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作为诗歌发展的黄金年代,期间出现的大诗人数不胜数。有些诗人写诗讲求的是“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他们写诗靠的是天赋和灵感,就像“诗仙”李白;也有一些诗人写诗讲求的是“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他们写诗靠的是反复推敲和斟字酌句,就像“诗奴”贾岛。但不管是哪个类型的诗人写诗,归根结底还是离不开读书的积累。那么在唐代诗人中有没有例外呢?

每天给孩子读古诗寻隐者不遇(半路出家的诗人遇到个调皮小孩)(1)

别说,还真有!唐代诗人胡令能就是个“半路出家”,一夜之间突然会写诗的人。胡令能年轻时本是以修补锅碗盆缸度日,被附近的人称为“胡钉铰”。传说有一天,胡令能睡觉的时候梦到一位白发老头,在梦中这老头剖开了他的胸腹,塞了一卷书进去,梦醒之后胡令能便能写诗了。当然,这终究只是传说,胡令能之所以能够能够写诗,其实主要还是平时勤奋好学,时常在修补东西之余读书习字,天赋加上刻苦,写诗对他来说自然也就不是难事了。

每天给孩子读古诗寻隐者不遇(半路出家的诗人遇到个调皮小孩)(2)

不过胡令能虽然读书习字,但是他却和大多数读书人不同。古代读书人一般都有着功名济世之心,哪怕是“古今隐逸诗人之宗”陶渊明年轻时也曾入仕,只是厌倦了官场才选择归隐。但是胡令能却是一生未曾出仕,始终过着田园生活,可谓逍遥。或许也是因为如此,所以胡令能的诗大都言语浅显如大白话,但构思却十分精巧充满了生活情趣。笔者本期要介绍的胡令能的这首诗,虽然通篇如大白话,却火了1000多年,更是入选课本多年,每每读之都让人会心一笑。下面就来和笔者一起走进这首诗。

《小儿垂钓》

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每天给孩子读古诗寻隐者不遇(半路出家的诗人遇到个调皮小孩)(3)

这首诗是胡令能在路上偶遇一位垂钓的儿童所作。像这种以儿童为题材的诗词,在宋代是比较常见的,像杨万里就有很多关于儿童题材的诗作。不过在唐代这种充满童真童趣的诗却是很少见,而这也是胡令能这首诗的可贵之处。

起首两句交代了遇到儿童时的场景。小孩头发蓬乱在学着垂钓,侧坐在青苔上,绿草映衬着他的身影。“蓬头”点名了孩童的身份,是为乡野儿童,平时贪玩免不了的就是头发乱蓬蓬,诗人这样的不加粉饰的描写,不仅不让人生厌,相反更让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笔下孩童的真实和可爱。“侧坐”二字可以看出孩童的无拘无束,这和大人钓鱼时候的正襟危坐完全不一样,也正好符合儿童活泼好动的特点。而“草映身”三字看似没什么实际作用,但是它却为后文诗人问路作了铺垫,因为草木的映衬,儿童的身影才被诗人所看见。

每天给孩子读古诗寻隐者不遇(半路出家的诗人遇到个调皮小孩)(4)

后两句则描写了诗人向儿童问路的场景。诗人停在路边,看着垂钓的儿童,大声问路,但是儿童却不应声只是遥遥招手,原来他是怕声音太大惊动水中的鱼儿。诗到这里戛然而止,却给读者留下了丰富的想象空间。这首诗虽然通篇是大白话,但清新活泼的童真童趣十分真实,想来它能够入选课本和其中的童趣不无关系。

这首诗这般童趣盎然,为什么还有家长建议从课本中删除呢?原来是因为有些家长觉得诗中的孩子很没有礼貌,在诗人问路的时候没有回答,这让容易给孩子做出错误的示范引导。这个理由看似挺有道理,但真是如此吗?

每天给孩子读古诗寻隐者不遇(半路出家的诗人遇到个调皮小孩)(5)

其实不然,要知道,诗中的孩童对于诗人的问话,并不是没有回应,而是“遥招手”,说明儿童并不是没有理会诗人。其次,儿童“遥招手”的原因在诗中也给出来了,是“怕得鱼惊不应人”,这个答案诗人又是怎么知道的呢?很有可能是儿童遥遥招手,诗人走到近旁,儿童小声告诉诗人的,要不儿童“遥招手”的心思诗人又怎会知道的如此清楚?所以理性分析,诗中的儿童真的没有不礼貌的行为。

每天给孩子读古诗寻隐者不遇(半路出家的诗人遇到个调皮小孩)(6)

再者,即便是诗中的儿童真的不礼貌,难道将这首诗从课本中删除就能一劳永逸吗?所谓,“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每个人能接触的东西本就有好有坏,老师应该是教会他们分辨好坏,好的东西学习,不好的东西改正,而不是一味地去封堵这些,在这个信息爆炸的年代尤其如此,毕竟他们接触这个世界的渠道那么多,哪怕再小心又怎么可能做到面面俱到呢?对此,大家有什么看法?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