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戴月轩湖笔徽墨有限责任公司创建于1916年(以下简称“戴月轩”),其前身为北京戴月轩笔庄,坐落于古老的琉璃厂东街73号,经营品种除以戴月轩品牌的毛笔为龙头,文房四宝四大类近千种商品外,还有名人字画、金石印章等,在京城颇负盛名。

北京书画老字号(大栅栏的魅力老字号)(1)

  戴月轩创始人姓戴名斌,字月轩,故以戴月轩为店名。戴斌共带徒弟30余人,有王魁刚、胡芹杭、冯福恒、庄业兴、李树元、郑存宗等人。制作毛笔的生产工人称为“笔工”,笔工的制笔技术靠师傅口传身教。戴斌把自己全部技艺教给徒弟,才使得戴斌毛笔制作能够代代相传。戴斌晚年时,由其长子戴树元掌管店铺。1956年公私合营,由徒弟王魁刚、胡芹杭接管,负责笔店工作。1962年,冯福恒带徒弟李月珍等四人;李树元带徒弟杨景华、靳宝刚,这是戴月轩第三代传人。

  建店伊始,戴斌就十分强调制笔的质量,恪守古训:“颖毫纯净精中拣,聿师竭巧德为先。”选料严谨、制作精良,保证每支笔做到“尖、齐、圆、健”,即笔头尖、笔锋齐、笔体圆、笔锋健,不合格的毛笔,宁可烧掉也不出售。其制作的湖笔更是被书画同仁评价为:“提而不散,铺下不软,笔锋尖锐,刚柔兼备。”受到众多名人墨客的交口称赞,齐白石、梁启超、鲁迅、郭沫若、张伯驹等都是其中代表。

北京书画老字号(大栅栏的魅力老字号)(2)

  戴月轩的毛笔分三类。一类为羊毫:可谓是毛纯颖长,如执润玉。作画则云烟骤起,作书则淳厚秀丽。一笔在握,欣然由之,心旌灵感,佳境必出;一类为狼毫:可谓是毛颖如锥,锋毫如月。抖擞则风云变幻,狂草则惊泣鬼神。执笔在手,神采飞扬,撼山动地,腕下风生;还有一类为兼毫:也是各有特色,鸡毫兔毫,更较功力。泼墨人神,渲染沧桑,高峨吟咏。执之挥之,有如醉写,醉不在酒而在于意,有如狂歌,狂不在音而在于韵。达到忘笔忘墨、无形无我的境界。

  戴月轩率先在羊毫画笔中使用“加健”技术,开创了一代制笔新风。戴月轩毛笔继承了湖笔的品质特征,如“配锋”是湖笔独有的技艺,戴月轩毛笔纯羊毫的制作过程中保持配锋技艺;同时也在完善笔的品种类型。在制作狼毫笔时,吸纳了北派刚力充足的制作优点,保持戴月轩三大类笔各扬其长、应有尽有。特色化并多样化,从而发展了戴月轩湖笔制作技艺。

  戴月轩湖笔制作的另一大特点是适用性强。自戴月轩创建以来一直沿袭着以笔为媒,与书画同人交友的传统。20世纪三四十年代,戴斌就与齐白石、张伯驹等文化名人密切交往,为书画家提供得心应手的毛笔,并能及时听取书画家在使用过程中发现的问题,从而使戴斌的毛笔不断完善,声名鹊起。

  1959年,时年85岁的戴斌去世。他的得意弟子郑存宗继承其技艺,使戴月轩继续以经营湖笔为主,也兼售其他各种名笔,同时还销售纸、墨、砚等文具。从而又将这所百年老店的经营范围扩大到文房四宝,不仅深受喜爱书画人士的赞誉,更提高了戴月轩的品位。

  在计划经济时代,戴月轩不仅负责北京地区的毛笔供应,还承担为国务院办公厅供笔的重任,党和国家领导人用笔均由戴月轩提供。根据毛主席用纯冬狼毫笔,周总理用紫毫笔,彭真市长用鸡毫笔的习惯,戴月轩笔店按质按量及时送到中南海,笔杆上都刻有“定制”的字样。

  改革开放后,戴月轩通过积极探索和创新,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并荣获北京市著名商标、首批认证的中华老字号,被列人北京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北京书画老字号(大栅栏的魅力老字号)(3)

  在发展老字号品牌的过程中,戴月轩注重继承和保持传统,同时与时俱进地创新,有所作为。为迎接2008年北京奥运会,戴月轩开拓进取,依靠政府的支持,实施企业发展战略,开发建设了毛笔生产作坊,恢复戴月轩老字号前店后厂的经营模式,开展特色经营,弘扬老字号传统文化。如今,走进戴月轩,除了能醉心于浩如烟海的“笔林”,还能走进“笔坊”亲历毛笔在技师手中诞生的复杂工序,这就是戴月轩一直以来保留的“前店后厂”独特经营模式,成为近现代中国店铺传统经营特色的最好展现。能够品味传统的制笔工艺,也吸引了众多的中外游客纷至沓来。

(来源:北京社会科学普及丛书《大栅栏的魅力老字号》;原文有删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