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对7月院线片期望不高的扒叔,最近被好几部国产电影打了脸。

比如,《大护法》、《绣春刀2》还有青春题材的《闪光少女》

在国产电影经历滑铁卢时期的当下,能看到这样的作品实在难得。

于是每每看完一部扒叔就像找到宝一样向周围人安利,如同人群中行走的自来水。

十部被名字毁掉的电影(毁了这部好电影)(1)

没想到就在两天前的晚上,让我给出四星(满分五星)的《闪光少女》做了一件大蠢事儿——

集体下跪

事情发酵于官微发布的一张海报。

上面写着《闪光少女》宣发团队集体致歉,告诉大家不要因为片名海报而错过一部好电影。

照片里还有几个下跪的人,每人都举着自己的“罪行”:“排片我去要的”、“预告片我剪的”、“海报我画的”、“策划我出的”、“片名我取的”、“宣传稿我写的”、“二次元我推广的”...

对于这一行为,网友一边倒的表示:宣传方式太低劣。

十部被名字毁掉的电影(毁了这部好电影)(2)

十部被名字毁掉的电影(毁了这部好电影)(3)

《闪光少女》上映七天,排片量仅6.44%,票房也刚过四千万。

口碑再好,投资方爸爸们也得着急上火。

于是宣发团队出此下策,想要求关注博同情,目的是拉动一下票房,没想到弄巧成拙搞出一个反面营销案例。

之所以造成这种后果,一是因为他们没诚意,二是由于目的性太强。

十部被名字毁掉的电影(毁了这部好电影)(4)

同样是下跪,去年的《百鸟朝凤》就跪得悲壮。

《百鸟朝凤》上映之后遭遇了和《闪光少女》一样的窘境,高口碑低排片。

制片人方励在本人微博上传了一段视频,恳请各大影院为电影增加一点排片,也让更多观众看见这部用心良苦的国产片。

十部被名字毁掉的电影(毁了这部好电影)(5)

说方励跪得悲壮,是他准备好为自己的行为负责,而且电影票房的高低和他一毛钱关系都没有。

事后在接受媒体的采访时方励也说:

这不是我的电影,换成我自己的我绝对不会跪,但这次我就是扛事的、跑腿的、帮着吴天明导演推送的,所以我没尊严!

虽然他的做法不值得推崇,可至少他有担当够真诚,值得我们的尊重。

可方励这一跪,似乎让国产电影的幕后团队嗅到一丝“商机”。

凡是排片少票房低没热度的影片,就有“勇士”敢站出来。

今年五月份上映的《夏天19岁的肖像》就是其中之一。

这部电影是由黄子韬和一票年轻演员出演的青春悬疑片,豆瓣评分4.9

十部被名字毁掉的电影(毁了这部好电影)(6)

上映第一天,制片人安晓芬就就发了一条长微博吐槽院线排片不合理,恳求各大影院增加排片率。

她在微博中提到同期上映的《加勒比海盗》排片高达50.9,而我们的国产片《夏天》只有5.5

十部被名字毁掉的电影(毁了这部好电影)(7)

像她所说的,似乎只要降低引进片的排片量,国产电影就有希望,豆瓣不及格的成绩就能上涨。

这番言论有多魔幻,不用扒叔多说了。

而安晓芬口中的,她曾经制作的好作品包括:《锦衣卫》(豆瓣5.9)、《小时代1》(豆瓣4.7)、《小时代2》(豆瓣4.9)、《钟馗伏魔》(豆瓣4.2)....

