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坦福大学设计学院设计流程(专访爱丁堡大学宗诗婷博士)(1)

Priscilla Chueng-Nainby 宗诗婷博士是驻爱丁堡的设计活动家、学者、诗人。现为爱丁堡大学研究生导师,荷兰设计联盟特邀研究员,她的研究是在实践的基础上,探索社会创新的社区共创设计方法。她在欧洲和亚洲等地主导工作坊和设计会谈,院校包括伦敦艺术大学、代尔夫特理工大学、肯特艺术与设计学院,以及格拉斯哥艺术学院,中国清华大学、湖南大学、江南大学。宗教授的集体善心社群艺术装置曾展出于荷兰设计周和香港社会创新节。宗诗婷近日在中国做乡村再造(沧东计划)和安徽徽文化博物馆的项目。( 上图来自江南大学设计学院王俊教授,下图为来自近日徽文化博物馆工作坊的心灵编织。)

斯坦福大学设计学院设计流程(专访爱丁堡大学宗诗婷博士)(2)

2015 同济设计周上,宗诗婷作为受邀嘉宾在同济大学开展了创意工作坊,设计癖也有幸参与工作坊,并对宗诗婷博士进行专访。

斯坦福大学设计学院设计流程(专访爱丁堡大学宗诗婷博士)(3)

刚走进活动室,设计癖就被游戏一样场面吸引:所有人在桌上的几千张彩色卡片里挑挑拣拣,把选出来的卡片插在两根不同颜色的木棍上。卡片上是各种词组,短语和绘画:养老院、 iPhone 6s 、泡温泉、美食、脱单、旅行……「他们之前进行了头脑风暴,在卡片上写了所有想到的关于「温情」的事情,现在正在挑选需要的词语造故事。」,宗诗婷笑着向设计癖解释。黑木棍上的卡片需要构成一段与自己相关的故事,绿木棍上的卡片则需要构成一段和世界相关的故事。

斯坦福大学设计学院设计流程(专访爱丁堡大学宗诗婷博士)(4)

「……我在自家的花园里泡温泉,旁边有两只狗……」,「……突然生病了,救护车很快赶到……」,「……去非洲旅游,食物很充足……」,工作坊的活动参与者开始互相讲述自己创造的两个故事。「创故事的时候,其实就是在做一种自我意识,这是他们潜意识里对自己和世界的看法和需求。」宗诗婷向设计癖解释让大家创故事的原因。

斯坦福大学设计学院设计流程(专访爱丁堡大学宗诗婷博士)(5)

短暂休息后,工作坊的最后两步是让同小组的参与者把带有故事的木棍连接成一个物件,这个带有更多卡片的新物件构成了一个新的故事。之后再将不同小组的物件连接成最终物件,同样,这又创造了一个更庞大的故事。宗诗婷认为「这个东西收集的是一种资料,每个卡片都是一个关健词,如果把它收集起来重新归纳的话需要的内容就出来了。」

斯坦福大学设计学院设计流程(专访爱丁堡大学宗诗婷博士)(6)

需要的内容其实就是对需求的深入理解。宗诗婷早期做设计师时虽然拿了很多奖,但她发现,她和她的很多学生设计的产品有时不能完美地贴合需求。「所以我觉得设计师最重要的,是能够让人群自己去设计。」宗诗婷告诉记者这在设计的领域被称为「co-design」。宗诗婷目前研究的,一个是工具(方式),通过这种工具,人群可以自己设计真正解决自己需求的东西;另一个是对结果的分析方式。

「co-design」尤其可以帮助那些很难表达自己真正需要的弱势人群,比如有智力障碍的人群。宗诗婷曾在一个公益组织的智障人士中心组织过一次实验,因为设计中传统的方式没有人会用,所以很难知道他们最深层次的需求,这时候通过合适有效的方式实现 co-design 就尤为重要了。他们不知道自己在 design ,但实际上他们确实在 design ,于是设计师和人群一起完成了 co-design 。「弱势人群,就通过很简单的方式,表达出自己心里想做的东西。」宗诗婷说。

斯坦福大学设计学院设计流程(专访爱丁堡大学宗诗婷博士)(7)

这次参加同济设计周工作坊的大多是学习设计相关专业的学生,但宗诗婷表示「这个方式开发起来其实是为不懂设计的人做的,任何人,从我的小侄女到你的奶奶都可以用。」。不过因为是设计高校,宗诗婷通常还会让学生去自我发挥,「有时候我会发现一些亮点,他们用工具的方式会有一种创新,那我就会采纳」。

斯坦福大学设计学院设计流程(专访爱丁堡大学宗诗婷博士)(8)

设计师通过合适的方式寻找人群的需要是非常重要的,这次宗诗婷在同济设计周工作坊里使用的方式就是她独创的「心灵编织」。Co-design 这个在国内暂未得到发展的领域也为设计师们提供了确定需求的一种新的思路。

行文末,感谢 Priscilla 宗诗婷接受设计癖的采访。

斯坦福大学设计学院设计流程(专访爱丁堡大学宗诗婷博士)(9)

2015 同济设计周简介:2015 同济设计周的主题定为「新知行(DesignX)」。作为 2014 年同济设计周的成果,DesignX 成为前瞻未来设计发展的一个里程碑式的宣言。今年,同济设计周主办方通过 DesignX 研讨会、2015 「新兴实践」设计教育与研究大会等一系列会议、展览和活动,集聚来自世界各地的思想者和行动者,以 DesignX 为线索,对面向现实世界的设计知识、认知和行动展开全新而开放的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