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定义

中耳介于外耳与内耳之间(鼓室、咽鼓管、鼓窦、乳突)

分泌性中耳炎是以听力下降和中耳(常含乳突腔)积液(包括浆液、黏液、浆-黏液,而非血液或脑脊液)为主要特征的中耳非化脓性炎性疾病。

可分为急、慢性两种。成人小儿均常见、为小儿听力下降常见原因。

慢性分泌性中耳炎怎么治疗(如何治疗分泌性中耳炎)(1)

二、病因:

1.咽鼓管功能不良:

(1)机械性阻塞:小儿腺样体肥大,肥厚性鼻炎,鼻咽部肿瘤

(2)咽鼓管功能障碍:软骨、肌肉、粘液纤毛运动;气压突变。

慢性分泌性中耳炎怎么治疗(如何治疗分泌性中耳炎)(2)

2.感染:

四、临床表现:

耳痛 见于急性期,起病时可有耳痛。

听力减退 听力下降,自听增强

耳鸣 低调间歇性耳鸣,当头部运动、打哈欠或擤鼻时耳内出现气过水声,

耳闷 耳内堵塞感,耳周麻木感,心理烦闷感,按压耳屏后该症状可暂时减轻

五、耳镜检查:

1.鼓膜内陷:鼓膜光锥缩短、变形、或消失,锤骨短突明显外突,锤骨柄向后上移位。晚期鼓膜、听骨链粘连。

2.鼓室积液:鼓膜失去正常光泽,呈淡黄或琥珀色,慢性者呈灰蓝或灰白色。若液体为浆液性,为充满鼓室,可透过鼓膜见到液体平面。

慢性分泌性中耳炎怎么治疗(如何治疗分泌性中耳炎)(3)

3.音叉试验及纯音测听-传导性聋;

4.声导抗图-对诊断有重要价值。

平坦型:分泌性中耳炎的典型表现

负压型曲线:提示鼓室负压、咽鼓管功能不良、其中部分鼓室有积液

5.CT检查

原则:清除中耳积液,改善咽鼓管功能,病因治疗

六、治疗

(一)非手术治疗:

1.急性期选用适宜的抗生素口服或静滴

2.积极治疗鼻腔疾病,保持鼻腔及咽鼓管通畅

3.使用稀化黏素类药物以利于纤毛的排泄功能,

降低咽鼓管黏膜的表面张力和咽鼓管开放的压力

4.使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作辅助治疗

5.慢性期患者可作咽鼓管吹张治疗

慢性分泌性中耳炎怎么治疗(如何治疗分泌性中耳炎)(4)

慢性分泌性中耳炎怎么治疗(如何治疗分泌性中耳炎)(5)

(二)手术治疗:

清除中耳积液,改善中耳通气引流

1.鼓膜穿刺

慢性分泌性中耳炎怎么治疗(如何治疗分泌性中耳炎)(6)

2.

慢性分泌性中耳炎怎么治疗(如何治疗分泌性中耳炎)(7)

3.

慢性分泌性中耳炎怎么治疗(如何治疗分泌性中耳炎)(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