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马文明,上下两千年,是世界上最辉煌的文明之一。罗马产生的拉丁字母、基督教以及法律制度依然在影响全世界。19世纪德国耶林在《罗马法精神》一书中强调:“罗马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是以武力,第二次以宗教,第三次以法律”。罗马人很早就知道中国的存在,将中国称为“塞里丝”(Sinae)意思为“丝绸之国”。那么中国古人眼中的罗马帝国又是什么样子的呢?

汉代史书怎么介绍罗马帝国的(另一个版本的大秦)(1)

罗马距离中国十分遥远,可以说是中国古代史料记载最西的国度。但是中国对罗马的记载也非常之多,这些史料主要出现于《后汉书》《三国志》《魏书》《北史》《隋书》《旧唐书》《新唐书》之中。我试着将这些史料进行一番分析。

中国人最早了解罗马帝国,是在东汉时期,当时我们将罗马叫做“大秦”或者“犁鞬”。《魏书》说:“其人端正长大,衣服车旗拟仪中国,故外域谓之大秦。”这个说法实际上是牵强附会,“大秦”应该是Dasnia的转音,Dasnia是古代波斯人对西方的称呼。后来罗马统一了地中海沿岸,与波斯为邻,所以Dasnia就是波斯人对罗马的称呼,汉朝人从波斯人那里打听到了Dasnia,翻译为“大秦”

中国的史料第一次正式将罗马写入史料是南北朝的《后汉书》,稍后的是北齐编定的《魏书》,两者的记载大多数相同,也有少部分的不同。在《后汉书》记载“大秦”的位置是“海西”,面积是“地方数千里,有四百余城。小国役属者数十。”建筑“以石为城郭”。其中都城“周圜百余里。城中有五宫,相去各十里。宫室皆以水精为柱,食器亦然。”制度上,“置三十六将,皆会议国事。其王无有常人,皆简立贤者。”也就是罗马实行的是元老会制度,并没有推行世袭制度,的确如此。

汉代史书怎么介绍罗马帝国的(另一个版本的大秦)(2)

在《魏书》中,对罗马的位置记载更加准确,说“从条支西渡海曲一万里,去代三万九千四百里,地方六千里,居两海之间。”其国都是安都城,国都又分为五城。制度上“城置八臣以主四方,而王城亦置八臣,分主四城。若谋国事及四方有不决者,则四城之臣集议王所,王自听之,然后施行。”再次查阅罗马史料,发现罗马在君士坦丁时代(305年—363年)推行了“四帝共治”,《魏书》将之记载了下来。

汉代史书怎么介绍罗马帝国的(另一个版本的大秦)(3)

四帝共治

无论是《后汉书》还是《魏书》,都记载了一个奇怪的现象,那就是大秦“其土宜五谷桑麻,人务蚕田”。这是怎么回事呢?罗马对丝绸的需求很大,无奈波斯萨珊王朝垄断了丝绸贸易。522年,两位基督教教徒在觐见查士丁尼一世时宣称他们在中国见到了丝绸的制作过程,表示这种丝绸来自于某种虫。于是查士丁尼一世就派遣他们在中国带回了这种虫子,于是将丝织技术引进了罗马。后来拜占庭成为了西方的丝绸贸易中心。

唯赛里斯人用织绸缎之丝,则非来自植物,另有它法以制之也。其国有虫,希腊人称之为塞儿。这虫的大小约二倍于甲虫那么大,它吐丝的现象就像树下结网的蜘蛛,蜘蛛八足,该虫也是八足。——古希腊·波金尼阿斯

汉代史书怎么介绍罗马帝国的(另一个版本的大秦)(4)

唐朝时期,人们对西方的了解更加深入。751年,怛罗斯之战,阿拉伯战胜唐朝,许多人被俘虏,其中有一个叫做杜环。他曾游历西亚、北非,成为第一个到过非洲并有著作的中国人。762年,他乘船回国,写下了《经行记》一书,惜已失传,惟杜佑的《通典》(801年成书)引用此书。他曾经到达了东罗马,并有记载:

