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一套最新的使用机械组类零件所搭建出来的机械模型,你最关注的是什么呢?是各种面板、软轴所勾勒的车身线条?还是隐藏在他严密覆盖件下的机械结构?

我们在之前乐高 42082 的评测中分析了他“面板之下的极致的机械魅力”,那么今天这套来自双鹰的 CaDA 积木 C61042,这辆红色的意大利超级跑车则让我再次体会到了这种“机械魅力”。

双鹰g5评测(用最硬核的方式欣赏这套今年最纯粹的机械超跑)(1)

C61042 这套产品,应该算是今年 CaDA 积木的旗舰产品。3100 多个零件,模型比例 1:8,成品尺寸与乐高 42083 相仿。

双鹰g5评测(用最硬核的方式欣赏这套今年最纯粹的机械超跑)(2)

原型车我们不用多说,红色也是该品牌最标志性的颜色。对原型车的外观还原,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总之我个人都非常喜欢这个外观。说明书上也很清晰地标明了来自设计师 Bruno Jenson 的设计。

双鹰g5评测(用最硬核的方式欣赏这套今年最纯粹的机械超跑)(3)

他在 Rebrickable 上还有很多非常精美的机械组跑车模型。在拼装过程中,我也确实能体会到这是一套具有很浓郁 MOC 味道模型。

双鹰g5评测(用最硬核的方式欣赏这套今年最纯粹的机械超跑)(4)

说明书分为了六本,相比乐高的那种巨厚的大册子,我更喜欢这种分册做法。六本说明书并没有完全对应 6 个盒子以及 6 种零件包,主要可能还是为了保证每本说明书比较一致的厚度。零件的分袋大致是对的,但后期也出现了零件在当前号的袋子中没找到,不得已拆开所有袋子的情况。

双鹰g5评测(用最硬核的方式欣赏这套今年最纯粹的机械超跑)(5)

说明书的质地很好,但油墨味较重,尤其是第一天打开的时候。步骤比较清晰,偶尔会有零件个数标错,但有一个问题是,模型的一些步骤顺序不太合理,需要反复的旋转已拼好的部分,幸好整个模型的健壮性非常好。

双鹰g5评测(用最硬核的方式欣赏这套今年最纯粹的机械超跑)(6)

零件手感上,栓没有高砖的零件那么紧。某些栓的感觉甚至好过乐高的零件。十字轴的问题比较突出,可能是公差的原因,有的很松,甚至可以完全从轴孔内滑出。而薄梁上的轴孔明显不如标准厚度梁易于十字轴的插入,不过乐高的零件也存在此现象。

拼搭过程中出现了一个缺件,一个栓连接件,我用其它零件代替。最后剩余了很多零件,包括一些面板。也许静态版会用到更多零件吧。

双鹰g5评测(用最硬核的方式欣赏这套今年最纯粹的机械超跑)(7)

这套产品的贴纸非常少,除了车尾那个,全部集中在了内饰,如果你不介意,甚至可以不贴。内饰的风格虽然无法做到小颗粒模型的足够精细,但在机械组类产品中,算是有比较多细节的了。尤其是座椅的造型。

他也是我之前在评测乐高模型小组产品中说过的,不依赖贴纸,而是利用零件自身颜色的典范,原车正中那条醒目的黑白条贯穿车身,车顶部则使用了一个印刷件面板。

双鹰g5评测(用最硬核的方式欣赏这套今年最纯粹的机械超跑)(8)

车头的那根孔梁稍显突兀。在乐高42056开始加入大号挡泥板零件之后,我们又看到了软轴勾勒的轮拱和翼子板风格的回归。

前杠也通过不同类型的零件还原了设计语言。

双鹰g5评测(用最硬核的方式欣赏这套今年最纯粹的机械超跑)(9)

打开前备箱,可以接通电池盒。

双鹰g5评测(用最硬核的方式欣赏这套今年最纯粹的机械超跑)(10)

