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翡翠的主要来源是缅甸,虽然今天缅甸翡翠受到市场追捧,而危料翡翠、俄料翡翠市场接受度较低。但早期缅甸翡翠传入中国也是经历了一些波折,才取得了如今“玉石之王”的地位。
在清代中期,翡翠从缅甸传入中国,一部分会在昆明、腾冲等地现场加工,获得优质的成品翡翠后再运输到京城进贡给皇帝或嫔妃。另一部分则是以高级原料的形态,送到苏州、扬州等地方加工和销售。
清代中晚期是“福玉时代”,玉石的神秘色彩褪去,其装饰、彰显财富和社会地位的作用增加,就算是大臣向送翡翠给上级或朝廷,也是从集散中心购买,朝廷的翡翠来源除了地方官进贡,也有部分是直接拿金银财物到集散地购买,玉石的商贸市场很是繁荣。
早期翡翠发扬光大的背景,是由于和田玉输入不足且独山玉等替代玉种也产量有限,急需一种新的、数量充足的玉种作为替代品。这时候缅甸北部归属云南管辖,因此翡翠便作为一种重要的玉材,源源不断地从西南边陲之地输送到全国。
在光绪十六年,甚至还成书了一本《玉说》的经典图书,首次提到“云南玉”,即缅甸翡翠。据清宫档案记载,大量的缅甸翡翠深入帝王家,在上行下效的风气下,全国都以佩戴和收藏缅甸翡翠为荣。
此时的危地马拉翡翠还没开采,要等到1955年后才重新在中美洲危地马拉发现翡翠矿藏,此时离清王朝灭亡已经有一百多年了。
现在市场上之所为需要鉴别翡翠产地,主要是因为一些不法商家会拿危料来冒充缅料销售,主要为高绿品种、墨绿品种、蓝色品种和其他色品种。这都是市场上比较受欢迎的品种。
肉眼观察高绿品种,主要看绿色是偏暗还是偏阳,一般情况下缅料偏阳,危料偏暗,但不是绝对的。光线照射下看,缅料大部分内部明显可见晶体结构,较为纯粹,而危料会有深色包体群,所以才需要做薄来掩盖这个特点。
肉眼观察墨翠品种,危料和缅料都差不多,但手电筒压光看,缅料墨翠会出现绿色调,而危料墨翠会出现蓝色调。
肉眼观察蓝水品种,危料和缅料的外观也是差不多,但缅甸蓝水有胶感,而危地马拉碎粒状结构,内部好像总有一坨化不开的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