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赵希夷

李秋水原型是谁(李秋水的老公竟是开国皇帝)(1)

《天龙八部》说李秋水是西夏皇太妃,但没说是西夏哪位皇帝的妃子。通过考证,我们可以发现李秋水的老公竟然是西夏开国君主元昊,而李秋水的原型,则是《贺兰雪》里面戏份最重的一位佳人。

李秋水原型是谁(李秋水的老公竟是开国皇帝)(2)

童姥道:“御前护卫巡查过了,快翻进宫墙,过不片刻,又有巡查过来。”虚竹见了这等声势,不由得胆怯,道:“皇宫中高手这么多,要是给他们见到了,那可糟糕。咱们还是到你师妹家里去罢。”童姥怒道:“我早说过,这里就是她家。”虚竹道:“你又说这里是皇宫。”童姥道:“傻和尚,这贱人是皇太妃,皇宫便是她的家了。”

这句话当真大出虚竹的意料之外,他做梦也想不到李秋水竟会是西夏国的皇太妃,一呆之下,又见有四个人影自北而南的掠来。

——《天龙八部》第三十六章 梦里真 真语真幻

当一个女人对自己的颜值颇为自信的时候,而她也确实做到了艳压群芳,那么这个女人内心想必是骄傲的。

她如愿和自己相中的男人结合在了一起,可是,却发现在一起的时间越久,这男人对她就越冷淡。

她忍不住了,怒问:“你爱的究竟是哪一个贱人?”

男人回答:“你妹!”

她暴走了,她以为男人在骂她,实际上男人确实爱上了她的妹妹。

她对着自己内心深处的情敌来了一次报复,这情敌也不甘示弱,两人卯着劲要把对方置于死地,哪怕赔上自己的命也在所不惜。

最后倒是如愿以偿。

这一幕就是无崖子与李秋水和天山童姥的狗血爱情剧。

李秋水的族属问题

无崖子所在的门派叫“逍遥派”,出自庄子的作品,李秋水的名字也与之有很深的关系。

这一系列的名字,都让逍遥派显得仙风道骨,文化艺术水准要秒爆其他门派多个层次。

但是看童姥与李秋水对无崖子那种爱,太过于热烈与奔放,并且,无论是李秋水还是天山童姥,那种超级变态的作风,又非常野蛮。

草菅人命本来就够残暴了,天山童姥动不动就给人下生死符,稍有不如意就一年不给解药,令中毒之人求生不得、求死不能,受尽痛苦折磨。

李秋水也是,被无崖子嫌弃后,开始玩弄男人,当无崖子真的生气了,离家出走了,她又把那些男人全部杀掉,真是辣手摧花——估计芙蓉姐姐看了,还会骂败家玩意儿,暴殄天物!

李秋水原型是谁(李秋水的老公竟是开国皇帝)(3)

天山童姥与李秋水

在宋代那种儒学渐渐复兴的年代,女子示爱是矜持和含蓄的,即便受了情伤,也不会公开蓄养面首。

何况还在婚姻期间,乱搞男女关系,把老公气得离家出走。

这在汉人家庭是难以想象的。

如果受了情伤,汉人女子最激烈的反抗,莫过于李莫愁了,像李秋水两人这样伤害自己、互相伤害乃至伤害他人和社会的,还真很少见。

因此,李秋水大概率不是汉人。

从逍遥派立足于西南,童姥活动的地域在天山,结合李秋水还可以嫁入西夏成为皇妃来看,李秋水应该是党项羌人。

而且,党项羌人有很浓厚的复仇传统。

《新唐书·党项传》说:“其俗尤重复仇,若仇人未得,必蓬头垢面、跣足蔬食,要斩仇人而后复常。

曾巩说:“有凶丧者,未复,负甲叶以为记;不能复者,集邻族妇人,……介而趋仇家,纵火焚之。其经女兵者,家不昌,故深恶焉。

这一点也恰好能从李秋水和天山童姥的纠葛中得到明证。

表面看,李秋水让天山童姥终生不能发育,体会不到人生的美好;童姥在李秋水的脸上刻了个“井”字,让李秋水的美貌烟消云散,算是半斤八两扯平了。

但不要忘了,李秋水才是始作俑者,就好比战争都是残暴的,但保家卫国和穷兵黩武总有个正义与非正义之分一样。

天山童姥出场的时候已经九十多岁,试想二十几岁就遭到了李秋水的毁灭性摧残,七十多年的漫长时光,别说是在李秋水脸上刻“井”字,换成甄嬛、陵容,不在脸上刻个“囧”字或者干脆画个小乌龟,都不算解恨。