两侧的车门打开方式中规中矩,因为原车就是这样。门把手确实可以通过限位零件,做到锁住车门。

双鹰g5评测(用最硬核的方式欣赏这套今年最纯粹的机械超跑)(11)

后机舱盖可以打开,但因为机械组产品都没有挡风玻璃,所以这个功能也可以忽略,但外部轮廓已经做到了尽可能的还原。

双鹰g5评测(用最硬核的方式欣赏这套今年最纯粹的机械超跑)(12)

其他的功能则都集中在了遥控器上,四个通道的黑、黄、红、蓝分别对应了车灯、换挡、行走、转向。

两组 LED 等连接车头和车尾。换挡的动作很大,而且和乐高 42114 不同的是,换挡并不会让行走完全中断,因为这换挡和行走电机的控制本质上互不干涉。4AT 的加减档支持循环控制。4 挡再加就是 1 档,同理 1 档再减就是 4 档。

转向联动方向盘,有一个问题是,在遥控器拼装完模拟的方向盘后,可能由于零件过紧或者是拨杆回正力较小,转向拨杆无法自动回中。

行走速度比我想象中要快,并且我们也确实能感知到不同档位之间速度的差异。

双鹰g5评测(用最硬核的方式欣赏这套今年最纯粹的机械超跑)(13)

另外,拼装过程中有几个地方的角度一定不能弄错。这就要说到他所使用的动力套件了。

双鹰g5评测(用最硬核的方式欣赏这套今年最纯粹的机械超跑)(14)

这是一个遥控版,提供了两个L电机、两个伺服电机、一个遥控器,一个集成了接收器的可充电电池盒,也可以理解为是 Hub。

双鹰g5评测(用最硬核的方式欣赏这套今年最纯粹的机械超跑)(15)

电机模型虽然相对之前的版本做了调整,但总体还是和乐高 PF 相兼容的。CaDA 整合了电池盒及接收器,这一点比 PF 要好很多。这个L电机相比 CaDA 之前的 L 电机,以及乐高 PF 的 L 电机的转速都要快很多,有一点儿怪兽电机的味道。

双鹰g5评测(用最硬核的方式欣赏这套今年最纯粹的机械超跑)(16)

双电机肯定是要同时驱动后轮,这个设计几乎没有悬念。两个伺服电机,一个肯定用于转向,另一个就应该是换挡了。

双鹰g5评测(用最硬核的方式欣赏这套今年最纯粹的机械超跑)(17)

我们已经评测超过乐高今年的机械组旗舰 42114,他利用 Control 可以精确控制电机的每次旋转 90 度角,实现了乐高机械组第一款遥控换挡的变速箱。

双鹰g5评测(用最硬核的方式欣赏这套今年最纯粹的机械超跑)(18)

我当时说过一句话,乐高下一辆超旗舰超跑,大概率就也会采用这种 Control 遥控换挡了。然而没过多久,CaDA 就给了我们一个惊喜。

所以对于这套 C61042,我最好奇的也正是他如何使用标准的伺服电机做换挡。

双鹰g5评测(用最硬核的方式欣赏这套今年最纯粹的机械超跑)(19)

相信一直看到了这里的朋友,一定不是只想看看这套产品的静态以及动态功能,绝对是对机械结构有所追求。

最精彩的内容当然要放在最后。我们下面就从转向、驱动、换挡逐一分析他的内部原理。

转向结构和乐高 42083 类似,前置齿条。4 头转向臂,但在 42083 多了一组转向拉杆,这个和 42099 很像,可以增强结构。

转向用伺服电机直接驱动齿轮在齿条上滑动,并通过一大组齿轮联动方向盘,值得注意的是从伺服电机一直到方向盘,转向的齿轮比并没有发生变化。

双鹰g5评测(用最硬核的方式欣赏这套今年最纯粹的机械超跑)(20)

方向盘中央,包括4个镀铬轮毂上都与乐高8653一样使用黄色圆点零件模拟了车标。

双鹰g5评测(用最硬核的方式欣赏这套今年最纯粹的机械超跑)(21)

