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角场花鸟市场怎么回事?关门?,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关于解封后的上海花鸟市场?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解封后的上海花鸟市场(上海又一处花鸟市场关门)

解封后的上海花鸟市场

五角场花鸟市场怎么回事?关门?

据了解,6月30日,商户租赁合同终止;7月1日,市场全面关闭,两侧入口封锁,“只出不进”。为配合“无违居村”创建,国和路493号五角场花鸟市场被列入拆违对象,市场内150多家商户即日起全部撤离。截至目前,市场内还有大约10余家商户没有清出。

商户就地解散,居民门外不舍观望

得知市场当天关闭后,一些居民没有马上离开,依依不舍地站在门外朝里看:“要搬到哪里去啊?”“以后去哪儿买花呀?”……

路两旁的商铺大多已清空,玻璃门上用白色油漆写着大大的“拆”字,有些商铺门前还摆放着前一天周末清仓出售的玉器古玩。路面上残留着花和叶子的残渣,污水横流。店家在各家门前忙碌地“搬家”,手推车和面包车上装着鸟笼子、鱼缸、花盆、巨型的玻璃架……满满一车子,运载着经营了20年的全部家当。

上海的花鸟市场都留不住了吗?专家建议“花鸟分开”

2017年12月,曹家渡、安顺路两大上海市中心标志性的花鸟市场相继停业,2个月后,被称为“翻版”曹家渡的真博花鸟市场也被列入“五违四必”整治区域而停业。今年2月,徐汇的钦青花鸟市场A片区正式关闭,原因是当时办理的规划临时执照已经到期;3月,宝山杨行花木城因违法用地治理而关闭……

近年来,很多承载着老上海人记忆的花鸟市场一个个退出历史舞台,背后的原因大多与违章建筑、环境整治和临时执照到期等联系在一起。人们不禁提出疑问:花鸟市场在大上海真的留不下去了吗?

“花鸟市场不是一个利润很高的行业,上海过去有很多花鸟市场都是临时性地建在一些待开发地区,属于临时搭建或马路市场,租金价格相对比较实惠,但也很难长期维持下去。”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刘悦来指出。但花鸟市场对满足居民生活需求和提升城市绿色园艺文化方面却发挥着重要作用。

过去在互联网不发达的时候,花鸟生意都是当面交易,顾客现场挑选花草,与卖花人交流养护心得,面对面的交易模式充满着浓浓的温度。而在互联网电商出现以后,网上订花、一周一次上门配送的“鲜花套餐”等虽然十分便利,但花鸟市场仍是大部分老年居民的日常去处,年轻的家庭和情侣也喜欢周末到花鸟市场逛逛。“花鸟市场承载着社会审美和社区交流的功能,如果被无人化电商取代,这部分功能就会丧失。”

从事社区花园实践的社会组织“四叶草堂”经常要采购花木物料,大部分仍选择现场购买。“网上买的物料质量不好,必须到现场挑选,但现在随着花鸟市场逐渐变少,经常要跑到离市中心三十公里以外的批发市场购买。”四叶草堂负责人说。虽然电商能购买花草,但对鸟兽虫鱼等活物,网购还是难以解决运输等问题。

花鸟市场是菜市场的一个“变种”,产生的花叶、鸟粪等垃圾会对周边环境带来一定污染。刘悦来指出,花鸟市场具有“离地效应”。“大部分人都对市场有需求,但谁都不愿意市场在自己身边,因此靠近市场的居民会对市场有较大意见,这是一种不可调和的矛盾。”

如今上海的花鸟市场逐步往市区边缘转移,市中心存余下来的则大多相对分散且租金较高,一些开设在商场超市的新零售花鸟摊位也开始出现。专家认为,伴随着城市管理越来越精细化,市中心租金越来越高,花鸟市场的退出是一个必然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