拂菻国在苫国西,隔山数千里,亦曰大秦。其人颜色红白,男子悉着素衣,妇人皆服珠锦。……王城方八十里,四面境土各数十里。胜兵约有百万,常与大食相御。……其大秦善医眼及痢,或未病先见,或开脑出血。

汉代史书怎么介绍罗马帝国的(另一个版本的大秦)(5)

这里的“拂菻”,该词是Farang一词的音译,是西亚,是波斯和阿拉伯人对法兰克王国的称呼,明朝时期,又翻译为“佛郎机”。这里就说明,唐朝可能把东罗马和法兰克王朝搞混了,认为东罗马就是法兰克,所以才写下“拂菻国……亦曰大秦”。

这个时代的罗马,已经是东罗马帝国,定都拜占庭。《新唐书》对东罗马也有记载,这些记载基本和《后汉书》的记载出入不大,不过也有时代的烙印。当然,由于中国古人对遥远的西方的了解基本都是道听途说,一知半解,所以在记载中会出现很多错误,常常使用虚数,例如“地方万里,城四百,胜兵百万”,“有贵臣十二共治国”等,我们不能全信。

拂菻,古大秦也,居西海上,一曰海西国。去京师四万里,在苫西,北直突厥可萨部,西濒海,有迟散城,东南接波斯。地方万里,城四百,胜兵百万。十里一亭,三亭一置。臣役小国数十,以名通者曰泽散,曰驴分。泽散直东北,不得其道里。东度海二千里至驴分国。

汉代史书怎么介绍罗马帝国的(另一个版本的大秦)(6)

杜环还记载了罗马帝国会人体解剖,手术,“大秦善医眼及痢,或未病先见,或开脑出血”,《新唐书》也说:“有善医能开脑出虫以愈目眚”。古希腊罗马的医学建立在揭破学的基础上,到了罗马时代,人体解剖已经被禁止,但是医学家可以解剖动物来了解生物的构造。杜环记载大秦可以“开脑出血”,的确过于夸大,但是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希腊罗马的揭破学。

中国是一个以农业为基础的国家,但是罗马却更加商业,商品经济十分繁荣。从《后汉书》到《新唐书》都记载了罗马帝国商业繁荣的情况,如“金银奇宝”“凡外国诸珍异皆出焉”。罗马的对外贸易十分发达,“与安息、天竺交市于海中,利有十倍。其人质直,市无二价。谷食常贱,国用富饶。邻国使到其界首者,乘驿诣王都,至则给以金钱。”

汉代史书怎么介绍罗马帝国的(另一个版本的大秦)(7)

君士坦丁堡

唐朝之后,《宋史》《明史》对“拂菻”也有记载,但是再也没有提该国的疆域了,因为这时候的东罗马已经丢失了大部分土地,基本龟缩于小亚半岛和希腊半岛。《明史》对罗马的记载也非常简单“拂菻,即汉大秦,桓帝时始通中国。晋及魏皆曰大秦,尝入贡。唐曰拂菻,宋仍之,亦数入贡。而《宋史》谓历代未尝朝贡,疑其非大秦也。”过去的史书认为罗马没有进贡,然而明清却认为罗马向中国进贡了,可见明清时期,中国人比之前自大,认为和中国通商就是进贡。有意思的是,《元史》并未记载罗马的事情,要说蒙古人打到欧洲,怎么可能不知道罗马。主要原因是修《元史》的明朝太仓促了。

汉代史书怎么介绍罗马帝国的(另一个版本的大秦)(8)

从《后汉书》的记载来看,汉朝人对于罗马帝国也是十分的尊重,给予其“大秦”的称号。虽然罗马和汉朝的制度、经济模式是天壤之别,但是《后汉书》并没有对此褒贬,而是将自己了解到了信息记录下来。这些信息或许有错误的地方,但是也大概能够反映罗马文明的状态。从《后汉书》的记载也可以看出,汉朝时期的中国人并未“闭关自守”,而是试图去了解世界,认识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