主,方可与事

正是上文所提到的封、禅字义的变化,加上异姓禅代、致物、告成等思想,最终组合成了较为系统的封禅说。它的首次出现,是在《管子》的《封禅》、《小匡》诸篇之中。

它记录了齐桓公会盟诸侯,想以霸主之姿态进行封禅,而管仲将其成功劝止的故事。从管仲的劝谏之词中,我们可以总结出帝王要想行封禅大典所需的几个必要条件:

一是封禅之帝王必须保有四海,也就是必须是大一统国家。所以管仲说封禅要有鄗上之黍、北里之禾、江淮之茅、东海比目鱼、西海比翼鸟。言下之意,小白你虽为霸主,终究不是天下共主,不能封禅。同样因此而不能封禅的还有前秦苻坚、北魏孝文等一方雄主。

有资格封禅的帝王(千古帝王六人而已)(4)

二是封禅之帝王必有煊赫的文治武功,国家需是昌平盛世。桓公欲封禅,管仲直言讽刺说嘉谷不生,蓬蒿茂盛,天下积贫积弱如此,又有何面目向上天炫耀功德业绩。更不用提封禅本身就需要大量的财力、人力、物力的支持,没有相当的经济实力,是难以支撑起封禅大典的耗费的。

三是必有祥瑞降世。管仲言封禅必有如凤凰、麒麟、比目鱼、比翼鸟等祥瑞之兆“不招而自至”,桓公之时,齐国鸱鸮频出,这是恶兆,贸然封禅,是要获罪天地的。祥瑞降世这一点也为后世意欲封禅之帝王绝对遵从着,如汉武帝时所谓汾水出宝鼎,嵩山之上听到高呼万岁的声音等都是此套路。

有资格封禅的帝王(千古帝王六人而已)(5)

宋徽宗《祥瑞图》

《管子》正是封禅出处与内涵的源起,并为后世想要封禅的帝王规定了一系列的硬性条件,也正从此书开始,封禅两个字在中国历史上不再平凡,成为了只有帝王才能够追求的至高荣耀,以致汉昭烈帝刘备丝毫不掩饰自己的政治野心,以封、禅二字为自己的两个儿子命名,以搏一个无上的彩头。

封禅的背景:儒道阴阳、“三教”合一

系统的封禅之说,虽然形成于战国齐地,但封禅之事,古已有之,并且泰山封禅也非古制。

周初《天亡簋》铭文中就记载了周武王于“天室”(即嵩山)祀天的史实,但由《管子》开始,封禅之说甫一形成,就与通天之山—泰山死死绑定到了一起,而封禅说形成与发展的文化背景,就是扎根于齐鲁大地的儒家、道家、阴阳家共同作用的结果。

(1)儒者养浩然

齐鲁乃儒家肇兴之地,也是儒学大本营。儒家三圣中,孔子山东曲阜人,孟子山东邹城人,荀子虽为赵人,却三次担任稷下学宫祭酒一职。形成于齐鲁的封禅说必然与儒家学说联系紧密。

有资格封禅的帝王(千古帝王六人而已)(6)

稷下学宫

封禅报天地,明正统,祭祖先,分秩次的目的明显受到了儒家的影响。其表现主要有三个方面:

一是祭祀之制。儒家重礼制,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祭祀之礼在礼乐系统中占有极重要的地位,儒家有着精细而严密的祭祀礼制,而封禅本身就是一场盛大的祭礼,其祭祀对象为天地,在祭礼中规格也最高,可以说,封禅是儒家祭礼制度中“众星拱之”的那颗北斗。汉武帝封禅,就用儒家礼制改造了原有封禅礼仪。

二是告成之说。告成通俗理解就是帝王向上天所作的工作汇报,向上天汇报必然要有拿得出手的成绩,天下一统、国家兴盛是必然的条件,而这种寻求统一、向天告成的心态,既是后世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寻求合法性的手段,也是儒家治国、齐家、平天下理想的题中之义。

三是禅让之礼。前文说过,封禅之禅本就有退让之义,禅让即坛让,即筑土为坛举行宗教仪式转让权力,坛本就是对山岳的模仿,其神圣性就来源于山岳崇拜,因为山有通天的作用。三皇五帝、尧舜禹汤的禅让事迹就此被儒家搬上理念讲坛,也进一步形成了封禅大典中上天与人间帝王权力交接仪式。

