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作者刘禹锡(772一842),字梦得,唐洛阳(今属河南洛阳)人。中唐著名文学家和具有唯物主义的哲学家。他诗沉着隐练,风格自然,散文精练深刻,耐人寻味。著有《刘梦得文集》传世。重要的哲学著作有《天论》三篇。
这首《陋室铭》的意思是:
山不在于高大,有仙人居住就会提高知名度;水不在于深浅,有神龙潜藏就显得有灵气。这是一间简陋的居室,但由于有我的美德而远近流芳,格外温馨。布满苔痕的台阶,一片新绿;那草绿色的植物映照着素雅的帘栊,满室充满着旺盛的生命绿色。到这里,谈谈笑笑的都是博学的名师大家,来来往往的决无没有文化的无知之人。我们可以随手轻松地弹奏朴素无华的古琴,也可以静心地涌读用泥金字书写的佛经文。既没有世俗的繁弦促管来搅扰这难得的清静,更没有繁琐的公事文书来烦心劳损自己的形象。真好比南阳诸葛亮的茅草屋,又像西蜀杨子云清风徐来的草亭。正如孔子所说:“这有什么简陋呢?”。
刘禹锡《陋室铭》全文81字,通篇紧扣“陋室不陋”这一主题思想。开头以山水来陪衬主人的陋室不陋和高洁的卓尔不群的襟怀;中间以室外美丽的景色,室中高雅的文人在室内进行丰富多彩的的琴棋书画的精神文化生活。表现了陋室并不是普通简单的地方,而是高贵文雅的文化活动场所。它决不逊色于南阳隐居的诸葛亮的茅庐和西蜀杨子云的草堂,再用古代思想家孔子的权威话语作结论,文字简单、节约,而内容意义隽永,使人回味无穷。
千百年来,刘禹锡的《陋室铭》成为千千万万的名人雅士、文人墨客的座佑铭,并激励他们为了建功立业,成名成家,而过着简单朴实的物质生活,而崇尚高贵的精神文化生活。著名书法家柳公权还把这篇《陋室铭》,刻成碑文。历代数不清的书法家把它写成横幅或者条幅,装裱悬挂在中堂上和书房里,使它绵绵不绝地流行于世,成为先人留给后人的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这是我的书法习作刘禹锡的《陋室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