这是一套标准的中置发动机、前轮转向、后轮驱动的车模。发动机和变速箱几乎是上下放置。发动机下方还有较大的区域。这主要得益于变速箱的结构比较紧凑。

整个变速箱结构将后差速器包裹了进来,所以也可以看成是是变速箱耦合差速器。变速箱有两个输入轴,三个输出轴,整体呈现中心对称结构。

双鹰g5评测(用最硬核的方式欣赏这套今年最纯粹的机械超跑)(22)

两个 L 电机一左一右放置在后轮前方,两路动力对称式的连入变速箱。这就是输入轴。通过对称咬合的齿轮带动了三组驱动环两侧的 6 个惰轮。

看到这里是不是又让我们想起了乐高的 42082 以及今年取消的 42113?因为这又是一种动力从惰轮输入,从驱动环所在轴输出的做法。

虽然变速箱使用了两个橙色换挡齿控制三组驱动环,按照乐高 42083 的做法,这应该能至少形成 8 个档位。但两个动力输入的 L 电机是对称结构,所以真正起作用到只有两个组驱动环,即中间的和左侧或者右侧的。这也就是这个变速箱四个档位的来源,对应了两组驱动环两个的四个惰轮。

双鹰g5评测(用最硬核的方式欣赏这套今年最纯粹的机械超跑)(23)

我们忽略掉车身右侧的那组驱动环,只看中间和左侧的。换挡齿旋转一圈 360 度,每 90 度会有一个档位。

对应 3、6、9、12 点钟方向,每一个档位都保证两组驱动环中仅有一组咬合了其中一侧的惰轮,而另一组处在中央空挡。

两组驱动环两端的四个惰轮,我们从左往右,再从前往后记做 A、B、C、D。也代表了四个档位,只是他们分别具体代表了 1-4 档哪个档目前还未知。

双鹰g5评测(用最硬核的方式欣赏这套今年最纯粹的机械超跑)(24)

A、B 惰轮使用左侧的轴通过差速器后方的齿轮降速后进入差速器。

C、D 惰轮则直接通过中间的轴从差速器前端进入。

不难算出,A 惰轮到差速器前的齿轮比为:1/((16/16)*(20/24)),1.2:1,即电机转1.2圈,差速器前的齿轮转1圈。

B 惰轮到差速器的齿轮比为:1/((12/20)*(20/24)),2:1,即电机转2圈, 差速器前的齿轮转1圈。

C 惰轮是:1/(16/16),1:1,即电机和差速器前的齿轮同速。

D 惰轮是:1/((12/20),1.667:1,即电机转1.667圈,差速器前的齿轮转1圈。

这就很明显的看出,1、2、3、4 档对应了 B、D、A、C 惰轮。

双鹰g5评测(用最硬核的方式欣赏这套今年最纯粹的机械超跑)(25)

虽然齿轮比差距不是很大,但在日常行走中也足以感受到差异。只是 4 档扭矩低的原因,直接使用 4 档起步,反而会比低速挡更慢。

双鹰g5评测(用最硬核的方式欣赏这套今年最纯粹的机械超跑)(26)

这有42083带来的那个橙色换挡齿的功劳,同时也让遥控换挡成为可能。

乐高机械组从创始的 1977 年的 853 就实现了两档变速箱,经历了 8860、8880、8448,这种手动变速箱。从 42056 开始进入了自动变速箱时代。然而算上 42083 和今年的 42115,这三套超旗舰仍然都是手动控制换挡拨片。

直到今年使用了 Control 的 42114,我们才在机械组看到了依赖 App 和 Hub 的能力实现的遥控换挡变速箱。

在乐高整个 PF 统治时代的 13 年间,我们至少从没见过官方的,基于 PF 的遥控换挡方案。而 CaDA 的这套 C61042,则填补了这个空白。

双鹰g5评测(用最硬核的方式欣赏这套今年最纯粹的机械超跑)(27)