十部被名字毁掉的电影(毁了这部好电影)(8)

作为一位传媒公司的创始人、国内资深制片人,安晓芬不可能分不出电影的优劣。

只是发个微博求关注,比投资一部真正的好电影的成本低得多。

所以她更倾向于选择前者——用不恰当的方式给电影造势,然后直接达到盈利目的。

十部被名字毁掉的电影(毁了这部好电影)(9)

除了不择手段之外,中国电影人还有一个通病就是不会反思只爱甩锅。

电影《李雷和韩梅梅》上映四天,豆瓣评分低至4.2

导演杨永春在微博发出电影出品方给豆瓣CEO阿北的一封信。

十部被名字毁掉的电影(毁了这部好电影)(10)

在信里表示,这部电影的豆瓣短评界面全是一星差评,而五星好评都被封禁。

他还晒出其他网站的评分界面,其中微博电影、猫眼电影、淘票票评分都是7 。

所以他有理由怀疑,豆瓣被水军操控,恶意差评。

十部被名字毁掉的电影(毁了这部好电影)(11)

说实话这部电影扒叔没看过,但从身边人的评价来看这无疑是一部烂片。

这封信发出之后不少网友在评论下直指电影难看。

结果证明,导演的回应态度才是真的难看:

1、这部电影不假,都是真事

2、我努力了,你不喜欢是你的问题

3、你说不好,那你拍一个给我看看啊!

“你觉得是套路?我可以发誓全都是我们高中班的真事改编!我是用心在努力做,无法满足每一个人的口味,不喜欢去看看喜欢的人怎么说的!你不套路你写一个本子让大家看看!在线等!”

十部被名字毁掉的电影(毁了这部好电影)(12)

看到这儿,华语影片失败的原因之一也就一目了然。

这些所谓的电影人充其量就是爱财如命的商人,他们抨击市场、质疑网站不过是把“求票房”包装的理直气壮些。

他们对电影和观众毫无感情与敬畏。

其实国产市场不乏票房黑马,如果想成为票房黑马靠得不是撒泼打诨而是诚意。

去年国庆档的《湄公河行动》前期票房不高,之后靠口碑一路逆袭,甚至超过了同期上映的《爵迹》

十部被名字毁掉的电影(毁了这部好电影)(13)

开心麻花的第二部电影《驴得水》,上映之后一度因为名字烂让观众望而止步,最后通过口口相传的好评扳回一城。

十部被名字毁掉的电影(毁了这部好电影)(14)

近期的新片《冈仁波齐》商业属性非常低,阵容和题材更是不讨好,但目前票房即将过亿,成为同期国产片里当之无愧的黑马。

十部被名字毁掉的电影(毁了这部好电影)(15)

事实证明,好电影从来不会被忽视。

而《闪光少女》的问题主要出在了制作和宣发环节。

首先,片名一看就给人一种俗套青春片的感觉。

然后,海报更加惨不忍睹。

不是这种五颜六色的非主流风格

十部被名字毁掉的电影(毁了这部好电影)(16)

就是这种恶俗的折翼天使形象。

十部被名字毁掉的电影(毁了这部好电影)(17)

最后,预告片。

预告片是电影前期宣传的重要一环,内容的精彩程度直接影响电影票房。

可随便打开《闪光少女》的一版预告,就能看见大量差评。

十部被名字毁掉的电影(毁了这部好电影)(18)

十部被名字毁掉的电影(毁了这部好电影)(19)

十部被名字毁掉的电影(毁了这部好电影)(20)

在预告片不讲剧情的前提下,大部分观众是无法接受下面这种画风的:

十部被名字毁掉的电影(毁了这部好电影)(21)

然后男女主角是这样的:

十部被名字毁掉的电影(毁了这部好电影)(22)

其实抛开失败的宣发环节,《闪光少女》绝对是最近最值得一看的国产青春片。

它反映的青春情绪够燃够真实,就连对二次元文化的解读和运用都很自然。

十部被名字毁掉的电影(毁了这部好电影)(23)

在如今的国产电影市场中,《闪光少女》扑街的确是宣发团队的锅,他们也理应为此承担责任和后果。

但用的方法绝不应该是下跪、造势和恳求。

而是应该拿出最后的气节,用正当的方式挽留观众。

毕竟在偌大的中国电影市场里,个体的作风能表现出集体的弊病,个体的行为也能改变集体的选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