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有没有发现,今年大街上的妹子穿的都差不多,都在用短上衣和高腰裤/裙“炫腹”,好像没个好腰子都不敢出门了……
以上出现的种种搭配,有个统一的名字——BM风,这个吸粉无数的风格,不仅被频频刷街,连明星在都打call:
除了《青春有你》里的导师Lisa和成功出道的小作精虞书欣,
也有《乘风破浪的姐姐》里,气场全开的姐姐们,
更有一票新生代时尚icon都在穿。
Kaia Gerber,Sofia Richie,Hailey Beiber……
不过,你可能还不知道,这个火遍全球BM风背后,还有个“残酷”的事实。那就是“短 高”的穿法并非这个时代独有,而是从几十年前传承下来的。80年代的Madonna和90年代的Jennifer Aniston都是忠实拥趸。BM风,只不过是前些年流行的复古风、AA风,改了一下外貌,换了个名字而已。
而BM风究竟什么来头,还要从一个专卖S码衣服的品牌说起。
“BM风”打头的BM,是Brandy Melville的缩写,是由Silvio Marsan大叔和他的儿子Stephan Marsan,创立于1970年的意大利服装品牌。而因为Silvio大叔太喜爱加州西海岸风情,所以这个明明有着意大利血统的品牌,却主打“L.A. Girl Style”。
加州女孩是什么样子的?阳光、沙滩、棕榈树,还有时髦又活力满满的美国甜心……
所以,Brandy Melville根据这些特点,设计出了短、紧、露的少女装。
忙总写过,极简主义、复古未来主义、阿美咔叽风等等,都有着几十年的进化过程。而BM风和阿美咔叽风一样,都是从老大哥美式复古这找灵感的,经过多年演变才形成的特定风格。
按照出镜率排序,忙总先从标志性元素Crop top短款上衣说起吧。短上衣在发明时,本来是泳衣样式,自1960年代以来,经过一次次的权力运动,短上衣才在时尚界被广泛接受。
到了因嬉皮文化,而盛行波西米亚风的70年代,Jane Birkin这样的模特和女演员,开始在肋骨的地方给上衣打结,T恤的衣边也变得越来越高。
而80年代,Madonna在《Lucky Star》MV里,用短上衣表现自己的性感,结果一不小心成了时尚感标杆。
所谓“经常被模仿,从未被超越”,麦当娜的短上衣造型模范生身份,没人能打得过。包括Johnny Depp和Will Smith……
我们再来看看BM风里的第二个标志性元素,格纹和针织,这两个取材的是美式复古里的学院风,而BM风重点模仿的,则是其中的常春藤派系。
常春藤派系的学院风,早在1890年代末和1900年代初,是上过预科和常春藤盟校的上层人士们所专有,也是身份的象征。在那个年代,出身名门的高富帅从小接受严苛的精英教育,考入大学约等于可以放飞自我,所以穿着舒适、便于运动的针织毛衣、棒球夹克、格子衫等等,成为常青藤代表性单品。发展到30年代,女大学生们也加入了“学院风”的队伍,而1934年Levi's打造出了第一条女士牛仔裤,丹宁元素也被前卫的女学生们,添加成学院风必备品。
康康现在的BM和当年的常青藤学院风比,是不是“血缘”关系敲亲密的……
尽管这些衣服到了50年代,仍然是特权的象征,好在Tommy Hilfiger,Calvin Klein和Lacoste的努力,把它变得大众化让更多人穿上了。
发展到90年代(要划重点啦),姑娘们把以上风格混合了一下,BM风在时尚圈第一次火起来。
《老友记》里的Rachel就是最有代表性的mix高手,在90年代毫无疑问成了姑娘们的高分穿衣模板。
其中的短上衣单品,更成了上世纪90年代不折不扣的“爆款”,不过这股风潮随着进入新世纪后,被“喜新厌旧”的人们抛弃了。
喜剧电影《独领风骚》里学生妹子们
不过,阳光活力的美式复古没被冷落多久,“继承者”AA风便杀回来了。这是由1989年创立于洛杉矶,并在2003年开了第一家门店后,以mix&match的独特风格,征服全球的服装品牌American Apparel而得名的风格。