一个伺服电机,两个皮筋,一组精巧的结构,就实现了遥控换挡。

这组结构充分利用了零件自身的形状,皮筋恰到好处的拉力,2 号轴连接件旋转时空间占用。

十字花瓣齿是这类 90 度换挡机构的关键零件,每次也都需要皮筋的参与。我们在 42083 的换挡机构上也能看到类似的用法,包括2号轴连接件的妙用。

黑色十字齿在跟随T型梁,在伺服电机转动时做圆周运动,并带动黄色十字齿,遇到两侧框架梁被卡住,由于伺服电机还未达到 90 度的位置,旋转力会让黑色十字齿原地旋转并进一步以更大的角度迫使黄色十字齿随之旋转。2 号轴连接件也随之转过了 90 度,再次被皮筋勒住。

能转过去还没结束,关键是不能让档位随着伺服电机回正再转回来。这时候皮筋的拉力更好迫使 2 号轴连接件与黄色十字齿无法随黑色十字齿转回。从而完成了整个换挡动作,电机也完成了回正。

双鹰g5评测(用最硬核的方式欣赏这套今年最纯粹的机械超跑)(28)

同时伺服电机的另一个输出端,则向前连接了换挡拨片,在换挡时能看到拨片有跳动的动作。42083是扣动换挡拨片实现换挡,

这里则是通过电机反向控制换挡拨片。而发动机后的一个旋钮则也可以控制档位切换,所以如果是静态版,则可能在这里实现换挡。

这是一个很巧妙的利用伺服电机实现 90 度旋转的解决方案,只是皮筋有时候并不一定能使零件旋转到位,会出现换挡失败的可能。另外由于每次必须旋转 90 度,这也造成了变速箱只能拥有 4 个档。

双鹰g5评测(用最硬核的方式欣赏这套今年最纯粹的机械超跑)(29)

整个换挡控制机构几乎都被浓缩在 5x9x7 的空间内,刚好结合伺服电机藏于车辆的中央通道中。

双鹰g5评测(用最硬核的方式欣赏这套今年最纯粹的机械超跑)(30)

其实如果你不介意外形,这套产品的底盘部分已经足够好玩,他也会跑得更快。这是一个很标准的跑车底盘,我们甚至可以稍作调整后,在上部设计自己的跑车造型。

双鹰g5评测(用最硬核的方式欣赏这套今年最纯粹的机械超跑)(31)

这辆红色意大利跑车的机械部分,非常纯粹,非常机械组。结合今年已经全部发完的乐高机械组产品,C61042 反而是今年给我惊喜最大的产品,超过乐高今年的旗舰与超旗舰。我在拼搭过程中,又一次体会到了以前的机械组模型中,那种层层解密,步步惊喜的感觉。

虽然他的零件、说明书等国产积木的固有硬伤仍然存在,但我看到了产品的用心之处。

CADA 这套 C61042,可以算作国产积木的一个转折点。他通过邀请知名设计师设计模型,结合自身的高性价比,以及遥控动力套件上的优势,最终形成的产品效果,我愿意为他掏腰包。

双鹰g5评测(用最硬核的方式欣赏这套今年最纯粹的机械超跑)(32)

抛去动力套件,静态版的价格我们按 400 元算,那么他的 PPP (Price Per Part = 单零件价格) 会达到 0.13 元每一个零件,也许有人会认为偏贵了。但好的产品就应该要产生一些溢价。

在之前很长一段时间内,由于一些品牌的行为,国产积木总是给我们一种廉价、抄袭、东拼西凑的感觉。乐高的 8653 仍然能在 15 年后保持超过 2000 元的坚挺价格,我们又为何不能去接受一款充满惊喜和亮点的认真之作呢?也许他差的也就是一个授权的标志了吧。

双鹰g5评测(用最硬核的方式欣赏这套今年最纯粹的机械超跑)(33)

你如何看待这款 CaDA 的红色意大利跑车?欢迎评论或私信告诉我们。

建模不易,动画脚本的成本也远超一般的评测。所以希望大家能三连支持一下,这也能激励我们制作出更多更好的内容。谢谢!这里是《砖加号》,我们下一期再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