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五千年的历史孕育出了一些因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发生过重大历史事件而青史留名的城市,1982年2月,为了保护这些城市,“历史文化名城”的概念被正式提出。就河南省来说,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大省,不仅诞生了洛阳、开封、安阳、郑州这四大古都,而且有八座城市被评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分别是:洛阳市、开封市、商丘市、安阳市、南阳市、郑州市、浚县、濮阳市。

河南历史古都和历史古迹(河南八大历史名城中唯一的县)(1)

由此,非常明显的是,对于河南省的八座国家历史,只有浚县这一个县,其他几个都是地级市。值得注意的是,浚县不仅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而且也是河南一个经常被外地人读错的地名,比如可能有人讲浚(xùn)县都城了浚([jùn)县,而对于浚这个字,存在jùn和xùn这两个读音,念jùn的时候主要表示疏通,挖深的意思,作动词。在地名中念作xùn,如河南省的浚县。浚县属于河南省鹤壁市,位于河南北部,地处太行山与华北平原过渡地带。县域面积966平方公里,人口在70万左右。

早在6000年前,就有人类在浚县淇河下游以东地带定居,繁衍生息,在今刘寨、卫李庄等地发现仰韶文化遗存。4000多年前,先民开发火龙岗东、西两侧沃土,从事原始农牧业,在今小艾庄、大碾、亮马台等地发现龙山文化遗存。三皇五帝时期,浚县部落间商品交换活动具一定规模。大禹建立夏朝后,浚地处冀、兖、豫三州之交。商朝时期,该地区称黎。周武王建立西周,在浚县地区分封卫国等诸侯国。春秋时期,浚县分属晋、卫。晋国被一分为三后,浚县属于魏国。

河南历史古都和历史古迹(河南八大历史名城中唯一的县)(2)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建立秦朝,在郡县制下,浚县分属东郡、河内郡和邯郸郡。刘邦建立西汉后,始置黎阳县、顿丘县。黎阳县治在今大伾山东北,属冀州魏郡;顿丘县治在今屯子乡蒋村附近,属兖州东郡。三国时,浚地属魏国,黎阳县属冀州魏郡,顿丘县属兖州东郡。公元643年,唐朝废黎州,黎阳县属卫州,澶水县并入临河县,临河、内黄二县属相州。清淇县并入卫县,属卫州。元朝建立后,浚州属中书省真定路,省黎阳县、卫县入州。

河南历史古都和历史古迹(河南八大历史名城中唯一的县)(3)

最后,朱元璋建立明朝后,改路为府,浚州属中书省大名府,后改属河南行中书省(简称河南行省)大名府。公元1369年,州降为县,浚州始称浚县,公元1644年,也即清朝时期,浚县属直隶省大名府,后改属河南省卫辉府。1983年10月,浚县改属安阳市至1986年1月8日,后划归鹤壁市至今。此外,就浚县的历史名人,最出名的当属孔子的徒弟子贡,曾任春秋鲁国、卫国两国之相,是孔门十二哲、七十二贤之一,因为善于经商,子贡被后世尊为“华夏儒商始祖”。

文/情怀历史

情怀历史 ID:qinghuailish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