American Apparel是走的价格亲民路线快时尚品牌,鼎盛时期在全球曾有280家以上的实体店面,年销售额达到2.5亿美元。可惜因为创始人Dov Charney性丑闻和资金原因,2016年在中国的最后两家门店撤店了。
可能连Dov都想不到吧,他关门没几年,AA风又火了。只不过,这次换了BM的名字。
Brandy Melville比American Apparel早出道,都是同样的风格,为啥别的牌子都倒了,BM却在2020年火了,原因大概在于BM更加低调和“专一”吧。
首先他们只做0码。因为大多数欧美女生骨架大,服装公司都在做大尺码,甚至是加大码衣服。小个子女生很少受到照顾,所以Brandy Melville专门针对身材娇小的女孩,设计了均码为S的衣服。可只有一个尺码,哪能满足所有女生,于是他们后来又加入了XS码……
一边是只卖均码,减少了库存风险。其次,他们会选模特当店员,简直是活招牌啊……面对一件衣服才几十美元,换成人民币也是一百出头,不超三百的价格。能够大方展示身材的衣服,价格也亲民,还有店员现场示范穿上BF有多美。对面这些诱惑,很难不买买买起来。
Brandy Melville发展到今天已经有50年了,依旧保持着低调本色,从没公布过自家收入。但是一组外部数据,暴露了他们有多受欢迎:
· 2017年的收入为1.25亿美元。
· 2018年的收入达到3亿美元。
甭看收入比不过奢侈大牌,要知道人家卖的是几十美元一件的衣服啊。赚钱赚到手软,Brandy Melville实火无疑了。而国内的姑娘们,在越来越开放的环境下,也对这种敢于表露身材的服装,有了前所未有热情。BM实体店刚落户上海时,少女们排3小时长队也要去。中国官网被爱美女孩们抢到一度关闭,直到6月末才重新开启。
不过,在BM风大火的同时,看起来代表自由、活力、热情的美式复古穿搭,现在却有点变味了,主要原因是BM的0码尺寸(最小码)被人诟病不符合审美多元化。
“One size fits most”是BM的广告语,和我们认知里“人人能穿”的均码不同,BM是全员XS/S码,只有很瘦的女孩才能穿进去。比如非常火的CARA SKIRT包臀裙系列,官网显示的最大腰围也只有62cm。
成为BM女孩,意味着身材苗条。所以,BM风也不知道啥时候开始,成了人间体重计,并带起了一波“Body Shame”和议论。年轻女孩以能够穿进BM的衣服为炫耀的资本,穿不进的则暗暗自卑。
网上流传的一张BM体重表
于是可以看到,女孩们为了穿进S码,进行花式减肥,还有人动了抽脂的念头。拜托,有体脂量的姑娘才撑起包身的BM风啊……
而BM家呢,为了洗清“Body Shame”的骂名,发起过不同身形女孩,穿同一件BM吊带衫的挑战。可从效果来看,似乎是翻车了。于是被骂的更惨了……
把Brandy Melville店铺开到美国的品牌高管Jessy Longo,回应过相关的讨论:
“我们提供了如此丰富的产品,希望所有人都能到我们的店里购物。如果消费者不进入我们的门店,那么固定尺寸策略的确可能劝退他们,但实际上当他们走进去,他们总是能找到一些能买的东西,即使是一个包。”
(大概意思是,去逛BM的女孩,穿不进0码衣服,还可以买别的东西呀。)
在时尚圈都在讲“多样美”的当下,BM品牌一刀切的尺码策略显得落伍。可是在争议中,品牌50年如一日做0码衣服的运下, 让那些娇小、钱少却青春无限的妹子们,成了BM的忠实粉丝。
对经营来讲,品牌的目标用户越明确,越能获得固定圈层的忠诚度,方方面面顾及到反而会导致核心消费者流失。从这个角度讲,BM给body shame背锅属实有些冤枉了。
另一方面,时尚圈里有针对大码顾客设计的大码服装,也有为小个子女生准备的“小个子专属”,这些定向设计,并不会让人觉得body shame。
如今因为塞不下一件衣服,而讨伐某个风格,到底是谁的错呢……
我们提倡多元化审美,正是想打破传统审美体系,让每个人都能展现自信的一面,盲目追求流行,或是一味地“政治正确”,反而有违初衷了。至于穿什么、怎么穿,还是选择适合自己的最好。呐,做人呢,最重要的就是开心。
(资料以及图片来自网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