李秋水执着于仇恨除了本身泼辣的性格,估计也与从小接触的风俗习惯有关。

因为党项羌人不仅复仇,和仇人化干戈为玉帛的代价还非常重。

和好需鸡狗血掺酒,装进髑髅中同饮,还要发誓:“若复报仇,谷麦无收,男女秃癞,六畜疫死,毒蛇入帐。”(《辽史·西夏外纪》)

和好了再反悔,会瘌痢头,谢顶生疮。

在这样的风气中成长,李秋水一旦踏出仇恨的一步,就不存在着和解的可能性!

如此性格,恐怕也是造成爱情悲剧的直接原因。

无崖子爱上了李秋水的妹妹,容貌几乎复制,这说明无崖子对李秋水的外貌是认可的。

无崖子的嫌弃是在李秋水生下孩子后,这说明无崖子对李秋水的性格越了解越讨厌。

无崖子除了武功高超,琴棋书画样样精通,更何况“逍遥派”的名字本身听起来就超凡脱俗(很大概率,李秋水的名字也是无崖子取的),这样的人,如果在中原,估计能和苏轼谈笑风生。

即便无崖子不是汉人,和李秋水不同的文化认同,总是存在的。

这就是所谓的“三观”问题,两人在一起就是个错误。

李秋水究竟嫁给了谁

无崖子负气出走后,李秋水也浪够了,就嫁入西夏皇室,当了皇妃。

李秋水和天山童姥死在萧峰前面,萧峰的结义大哥耶律洪基在位,萧峰还参加了平定皇太叔耶律重元的叛乱。

而且,《天龙八部》中宋哲宗也有亮相。

按照时间轴来推测,西夏当时在位的应该是李乾顺,李秋水身为皇太妃,那么李秋水嫁的应该是李秉常。

可是童姥出场九十六岁,从旁白中也知道李秋水也是七八十岁的老太婆了。

李秋水能把童姥当作情敌,两人的差距肯定在十岁以内。

李乾顺死于1139年,李秋水年龄取保守的80岁,那么李秋水大约生于959年左右。

李秋水和无崖子一起十年,还生了女孩儿推断,李秋水前往西夏大致在20、30岁左右,正好是宋太宗、宋真宗当政时期。

那李秋水能嫁的皇帝要么是夏太宗李德明或者夏景宗李元昊。

党项即便内迁,与汉人进行了交流,但在婚姻制度上依旧保持着自己的特色:“妻其庶母及伯、叔母,嫂,子、弟之妇,惟不婚同姓”(《旧唐书·党项传》)。

党项实行收继婚制度,因此李秋水这样的二婚,甚至和别人都有子嗣的女人,依旧可以嫁入皇室。

然而,“不婚同姓”还是给李秋水嫁入西夏皇室,造成了障碍。

唐初,党项羌族领袖拓跋赤辞,帮助吐谷浑对抗大唐,在大唐强大的军事实力面前,拓跋赤辞被揍疼了,摇身一变,开始对大唐示好。

唐廷让拓跋赤辞任西戎州都督,赐姓李,这是西夏皇室祖先改姓李的由来。

后来,“黄巢起义”爆发,拓跋赤辞的后人拓跋思恭帮助大唐镇压黄巢,不仅再次被赐姓李,还被唐朝封为定难军节度使,名正言顺地成了西北的割据力量。

因此,由于西夏皇室姓李,李秋水也姓李,按照党项旧俗“不婚同姓”,她是断不可能成为皇妃的。

不过,在李元昊的祖父李继迁的时候,被宋朝赐姓“赵”,似乎这个隔膜不存在了。

