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6日,中国洗涤用品工业协会(以下简称:中国洗协)发布了一则关于抵制生产销售低劣洗涤用品的倡议书(以下简称:倡议书)。

该倡议书提到,近期市场上频现低价、低质、伪劣洗衣液、洗衣凝珠等,违背了国家高质量发展战略、破坏了行业生产经营秩序,损害了消费者的权益。针对上述情况,中国洗协提出了五大倡议,并表示将坚决制止和打击市场乱象。

食品价格突然降下10倍(这类产品被抵制)(1)

来自中国洗涤用品工业协会

该消息出来后,引来了不少行业人士的关注和讨论。

昨日,有业内人士在朋友圈表示“洗衣液市场已经烂到不可开交的地步了,有人在钻标准的空子。”

同时,某经销商提及:“9.9元10斤包邮不稀奇了,现在0.5元/斤的洗衣液已经进入市场了。”

目前,陆续有业内人士通过朋友圈等方式加入到相关声讨中。

低劣洗衣液频现,协会发声抵制

倡议书指出,今年以来,一些企业通过“直播”、“社区团购”等新型销售模式销售了大量低质低价伪劣洗衣液、洗衣凝珠。

品观APP发现,目前这些低价产品依然大量充斥在市场上。

以社区团购平台为例,品观APP在多多买菜上搜索关键词“洗衣液”,其显示售卖的洗涤产品共8个SKU,其中有5个产品单价均没有超过10元。位列日用百货热卖榜第一名的是“本色香氛洗衣液”,1瓶5L(10斤)仅需9.9元,页面显示附近有2.67万人买过。而在淘宝平台,同样为10斤装的本色洗衣液售价则为59.9元。

食品价格突然降下10倍(这类产品被抵制)(2)

左为多多买菜、右为美团优选

同时,在蓝月亮官方旗舰店,2kg/瓶的洗衣液售价36.8元,也明显高出多多买菜上32.99元/3kg的价格。

美团优选同样如此。5kg的“萃植宣洗衣液”售价为10.9元,此外当日平台还有“满19减2的”的优惠活动。这即意味着,双重优惠下,产品的售价同样低于10元。

值得注意的是,一方面,部分生鲜电商和社区团购平台为了争取用户会通过相应地补贴,提升优惠力度;另一方面,还会出现大平台、零售商跟渠道抢订单的情况。

“部分社区团购平台的采购,只要流量,不要质量,低价就有流量,质检、资质、授权统统不看。”上述行业人士表示。

此外,在拼多多,还有店铺页面显示,其售卖的洗衣凝珠“800颗仅1元,抢完为止。”该产品已拼单1.5万件。还有某店铺售卖的薰衣草洗衣液,价格2.64元起,已拼10万 件。在而这些产品名称前,均显示有“厂家直销”四字。

食品价格突然降下10倍(这类产品被抵制)(3)

倡议书提及,中国洗协深入调研了网店、新媒体平台、超市等相关销售渠道,收集了部分涌入市场的伪劣产品证据,并向行业主管部门以及中国消费者协会进行了举报。

同时,中国洗协主要提出了五点倡议:比如加强生产管理,自觉执行衣料用液体洗涤剂行业标准或高于行业标准的企业标准、严防严控假冒伪劣产品等。从这些倡议可以看出,协会试图从多个环节来遏制这一乱象。

出厂价可低至0.4元/斤

据行业人士透露,中国洗协抵制的低质洗衣液,主要产地位于广东、河北两省。“其它地方也有生产,但不如这两省份的规模大。”而洗衣凝珠的主产地则是广东。

上述行业人士表示,之所以能让洗涤产品价格如此之低,是因为一些厂家“想方设法”降低成本,低劣产品由此诞生。

“那种9.9包邮的洗衣液,很多出厂价格只要4-4.5元,还含运含税带发票。”有业内人士表示,尽管产品价格看似便宜,但由于成本低,厂家还是能赚钱。其进一步指出,成本低的原因则主要是活性物添加几近为零,而发泡剂、香精的价格都很便宜。

据了解,总活性物含量是指洗涤用品中显示去污效果的全部表面活性剂在产品中所占的质量百分比,是衡量洗涤用品去污效果的重要指标。总活性物含量越低,去污效果就越差,洗涤性能越差。

换言之,当消费者购买并使用了几乎没有添加活性物的洗涤产品,相当于“只是用水洗了一把,起了泡泡,有香味,但无法起到清洁效果。”

而根据行业标准,普通洗衣液产品在达到总活性物含量大于15%的同时,还需要在3块规定污布(炭黑污布、蛋白污布、皮脂污布)的去污能力指标上优于标准洗衣液才算合格。

“其实标准的本意有个大前提,是‘三块污布’一定要过。而现在有很多低劣的洗衣液根本就是修改了去污力指标。”一业内人士在朋友圈如此说到。

除了生产低质杂牌产品外,还有一些制假企业生产销售知名品牌的假冒伪劣产品。

比如上文中,就有提及到的假冒“蓝月亮”,据了解,某些制假企业会冒充“厂家直销”,在网上公开推销假货。由于产品售价便宜,也能吸引到部分消费者,而这类产品添加的成分不明确,去污能力也无法保证,还可能会造成衣物褪色、损伤等问题。

在抖音平台,品观APP看到,一家名为“抖抖精选小店”的店铺,仅需1.9元便可买到500g的洗衣液,从产品图片来看,这些产品的包装与蓝月亮、立白等产品相似却有所差异。

“劣币驱逐良币”

这些恶性竞争,不仅让消费者的利益受损,对于品牌和整个行业来说,也带来了不良影响。

“同样是2L的规格,某些知名品牌跟劣质杂牌相比,进货价是5倍的差异,甚至更大。”上述行业人士表示。由于市场有需求,渠道为了逐利,也可能会选择供应劣质产品。如此一来,就会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

可以看到,即使是头部品牌蓝月亮,似乎也难逃“噩运”。7月20日,蓝月亮发布2021年上半年盈利预告,公司预计今年上半年归属股东应占综合亏损约4400万港元。

公告中提及了四项造成盈利下滑的原因,除了原材料成本增加等以外,公告提到,在市场上非蓝月亮客户的平台上,出现了过剩的较低价产品,导致公司定价策略及产品的价格体系收到干扰。为统一市场定价,公司向客户提供若干折扣以稳定产品价格,因而对2021年上半年的毛利率造成了约9%的负面影响。

而在2020年,蓝月亮保持着营收和净利的双增,其中净利润较2019年甚至同比增长21.3%。根据年报,其线上营收占比上升至53.9%,成为主战场。目前来看,线上的乱价现象,对其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针对乱象问题,上述行业人士说到,低劣杂牌的生命周期非常短,往往只做一两个月、半年,就会因为品质太差而需要更换新品牌,甚至制作了一批货,也会因为没有复购而重新换一个品牌名。但市场却非常大,也很难抵制。

此外,也有人表示:“应该出具体打击的措施,保护消费者权益、鼓励创新,品牌经营”。

【版权提示】未经授权许可,任何人不得转载、复制、重制或通过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内容。如需授权,请发送需求至meiti@pinguan.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