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崇尚“和”,有关“和”的思想源远流长,丰富多彩。“和”既被视为诞育万物的本原,也被看作修德养性的关键,还被认为是社会交往的准绳,更被尊奉为国家共处的原则。】

“和”到底是什么?对我们传统文化的影响为何如此之大?“和”文化在今天又被赋予了怎样的含义?

一、“和”重要性:

“和”的重要性体现在我们的语言当中:故宫的三大殿被命名为“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商人们常说“和气生财”;祝贺人新婚要讲“和和美美”、“琴瑟谐和”......

中华文化核心的精髓(中华文化的精髓)(1)

二、“和”之义:

1、“和”与“同”的区别:

“和而不同”指在为人处事方面,正确的方法是既坚持原则又不排斥不同的意见,在相互争论辩解中达成共识。

从崇尚美德的角度上讲,“和”与“同”是不一样的。“和”是不同事物之间的协调及新事物的创造;“同”是对不同事物的简单复制。“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说明的正是这个道理。

从哲学意义上讲,“和”是和谐,是统一,“同”是相同,是一致;“和”是抽象的,内在的,“同”是具体的,外在的。“和而不同”就是追求内在的和谐统一,而不是表象上的相同和一致。

2、古人论述“和而不同”的思路:

中华文化核心的精髓(中华文化的精髓)(2)

古人对“和而不同”的论述大多从分析“和”与“同”的含义入手,层层推进。在论述中,他们巧妙地运用对比、类比、比喻等手法进行辩证的分析,深入浅出,让人容易接受。如:

克明俊德,以亲九族;九族既睦,平章百姓;百姓昭明,协和万邦。——《尚书·尧典》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礼记·中庸》

3、“和而不同”在当下意义:

“和而不同”能包容尊重不同的观点,是一种博大的胸怀,在讨论时能各抒己见,私下里能相互尊重与理解。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和而不同”仍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仍然是社会发展的准则和目标,是世界多元化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组建和睦家庭、构建和谐社会、建立和平世界所必须的。

中华文化核心的精髓(中华文化的精髓)(3)

作为普通人,我们要在日常工作、学习和家庭生活中,不应该完全强求他人与自己同声同气而激化矛盾,也不盲目地重复、附和他人而失去自己,应该主动地与他人沟通协调,承认与包容差异,并且能见贤思齐,从而求同异存、和睦相处、共同进步。三、“和”之用:

1、将相和:

战国时赵国舍人蔺相如奉命出使秦国,不辱使命,完璧归赵,所以他被封为上大夫;他又陪同赵王赴秦王设下的渑池会,使赵王免受秦王侮辱。赵王为表彰蔺相如的功绩,封他为上卿。

老将廉颇认为自己战无不胜、攻无不克,蔺相如只不过是一介文弱书生,只有口舌之功却比他官大。

中华文化核心的精髓(中华文化的精髓)(4)

廉颇对此心中不服,因而屡次对人说:“以后让我见到他,必定会羞辱他。”

蔺相如知道此事后以国家大事为重,请病假不上朝,尽量不与廉颇相见。

后来廉颇得知蔺相如此举完全是以国家大事为重,便向蔺相如负荆请罪。后来两个人和好,一起尽心尽力地辅佐赵王治理国家。

只有胸怀宽广、以国家为重的人,才能做到不计个人得失、忍让他人、以和为贵。

2、“和”之宣传标语:

1)、和为贵,善为本,诚为先。

2)、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3)、和以处众,平以养心,独以思己。

4)、居家贵和睦,近邻胜远亲。

中华文化核心的精髓(中华文化的精髓)(5)

5)、和睦使宇宙运转不停。

6)、如果你不同意别人的话法,至少不要和他人争执。

7)、促进和平的人受人景仰,挑起摩擦的人遭人嫌恶。

8)、持久的成功建立在和谐的人际关系之上。

9)、机器的摩擦耗费成本,人际的摩擦损耗心灵。

四、和为贵,万物荣:

和谐,不仅是本国内的和谐,还是各国与各国之间的和谐。

老子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中国兴起的“一带一路”倡议,正是秉承着“亲诚惠容,和谐万邦”的理念打造的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共同富裕之路。

中华文化核心的精髓(中华文化的精髓)(6)

有人扬言这是“中国威胁”,其实这何尝不是在现今保守主义抬头、经济全球化受阻的国际形势下,中国从深厚的历史文化中挖掘出来的、具有当代意义的治世理念呢?

往西,接通哈萨克斯坦,直到巴基斯坦的瓜达尔港;上北,接蒙古、俄罗斯;向南,开老挝,经越南,至泰国。

中国努力延伸橄榄枝,通过“一带一路”,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

中国,通过打造“美丽乡村”,实现城市与农村内在机理的对接;通过建设“一带一路”,实现国与国之间经济、政治与文化命脉的衔接。

五、结束语:

中华文化的精髓——“和”传至今天,我们依然坚守,立足国内,走向世界,追求万物共荣之境。

以和为贵,万物共荣。21世纪,您怎么看中国的和谐建设之路呢?

中华文化核心的精髓(中华文化的精髓)(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