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员曹鹏访谈节目完整版(大家说曹鹏讲述人生故事)(1)

图说:听曹鹏分享音乐人生 新民晚报记者 王蔚 摄

新民晚报讯 (记者 王蔚)“你为什么那么‘后生’?”“因为我和‘四个’在一起:一是和音乐在一起,二是和亲爱的家庭在一起,三是和年轻人在一起,四是和公益慈善在一起。”……今天下午,在这样的对话声中拉开了“大家说”(第二季)曹鹏专场。“虽然在台下我是96岁,但是上了台之后我就是69岁,而当我指挥年轻人的时候,我就是6 9岁。”老人用这般风趣幽默的方式,拆解了属于他年龄的秘密。

19岁时加入新四军,曾在敌人的炮火之下三渡黄河;35岁时指挥在莫斯科举行的“中国交响乐作品”专场音乐会,成为把小提琴协奏曲《梁祝》介绍到海外的第一人;70岁退休时,领衔成立“上海曹鹏音乐中心”“上海城市交响乐团”“上海教育发展基金会曹鹏教育基金”。几十年来圈粉无数的曹大师,坐到了由国家对外文化交流研究基地、闵行区委宣传部、上海国际文化学会联合主办的“大家说”(第二季)的嘉宾席,向年轻人,特别是他这些年倾情辅导的青少年音乐发烧友们分享人生故事。

“我是1925年12月出生在江苏江阴的一个世代书香之家,9岁时代表学校参加江阴县举办的‘抗日禁烟’歌咏比赛,荣获了第一名。此后,学校的音乐老师开始对我重点培养,就这样一步一步地开启了我的音乐人生。”曹鹏还透露了,1944年2月,他和几位同学秘密到达我党的根据地,加入了新四军,并将名字由原来的“曹灿蕰”改为“曹鹏”。在抗日战争以及后来的解放战争中,他荣获二等功二次、普通功多次。1945年8月抗战胜利后,曹鹏先进入华中建设大学学习,并在此期间结识了后来成为他夫人的惠玲,而后又进入山东大学文艺系学习指挥。1949年曹鹏来到上海,加入上海电影制片厂,并和吕其明共同筹建“上海电影制片厂交响乐队(现为上海爱乐乐团)”。1954年,莫斯科音乐学院到中国招生,曹鹏凭借自己的音乐实力获得了文化部留学深造的名额,于1955年赴莫斯科学习,并于首次在海外举行的“中国交响乐作品专场音乐会”上担任指挥,刚刚问世的小提琴协奏曲《梁祝》也在会上演出,曹鹏成为把这首中国名曲介绍到海外的第一人。

如果说音乐事业上的成功,代表了曹鹏作为指挥家的深厚修养和卓越追求,那么,多年来对公共事业的热忱和奉献,则展现出他作为一位艺术家宝贵的精神品格。1995年,时年70岁的曹鹏正式离休,但他却挑起了普及和传播音乐的重任。走进校园普及交响乐、辅导和指挥学生乐队,成了他最快乐也最乐于亲力亲为的重要事情。相继成立的““上海学生交响乐团”“上海城市青少年交响乐团”等音乐团队,不断延续了曹鹏对音乐普及事业的信念。曹大师说:“有音乐的人生,不迷惘。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音乐素质,是我真正的追求。”

“莫道吾今九十六,挥音播乐身未朽,惟求淡朴献真爱,俯首甘为交响牛。”曹粉献上的这首小诗,完美称颂了曹鹏的大家风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