但是,从李继迁到李元昊,给辽国的文书依旧称姓李,李元昊给宋朝皇帝的上书中依旧写有:“臣祖李思恭”的字样。

这说明,他们依旧认同自己姓“李”的身份。

直到李元昊羽翼丰满的时候,准备建国称皇帝,首先的一步便是废除唐、宋“赐”给党项王族拓跋氏的李、赵姓氏,改姓“嵬名氏”,自己更名曩霄,号“兀卒”。

这时候,李秋水再嫁给李元昊,就不存在“不婚同姓”的障碍了。

李秋水原型是谁(李秋水的老公竟是开国皇帝)(4)

李秋水竟是元昊的妃子

所以,李秋水下嫁的应为夏景宗李元昊。

不止如此,李元昊之后的西夏皇帝又统统恢复姓李,李秋水能嫁的也只有李元昊。

这也证明了,李秋水虽然是党项羌人,却不是西夏皇室的一脉,既没有改姓赵,也没有称“嵬名氏”的经历。

李秋水的原型

李秋水成为皇妃后,常年呆在西夏深宫,每隔三十年天山童姥练功的紧要关头,才会选择寻仇。

这说明,童姥的武功胜过李秋水。

童姥的武功30年清零一次,然后快速到达巅峰后,可以再维持30年;李秋水的武艺大部分时间都很均匀,除了童姥三十年一次的“清零”,李秋水基本不敢直接找茬。

但这不能阻碍童姥找茬,所以李秋水嫁入西夏皇室,还有借助西夏这个政权寻求庇护的意思。

反过来,童姥之所以用“生死符”控制那些七十二洞洞主,加强自身的武装力量,恐怕也是对李秋水可能动用过“一品堂”等势力的忌惮。

童姥曾说:“西夏是这个贱人横行无忌的地方。”

可见,李秋水在西夏并不是“垂拱而治”的贤后。

李元昊也确实有这么一位后妃。

李元昊博学多闻、精力充沛,但也残暴嗜杀,如果不是西夏这个国家的体量优势没那么明显,他估计会是杨广那样的“独夫民贼”。

他在制度上,还参考了汉人王朝,尤其是汉人制度可以让行政效率居高不下、高速运转的那部分功效,这对他来说是十分有吸引力的。

值得注意的是,李元昊频繁发动对宋朝的战争、扩张领土、掠夺财物,旨在满足自身的贪欲。

但是,李元昊在每次战争的时候,总是会释放“民族认同”的烟幕弹。

这说明,西夏传统贵族势力还是对李元昊的“秦制帝王”的理想进行了相当的抑制,也能够解释李元昊改姓剃发行蕃礼,恐怕是为了“讨好党项贵族”。

李元昊在对宋发动战争的时候,还与麾下六大部落领袖举行了“歃血为盟”的传统仪式。

这一切,都说明李元昊内心想“为所欲为”,但也受到党项民族历史进程的限制,他在现实中还是有所收敛。

假设贵族中有女嫁入皇室,由于有娘家势力做支撑,就有了后族干政的必要条件。如果再逢幼主登基,选择让自己的母亲监国,几乎是顺位选择。

李元昊在宋将种世衡的反间计作用下,错杀了野利遇乞(此事存疑),机缘巧合之下,与野利遇乞的妾没藏氏私通。

没藏氏生子生子李谅祚,与兄没藏讹庞怂恿太子宁令哥谋杀李元昊,立李谅祚为帝。没藏氏被尊为太后,讹庞升为国相,揭开了西夏后妃干政与外戚擅权的序幕。

李秋水原型是谁(李秋水的老公竟是开国皇帝)(5)

