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6日,美团发布的2022年“十一”黄金周消费数据显示,本地消费占比77.4%,成为激发假日经济新动能的“主引擎”。

美团数据显示,长假期间本地业态的日均消费额相比“五一”假期增长34%,同比2019年黄金周增长52%。“即兴度假”催生新潮流,露营、亲子游、乡村游等新需求引领本地新供给,线上线下持续融合,订单量实现翻倍增长。

城市中越燃越旺的“烟火气”,折射出中国经济强劲的韧性与活力。

本地消费占比近八成优质供给持续“刚需”

今年的“十一”黄金周,本地消费业态迎来强劲复苏。

国庆假期,多地餐饮店重现排队长龙,不断刷新的叫号提示,成为餐饮消费火热的缩影。美团数据显示,假期前5天,到店餐饮订单量较“五一”假期增长47%。本地优质供给助推餐饮消费持续升温,大众点评必吃榜的订单量增长119%。

本地游、周边游是国庆假期出行主流。长假期间,本地消费额占比达到77.4%,选择城市休闲玩乐、周边深度游的消费者增多。消费者以出游前三天制订计划居多,“临时决策”特征显著。美团数据显示,提前三天内产生的旅游订单量,环比三天前下单的订单量高出5倍左右。

长沙旅游最火的是哪个区(本地消费成十一)(1)

大众点评数据显示,“周边游好去处”成为热门搜索词,乡村游玩的搜索量环比节前上涨186%。南京、北京、上海、长沙、重庆、广州、西安、成都、杭州、郑州成为旅游消费十大热门城市。

高端酒店和特色民宿成为度假的新目的地。国庆假期,美团上高端酒店的日均订单量翻了近1倍,不少用户选择包含吃喝玩乐一体化体验的酒店套餐。亲子房、温泉房、影音房、海景房等特色房型走俏,特色民宿一房难求。

亲子游持续升温,遛娃成为亲子家庭“刚需”。大众点评数据显示,“遛娃好去处”搜素量相比“五一”假期上涨850%。吸引85后、90后父母的三大亲子游乐方式,分别是农家乐采摘体验、户外营地活动、新型亲子综合乐园。

在就地过节的倡导下,“逛商场”成为本地“一日游”的新方式。城市商业综合体引入消费新业态新模式,打造限定市集、沉浸式体验、特色展览、亲子室内玩乐等潮流业态,丰富消费供给,不同消费群体都可以实现“逛、吃、买”的一站式需求。

小众玩法持续破圈本地供给“新”风强劲

今年国庆假期呈现短程、多次出行的即兴度假模式,城市及周边的新玩法和宝藏去处,成为激活本地经济的增长点之一,本地供给“新”风强劲。

国庆假期,露营依旧是最火热的假期新玩法之一。美团数据显示,露营订单量相比“五一”假期上涨410%,露营 房车、露营 田园、露营 露天音乐会等不断丰富的“露营 ”新业态,让露营体验更有新意和吸引力。

不远行的假期,本地小众玩法,成为年轻人避开人潮、深度探索本地的新选择。

在江边看一次落日,来一场刺激的室内滑雪……此前美团的一项用户调研表明,九成用户喜欢“小众、人少的去处”,因为“这些宝藏去处更有探索感、更好玩”。

小众玩法持续“破圈”,沉浸式娱乐热度高涨。受线上脱口秀节目带动,脱口秀线下演出市场无比火热。美团数据显示,脱口秀相关订单量相比“五一”假期上涨505%。

密室、剧本杀等沉浸式娱乐项目预订火爆,已成为年轻人探索本地的新方式。传统景点与沉浸式体验相融合,提供优质文旅供给,拉动假日消费。美团平台上沉浸式演出的门票订单量,较“五一”假期上涨256%。

长沙旅游最火的是哪个区(本地消费成十一)(2)

夜经济成为假日消费的“热引擎”。国庆假期,夜游、夜购、夜食、夜娱等夜间消费活动持续火热,点亮夜间消费新业态。

美团数据显示,国庆假期,全国夜间消费规模占比达到46.7%,较去年同期上涨1.7个百分点,北京、上海、广州、成都、深圳是“夜间游玩”搜索热度最高的城市。

本地供给积蓄零售新动能消费潜力持续释放

“十一”黄金周,在做好疫情防控前提下,景区、公园、餐厅、商场人头攒动,本地供给为零售行业升级积蓄全新动能。城市不断燃旺的烟火气中,涌动着中国经济的韧性与活力,居民消费潜力得到进一步释放。

北京联合大学中国旅游经济与政策研究中心主任曾博伟表示,在传统文旅的基础上,本地游、周边游释放的消费潜力,通过本地平台的连接,可以有效匹配本地丰富的优质供给,拉动本地消费,从而盘活假日经济。

美团数据显示,国庆假期,本地业态的日均消费额,较今年“五一”劳动节增长34%,较2019年同期相比,增长52%。以临时决策、本地探索、小众玩法为特征的即兴度假,最大限度激发了本地消费活力,促进本地经济复苏。

此外,随着休闲度假和本地生活需求的深度融合,本地优质供给对于假日经济的促进效应也更加显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