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古代历史上,经过春秋时期(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一说公元前453年,另一说公元前403年)旷日持久的争霸战争,周王朝境内的诸侯国数量显著减少,公元前453年,韩、赵、魏三家消灭智氏,以三家分晋的结果为标志,从而奠定了战国七雄的格局。在战国这一历史阶段,秦国、楚国、齐国、燕国、魏国、韩国、赵国这七个国家被称为“战国七雄”。在很多人看来,韩国是战国七雄中最弱小的一个诸侯国。那么,问题来了,在战国这一历史阶段,韩国的国力到底怎么样呢?

战国七雄韩国统一(韩国是最弱小的诸侯国吗)(1)

首先,在笔者看来,对于韩国来说,可以力压越国、宋国、鲁国、中山国等诸侯国,成为战国七雄之一,可以反映韩国有一定的实力,但在战国时代和其余六国相比,韩国可以说从未强大过。甚至可以说是,韩国是战国七雄中最弱小的一个诸侯国。对于韩国来说,之所以国力相对弱小,直接原因就是三家分晋后的客观地理条件。众所周知,韩国、魏国、赵国出自于春秋时期的霸主晋国。在三家分晋时,韩国的疆域面积不仅较小,而且地形狭长,位于四战之地。

战国七雄韩国统一(韩国是最弱小的诸侯国吗)(2)

与此相对应的是,原来晋国最富庶的核心区如河东、河内都被分给了魏国,这为魏国成为战国初期的霸主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在三家分晋时,边缘的晋阳、代等地给了赵国,这位赵国之后向北方扩张自己的疆域奠定了基础,促使赵国成为战国中后期的强国。而对于当时的韩国来说,位于魏国、楚国、秦国等大国之间,战略空间被极大压缩,注定其无法成为强国。对于韩国国力上的弱小,一方面提现在吞并郑国这一小国都非常吃力,也即花费了数十年的时间。

战国七雄韩国统一(韩国是最弱小的诸侯国吗)(3)

公元前375年,韩哀侯抓住机会给了郑国致命一击,最终实现吞并郑国的梦想。公元前355年,韩昭侯任用申不害为相,开始主持变法。在此基础上,韩国的国力确实增长了。但是,对于实力达到巅峰的韩国,却被魏国多次击败。在魏国的猛攻之下,韩国在新郑城头上坚持了整整一年,才盼来了齐国的援军。正是魏国的这次进攻,韩国精锐尽失,国力大大受损,失去了唯一一次崛起的机会。自此之后,韩国在对外战争上几乎没有单独取胜的成绩,而且其疆域被秦国逐步蚕食。

战国七雄韩国统一(韩国是最弱小的诸侯国吗)(4)

最后,自战国中期开始,韩国在对外作战上往往跟其他诸侯国,特别是和赵国、魏国保持一致。而这,也是因为韩国国力弱小的体现。在单独对抗秦国的时候,韩国不仅没有取得一次胜利,而且葬送了数十万的军队。比如在公元前293年的伊阙之役,韩国和魏国的大军一起被白起斩杀24万人左右。正因为如此,韩国在战国七雄中最先灭国,公元前230年,秦国派遣大军消灭韩国,韩王安被俘。与此相对应的是,对于战国七雄中的另一弱国——燕国,至少还有差点灭亡齐国的战绩。所以,在笔者看来,战国七雄中,韩国是最弱小的诸侯国。

文/情怀历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