《贺兰雪》里没藏氏叫没藏黑云

即李秋水的原型

西夏的这个宫廷政变,如果复盘来看,即便没有种世衡的反间计,野利遇乞也必死无疑。

一者是野利遇乞功高震主,二来他的侄女儿野利氏正好是李元昊的皇后,李元昊不会允许野利一族的权势过分做大。

李元昊和没藏氏的私通,固然有通奸男女的你情我愿,但不可否认的是李元昊想利用没藏一族等凉州地方的大族势力,巩固凉州及河西。

控制了这一地带,李元昊就垄断了对宋的贸易通道,可以明目张胆得对其他国家前往宋朝的贸易商队收取过路费。

没藏氏摄政期间,对百姓还算有仁政,对宋友好,也不时限制其兄没藏讹庞的贪腐擅权行为。

没藏氏在李元昊死后,有两个相好,一个是前夫野利遇乞的管家李守贵,一个是后夫李元昊的近侍多吃己。

因为多吃己“后来居上”,引起了李守贵的不满,于是刺杀了没藏氏。

从干政以及“蓄养面首”来看,李秋水的形象毫无疑问是参照了没藏氏的。

“后族”干政的传统

没藏氏死后,她的兄长没藏讹庞又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了李谅祚,以国舅和国丈的身份把持朝政。

李谅祚渐渐长大,对没藏讹庞很不满意,他又因为和没藏讹庞的儿媳妇梁氏私通,而得知讹庞父子密谋杀害自己的消息。

后来,李谅祚在大臣漫咩支持下执杀没藏讹庞,诛其全家,结束了没藏氏兄妹专权局面。

李谅祚召梁氏入宫并立为皇后,其弟梁乙埋担任国相。

西夏皇室的爱情狗血剧一点不比逍遥派差。

李谅祚死后,年仅8岁的李秉常继立,其母梁太后摄政,梁乙埋升任国相,西夏开始了新的母后与外戚专权时期。

李秉常是个心慕汉人文化的皇帝,主张行汉礼;本为汉人的梁氏却主张行蕃礼。

李秉常甚至一度想偷偷投靠宋朝,被梁太后发现后幽禁,这让宋朝有了以“宗主国”出兵干涉的理由。

虽然,宋军没能达到预期的战果,但由于战争发生在西夏境内,还是对西夏造成了很大的破坏。

梁太后被迫请李秉常复位,以安众心。

李秋水原型是谁(李秋水的老公竟是开国皇帝)(6)

李秉常以后,梁姓太后连续执政

李乾顺即位后,也就是《天龙八部》比武招亲的年代,梁太后的侄女儿小梁太后依然摄政,为了巩固地位,不断侵扰宋朝。

但在宋朝名臣章楶的部署下,不仅毫无战果,还损兵折将,导致战争的主动权完全偏向了宋朝。

西夏请求辽国调停,但是耶律洪基的恐吓,遭到了宋哲宗的硬怼。

辽国既不希望宋朝灭掉西夏,也不希望西夏一直侵扰宋朝,在耶律洪基的支持下,李乾顺鸩杀梁太后,亲掌国政,结束了第二次后族擅权局面。

之所以造成后族干政频繁的局面,因为西夏是蕃汉联合统治,党项族是主要统治民族,联合汉族、吐蕃族、回鹘族共同统治。

西夏皇室通过通婚与本族或者他族贵族联合,外戚作为中间环节,必然导致母党“贵宠用事”。

但是,西夏又是一个建制化的政权,通过学习汉人王朝的制度,君权有不断集中的趋势。

所以,没藏氏本人与其兄没藏讹庞、梁太后和本族的梁乙逋也有摩擦,因为西夏的后妃干政,也只不过是在君主羸弱的时候,“代行皇权”而已。

由于没有解决好权力的分配问题,导致西夏过早得进入发展的瓶颈期,只能在宋、辽、金之间夹缝生存。

不过三位后妃干政的局面结束后,还能撑到成吉思汗时期,已经是很不错的结果了。

参考资料:

吴天樨《西夏史稿》

《是她,不是她:天山童姥、李秋水》

欢迎关注文史宴

专业之中最通俗,通俗之中最专业

熟悉历史陌生化,陌生历史普及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