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品:新浪财经上市公司研究院

作者:新消费主张/cici

母婴产业指面向0-14岁婴童群体以及孕产妇,涉及商品生产、零售、生活服务、教育、娱乐、医疗卫生等多个行业,属于综合性消费行业。依据商品形态的不同,可分为“商品”和“服务”两大板块。

其中,母婴商品主要包括奶粉、纸尿裤、个护用品、玩具、服装等,在本文我们重点讨论奶粉这一细分赛道。

存量博弈下市场竞争激烈 高端化布局成核心

奶粉市场的需求量,主要由新增人口数量和母乳喂养率共同决定,而需求价则主要取决于居民消费水平。

近年来,我国出生率逐年下滑,但短期内新生儿数量仍然可观。同时,随着二孩生育政策、三孩政策的陆续出台,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出生率下滑趋势。

婴幼儿奶粉市场占有率(母婴消费量平价增)(1)

虽说新生人口具有一定的下滑趋势,但我国纯母乳喂养率依旧较低。据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公开报告显示,我国六月内纯母乳喂养率仅为29.2%,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母乳喂养率不足使得中国家长必须为婴幼儿寻找额外的营养补充。

因此,综合新生人口数量、生育政策和母乳喂养率等多种因素,当前婴幼儿奶粉市场的需求“量”将持平或微增。

而奶粉市场的“价”则取决于居民消费水平。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近年来,我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不断提升,2021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35128元,较去年同期名义增长9.1%,扣除价格因素后实际增长8.1%。

婴幼儿奶粉市场占有率(母婴消费量平价增)(2)

随着人均可支配收入持续增长,家长们在母婴产品上的投入也水涨船高,婴幼儿奶粉市场也出现了追求“价高质优”和“撇脂定价”的独特现象,有72.3%的消费者愿意选择价格在200-400元的中高端奶粉。

新一代奶粉消费者的奶粉消费观念也正改变,消费者对婴幼儿健康越来越重视,且在多为独生子女的家庭结构下,更加注重婴幼儿奶粉的质量,消费者会偏向选择如羊奶粉、草饲奶粉等高端奶粉,愿意为奶粉支付一定的溢价。

因此,综合人均可支配收入持续增长、新一代奶粉消费者的奶粉消费投入提升等多种因素,随着消费者对于高端奶粉品牌的追求,当前婴幼儿奶粉市场的需求“价”将有所提升。

“量平价增”的局面下,奶粉市场整体销售额或将维持正增长,而高端奶粉成了中国婴幼儿奶粉行业的新出路。但不可否认的是婴幼儿奶粉市场已进入存量市场, 行业竞争日趋激烈,市场集中度或将进一步提升。

存量市场下 各品牌抢滩高端市场

目前,国产婴童奶粉品牌主要有飞鹤、伊利、贝因美、澳优、君乐宝、合生元;进口品牌主要有雀巢、爱他美、雅培、美赞臣、美素佳儿等。

从价格带分布来看,我国奶粉市场大致呈现出梯形结构,按照每千克奶粉售价分段,大致分为超高端(大于 390 元/kg)、高端(290元/kg~390 元/kg)和其他(

其中超高端以国外高端品牌为主;高端品牌中,国产品牌竞争最为激烈,生产企业均有相关高端奶粉布局;价格低于290元/kg的奶粉所占市场份额最大,但随着人们消费理念的改变,市场份额或有下降趋势。

婴幼儿奶粉市场占有率(母婴消费量平价增)(3)

国内奶粉生产企业有中国飞鹤、贝因美、君乐宝、澳优乳业、伊利、合生元等,其中贝因美、中国飞鹤、澳优乳业、伊利、合生元均已上市,君乐宝虽未上市,但也已启动IPO项目。

婴幼儿奶粉市场占有率(母婴消费量平价增)(4)

(1)贝因美主要从事婴幼儿食品、奶基营养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主要产品包括婴幼儿配方奶粉、营养米粉和其他婴幼儿辅食、营养品等,有“爱加”、“冠军宝贝”、“可睿欣”、“生命伴侣”等数十个品牌系列产品,能够满足不同消费群体需求。公司以自主生产为主要生产模式,少量产品通过 OEM 模式生产。

2022 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16.14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 43.95%,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0.43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 28.01%。这或主要得益于公司奶粉销售量的提升。公司奶粉业务营收贡献率约合73.74%,报告期内销售量同比增长30.64%。

(2)中国飞鹤一直专注于奶粉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其中婴幼儿配方奶粉产品是公司收入的主要来源,2021年收入高达215.15亿元,占比高达94.4%

2022年上半年,中国飞鹤业绩并不乐观,共实现营业收入96.73亿元,同比下降16.23%,毛利润、归母净利润分别为65.37亿元、22.56亿元,分别同比下降22.71%、39.68%。飞鹤在公告中将业绩下滑归因于出生率下滑、降低星飞帆等产品的渠道库存以及婴幼儿配方奶粉收入的下滑。

(3)伊利的奶粉领域布局可以同澳优乳业放在一起看,2021年伊利发起对澳优乳业的收购,以108亿港币收购澳优乳业59.17%股权。

然而,2022年上半年,澳优乳业的业绩表现并不容乐观、交出了营收净利润双降的成绩单,其中共实现营业收入36.30亿元,同比减少15.10%;共实现归母净利润2.22亿元,同比减少62.93%。同时,澳优乳业报告期内的库存周转天数高达211天,公司不理想的库存状况和业绩下降也给伊利股份的业绩状况带来了一定影响。

后续,澳优乳业和伊利股份能否实现“1 1>2”的效果,仍有待进一步观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