秦始皇首次于泰山举行封禅大典,便是向齐鲁之地的儒生咨询封禅礼制,后对诸儒观点废黜不用,下山之时,遇风雨,还被儒生讥讽。可见儒家掌握封禅之礼,在当时世所公认。

有资格封禅的帝王(千古帝王六人而已)(7)

始皇封禅遇风雨,避雨松下,敕封该松为“五大夫”

(2)道家问长生

封禅与道家之渊源不在老庄之道,而在于神仙方术。汉武帝后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道家清静无为的政治理念退居二线,道家也开始式微,于是其中的修身养性和长生久视开始和民间神仙方术结合,发挥出更强的生命力,最终融入到封禅大典中。

几乎每一个站在权力巅峰,享尽人间富贵的帝王都对神仙不死之术颇为倾心。秦皇、汉武尤其热衷于此,他们“封泰山,本因好仙,信方士之言”而“其意在久生”,

而齐国,神仙方士之说尤为兴盛,“商之宗教,其祖先崇拜,在鲁独发展,而为儒学;其自然崇拜,在齐独发展,而为神仙方士。”

齐国地处海滨,方士们大力宣扬海上有蓬莱、方丈、瀛州三仙山,山中仙人有不死之药。而泰山恰可遥望东海,秦始皇封禅之后即“东游海上”,“冀遇海中三山之奇药”并最终崩于东巡还朝的路上。

有资格封禅的帝王(千古帝王六人而已)(8)

汉武帝举行封禅大典前后,身边簇拥着诸多如李少君、栾大、公孙卿等方士出谋划策,并多次在封禅之时顺道巡海求仙。由此,泰山封禅不可避免地与服食长生的道家神仙方方士术一脉联系到一起。

(3)阴阳兴谶纬

阴阳家同样起源于齐地,由齐人邹衍创立。其学说以阴阳、五行为核心,阐述宇宙演变和历史兴衰,创造出“五德终始”之说。而到两汉时期,阴阳学与儒学交织,董仲舒尊儒的同时便发展了阴阳五行的禅代学说,以“天人感应”思想为汉武帝所接受。其进一步发展,则在西汉中期形成谶纬学说,经王莽的大力宣扬,最终在东汉达到顶峰。

谶是秦汉间巫师、方士编造的预示吉凶的隐语、预言作为上天的启示向人们昭示未来的吉凶祸福、治乱兴衰。而“纬”即纬书,是相对四书五经的“经”而言的,是儒生假托圣人制造的,常把经义的解释与阴阳五行、天人感应之论及各种方术迷信杂糅,以言吉凶。

有资格封禅的帝王(千古帝王六人而已)(9)

阴阳家五德终始说

封禅与谶纬的结合,是在汉光武帝刘秀的封禅大典中。《后汉书》记载,公元54年,在光武帝励精图治之下,国力日隆,群臣请求举行封禅大典,光武以劳民伤财之由拒绝。但,仅仅两年后,刘秀夜读谶纬之书《河图会昌符》,读至“赤刘之九,会命岱宗”一句时,不由大惊,认定“赤刘之九”应在自身,当即着手准备封禅之事,并以老迈之躯,亲等泰山,并留下一篇充满谶纬之语的封禅颂词。

总之,封禅的产生是多源的,儒、道、阴阳相互影响渗透,服食长生、推贤禅让、五德终始等学说经过漫长的交融演变,封禅制度最终成为中国古代所特有的一种旷世盛典、文化奇观。

封禅作为祭祀中最隆盛、最庄重的典礼,自远古以来,直至南宋,历经两千余年,令无数帝王神往,最终,史书记载的泰山封禅者却只有秦始皇、汉武帝、光武帝、唐高宗、唐玄宗、宋真宗六人而已,其间有魏明、宋文、梁武、隋文等欲行封禅,但都未能遂其所愿。武则天更是不惜冒“宫闹接神,有乘旧典”罪决,在高宗封禅时“率六宫以升,行礼”,最终以女性之身参与封禅,成为封禅历史上绝无仅有之事。

有资格封禅的帝王(千古帝王六人而已)(10)

唐玄宗封禅图

终于,在宋真宗闹剧似的封禅之后,或许是以与真宗并列为耻,后世帝王再无人在泰山举行封禅大典。封禅,这一极宏大、极庄严的祭祀大典终于走完其命途,寿终正寝了。但是,它仍给历史留下了巨大的影响和引人悠然神往的遐思,成为明清至今人们探究、讨论的不朽传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