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大家都看了前段时间热播的电影《海王》了吧,电影中的主角拥有着非凡的自愈能力,受伤破损的部位可以很快再生恢复正常。在很多电影中的英雄身上都有这种超能力,如超人、金刚狼、绿巨人等等,他们受伤后都可以快速恢复,都有着超强的组织或器官再生能力。
电影《海王》(图片来源于网络)
拥有再生能力是人类美好的梦想。如果人体受伤缺失的器官可以再生,那将不再承受很多意外伤害造成的后果,手指、胳膊、脚和腿等都可以再生的话,谁也不会再变成残疾,人们都希望自己拥有这样的能力。
其实拥有这样的能力生物,在地球上是非常常见的。植物普遍拥有再生能力,多数植物的叶子掉落后都可以再长出新的叶子,有些植物的根、枝条、花等器官损伤后都可以重新长出新的来,甚至有些植物的所有器官都损伤了只剩下一点组织的话都可以重新再长成一棵完整的植物。
砍断后再生的树木(图片来源于网络)
动物中拥有再生能力的也不少,比如人们熟知壁虎的尾巴可以再生。许多种类蜥蜴也和壁虎一样在受到攻击尾巴断落后可以再生;蛇的牙齿断掉后会长出新的牙齿;多数蝾螈的四肢被其他动物咬断后可以再长出新的肢体;许多螃蟹和虾的肢体断落后随着一次次蜕皮也可以再长出来;蚯蚓的身体被斩断后可以长出缺失部分;海星的身体被切成几块后,每一块都可以长成一个完整的海星;涡虫就更厉害,无论切掉身体的哪里它都能再长出来被切掉的部位,如果把它的头从中间切成两半,那它就会长出两个头来,每一半头都会长成一个完整的头。
尾巴可以再生的石龙子(图片来源于网络)
四肢可以再生的蝾螈(图片来源于网络)
再生能力非常强的海星(图片来源于网络)
长出两个头的涡虫(图片来源于网络)
看了这么多拥有再生能力的动物,大家是不是觉得拥有再生能力特别好,特别厉害。但是大家有没有发现什么规律?
涡虫是扁形动物,蚯蚓是环节动物,海星是棘皮动物,虾和蟹是节肢动物,蝾螈是两栖动物,壁虎、蜥蜴和蛇是爬行动物,在动物分类学上这些都是低等动物,而且再生能力越强的动物越低等。扁形动物、环节动物和棘皮动物等是非常低等的,它们的再生能力非常强,基本身体的任何部位都可以再生。
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稍微高等一点,它们的再生能力就没那么强了,仅身体的某个或某些部位可以再生,而且再生出来的部位也没有原来的那么完美;再高等一些的动物如鸟类和哺乳动物,就基本不具备再生能力了。
动物分类系统示意图(图片来源于网络)
为什么越低等的动物越具备再生能力呢?难道拥有再生能力不好吗?
答案是肯定的,俗话说,存在即是合理的,淘汰就是落后的。在残酷的自然竞争中,在漫长的进化长河中,越高等的动物越选择放弃再生能力,再生能力逐渐被淘汰,说明它是一种落后的本能。
生物进化树示意图(图片来源于网络)
为什么再生能力是落后的?首先从再生的原理说起,动物的身体都是由各种组织和器官构成的,动物的细胞分化出很多不同类型从而构成不同组织和器官,再生指的是身体的组织、器官或者部位缺失后可以重新长出缺失部分,也就是缺失部分临近的细胞脱分化并重新分化出缺失部位的细胞,然后愈合成新的缺失部位。
低等动物的细胞分化程度很低,它们的细胞进行分化和脱分化都非常容易,而高等动物的细胞分化程度非常高,进行分化和脱分化都非常难,甚至已高度分化的细胞就再也无法脱分化了,只能复制出和自身相同的细胞,所以低等动物更容易拥有再生能力,而高等动物很难拥有再生能力而仅具备愈合伤口的能力。
高等动物身体结构复杂,身体结构越复杂细胞分化成都就越高,细胞分化程度低也就意味着身体结构简单,身体结构简单也就是低等动物,低等动物也就是落后的。
细胞分化示意图(图片来源于网络)
其次,从再生能力的适应性方面分析,再生是要付出很多代价的。当身体某个器官或部位缺失后,身体要从其他部位输送大量营养供给再生处的细胞,这样身体会消耗大量营养与能量,所以再生是献出身体其他部位来补救受伤部位的一种做法。另外,往往受伤期间不利于进食或无法进食,而再生需要大量能量与营养,所以再生也不可能在很快的时间内完成。受伤期间原本更容易遭受敌害侵袭,再生期间身体会更加虚弱,所以更容易受到敌害攻击。
低等动物往往行动缓慢,不易逃避敌害侵袭,所以只能选择再生这种被动方式生存。而高等动物选择更有效的躲避敌害的方式,它们拥有复杂的身体结构,或以速度、或以伪装、或以力量、或以强度、或以智慧,采取着主动的方式与敌害抗衡,这些方式远远优于身体再生,所以它们放弃了落后的再生能力。
羚羊通过速度躲避敌害(图片来源于网络)
现在看来,拥有再生能力并没有多好了吧,我们现在拥有的能力才是最好的,还是把超能力留给电影里的英雄们吧。
来源: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
温馨提示:近期,微信公众号信息流改版。每个用户可以设置 常读订阅号,这些订阅号将以大卡片的形式展示。因此,如果不想错过“中科院之声”的文章,你一定要进行以下操作:进入“中科院之声”公众号 → 点击右上角的 ··· 菜单 → 选择「设为星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