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川》是由管虎、郭帆、路阳联合执导的抗美援朝题材电影,由张译、吴京、李九霄、魏晨领衔主演,邓超特别出演。
金刚川
该片以三个视角讲述1953年,抗美援朝战争进入最终阶段,志愿军在金城发动最后一场大型战役。
为在指定时间到达,向金城前线投放更多战力,志愿军战士们在物资匮乏、武装悬殊的情况下,不断抵御敌机的狂轰滥炸,以血肉之躯一次次修补战火中的木桥的故事。
其实最开始看到上映资讯和影片介绍的时候很多人都是非常期待的。因为之前很多的抗战电影都很少涉猎反击战或者自卫反击战。
大家也知道,解放战争之前的战争中我方都是赢少输多,而且基本都是伤亡惨重。那些电影也更多的是聚焦于一些溃不成军的散兵从畏战怕死到敢于牺牲的转变,影片最后也基本是遗憾收场。
终于,出现了一部讲述我方胜利的大型战役的电影,看完之后应该很让人激动才对。然而,大多数观众走出电影院之后都感到十分憋屈。
首先《金刚川》的视角比较特殊,它没有选择大多数电影的一条路线性叙事手法,而是借鉴了类似《敦刻尔克》的不同角色多视角的叙事手法。以三类人,或者说三类兵种,在战场上的不同分工不同视角,描绘了一场拆桥和守桥的战争。
但是很多观众对于这种风格不太买账。其实在国产电影里,这种手法是非常新颖的。三个视角环环相扣、互有联系、互相补充。在前一个片段里没有交代清楚的疑点,可以在之后的片段里得到答案。
不过,这么拍,首先要保证的就是三个片段之间要互相成就,齐头并进。而这部电影一个非常大的问题就是,塑造的美军飞行员形象明显比志愿军战士形象更立体,更有灵魂。美军飞行员被设计的灵活又鲜明,而我方的战士们却呆板又枯燥。
这个片子最严重的问题,是篡改了史实并且违背了正常的逻辑。很多根据现实改编的作品进行艺术加工时都应该有一个度。
而《金刚川》,1953年,我们志愿大军逼近金城。但是电影中,一万多人傻傻的被困在城外。关键时刻,居然要靠工兵连修一座一米多宽的独木桥来输送援军。
影片里我们的战士,用血肉之躯来顶着美军的轰炸机修桥。
影片中的连长,在敌军侦察机的紧张侦查下淡然的骑着大白马。
在这部电影里,我们的战士仿佛是一群缺乏组织领导、没有政委、为了牺牲而牺牲、输出全靠吼的莽夫。
然而真实的情况是怎么样的呢?
历史上真实的“金刚川桥”,是一座载重桥,强大、坚固、稳妥得可以走卡车、甚至走坦克。志愿军修建金刚川大桥的目的,主要是为了便于汽车和炮车通行,是为了快速运送弹药物资支援前线,所以这座桥必须坚固、平整。
美军不断地过来轰炸,在载重桥周围投下了近千枚炸弹,2500多发炮弹。电影中夸大了美军飞机投弹的精准度和炸弹的威力,事实上大部分炸弹,都未能击中桥梁,而是炸落在山头的树林中。史实中的工兵连长张振智因地制宜,用了很多被炸断的树木修桥。电影里那座歪歪扭扭、脆弱得不堪一击的人梯浮桥,是对志愿军工程技术、聪明才智的侮辱。
到金城战役的时候,志愿军都是百战雄师,经验极为丰富,基层指战员各个智勇双全,可以说“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比如过河,造好桥基础,白天撤掉桥板,晚上再铺上桥板渡河;甚至另外造了一条“水下桥”,在水面下几十公分的地方,用青石铺一座桥,汽车都可以通过;还有我方战士用美军飞机丢下的油箱,做成快速滑行索道吊斗,时时刻刻都能渡河。
哪里会像电影里拍的那样,上万人挤在岸边,就靠一条随时被炸断的小木桥过河?
志愿军不是这部电影中的样子,金刚川桥也不是电影中的样子。我们的志愿军战士不会让一台高炮去和美国的轰炸机单挑,不会莫名其妙地“牺牲”,更不会毫无意义地“拼命”。
在历史中,美军并不害怕志愿军的牺牲和悲壮,他们不会因为志愿军奋不顾身而手软。而电影末尾,美军飞行员看见人桥被吓到想要投降。
美军害怕的是志愿军的强大。他们害怕在黑夜里,志愿军悄无声息地潜到他们阵地附近,信号弹亮起、冲锋号响起,然后被击溃;他们害怕志愿军胆大心细,迂回穿插,忽然出现在他们身后,断掉他们后路;他们更害怕几轮火力覆盖下来,以为阵地上没有人,却忽然反斜面上射出火舌,打得他们尸横遍野。
美军不远万里,去侵略别人的国家,屠杀别国的人民,他们不知道自己到底是为了什么;但我们的志愿军战士是知道的:“我们吃雪,就是为了祖国人民不吃雪;我们钻防空洞,就是为了祖国人民可以在大街上散步”。
人民的军队和帝国主义侵略者的队伍,是完全不同的。
抗美援朝该怎么拍?照着史实拍就够了!不需要增加那些不切实际、臆想的故事情节。
我们的民族独立、人民解放,靠的不是无知的悲壮、惨烈、牺牲,而是先进、进步、有思想有组织的无产阶级先锋队。
我们之所以能够胜利,靠的不是戏剧里的张翼德、关云长、白马银枪赵子龙,靠的是有组织、有纪律、有信仰、战略战术先进,用毛泽东思想武装过的现代化轻步兵。
我们之所以胜利,不是因为敌人看我们惨烈,被我们感动,然后出于人道主义放过我们了,我们胜利是因为敌人拼尽全力也打不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