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治平失去理智(郝治平失去理智)(1)

罗瑞卿夫妇

前言

延安曾流传着“郝治平三追罗瑞卿”的故事,但这说的可不是男女情爱。

在众多将帅夫人中,郝治平的游泳技术是非常出众的,毛泽东曾问罗瑞卿:

“罗长子,你们俩谁游得好些?”

面对林彪,罗瑞卿曾代表他们夫妇二人,义正言辞地说:

“林总,我们和主席的关系,是棒打不散的!”

郝治平失去理智(郝治平失去理智)(2)

罗瑞卿陪同毛主席参观新式武器

罗瑞卿晚年因腿疾前往德国医治,却因突发心梗死在了病床上,郝治平丧失了理智,十来个人连拉带架,硬把她从罗瑞卿身边弄走了……

这究竟是一位怎样的大将夫人,她和罗瑞卿又是如何走进彼此心田的呢?

今天的正史观察我们就来聊聊郝治平罗瑞卿夫妇的故事。

15岁的抗日女战士

1922年5月,郝治平出生于河南省临漳县西南城角村的一户殷实家庭。父亲郝景瑞,出身乡绅之家,民国时期,担任过区长,但没干多久,便因疾恨官场的丑恶腐败而遭人诬陷,被关押起来。贤惠怕事的妻子吓坏了,变卖了一部分田产,又托人求情,才救出丈关。郝景瑞从此离开官场,做了小学教员。

郝家有田地几十亩,由外甥耕种,吃用不愁。郝治平生下来就没有贫穷饥苦之愁,无忧无虑地渡过童年、少年。

郝治平是长女,原名郝宾如。父母都是受过教育的知识型乡民,便很关注子女的学习。

郝治平失去理智(郝治平失去理智)(3)

郝治平

60多年以后,郝治平曾回忆:

“我对我的父亲非常非常怀念,不仅仅是通常的父女间的感情,也是因为我父亲当时并没有多少钱,却坚持让我读书,这对我的一生来说,是太重要、太可贵了!”

1934年夏,郝治平考入开封明伦中学,这年她才12岁,第一次离家,免不了临行的乡愁亲情,她呜呜地哭了,但秉性坚强的她,擦干泪水,告别双亲,毅然上路了。

郝治平开始寄居在父亲的好友家里。但这家的女孩子嫌她是“乡巴佬气”,瞧不起她。郝治平便赌气搬到学校的集体宿舍,等父亲的好友发觉,无论如何也劝不回她。

在班里,郝治平的成绩总是数一数二,得了奖学金,吃饭不愁了,也因此得到一些女伴的喜欢。到了第三学年,因为学习成绩突出又受到免交学杂费的奖励。中学时代,留给她幸福美好的回忆。

郝治平失去理智(郝治平失去理智)(4)

抗日战争爆发这一年,郝治平考入省立第一女子师范学校。刚开学不久,日寇就疯狂地攻入北平、天津,又在上海大打起来,开封省立女一师失去了往昔的平静。

女一师每月发给学生5块银洋的补贴,所以考入的贫苦人家女儿多,爱国热情也分外高涨。

郝治平和同学们无心上课,她和同伴们走街头、下乡村,义演、宣传、救护、慰问伤兵,到处可见她健美的身影。

日军的铁蹄临近开封,女一师决定南迁南阳。学校宣告,学生随校回家等候。

“我不随校,也不回家,我只要抗日!”

年仅15岁的郝治平被“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精神激奋着,决心做一名抗日的女战士。

郝治平失去理智(郝治平失去理智)(5)

八路军女战士

离开了学校,又远离父母,只身一人,到哪去抗日?她想到中学时代的好友。于是,她来到郑州,好友和她一起上街去寻找可以抗日的去处。

来到大街上,她们发现了一张“抗日民族革命大学”招生的广告。于是就报了名,录取了,但好友的妈妈死活不叫女儿走,郝治平只得孤身一人登上“抗日民族革命大学”西去的列车。

但到了山西运城,郝治平和同被招录的同学才发现,这是阎锡山办的学校。

阎老西为了保住山西地盘,不得不联合共产党抗日。他急需爱国青年为他所用,所以办了这所培养抗日人才的学校。

郝治平失去理智(郝治平失去理智)(6)

阎锡山

过了一个来月,这里的抗日气氛并不浓,郝治平有些失望。这时,同伴中都传说延安是真抗日,郝治平就想投奔延安。恰好,不少同伴也有此意。于是在1938年2月一个漆黑的夜晚,在一位山东大哥的联络、带领下,郝治平和六七个同伴,偷偷离开运城,踏上向延安艰难跋涉的旅程。

八个人的小集体在黄河边上转了一个月,还找不到渡河地点。两个女伴动摇了,中途离队而去。

剩下的他们终于找到一条船和一个撑船的老乡。过了黄河,郝治平和她的5名同伴终于来到了共产党的地方。

郝治平失去理智(郝治平失去理智)(7)

毛泽东在延安

郝治平“三追”罗瑞卿

在延安,郝治平先进陕北公学,后又进入抗日军政大学学习。

起初,学校因她文化水平较高,打算叫她学医、学通讯,但都被她坚决拒绝。理由是:那只是间接抗日,我要学军事,直接抗日。

于是,她被分在了军事队,结业后,又进入政工班学习。这期间,郝治平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39年,抗日军政大学奉中共中央之命挺进华北敌后。抗大副校长罗瑞卿率领抗大总校及陕北公学共5000余人东渡黄河,穿越敌占区前往太行山区。行前上级有指示,两千里行程,路途太艰苦太危险,女同志尽量少去,因此郝治平也在留下之列。

郝治平失去理智(郝治平失去理智)(8)

郝治平

听到这个消息,郝治平急了,找到她所在的二大队队长郭林祥说:

“我不怕苦,不怕打仗,不怕过黄河,我投奔延安时,从郑州到运城,从运城到陕北,两次渡过黄河。那时又没有党的领导,又没有组织帮助,多困难啊,都过来了,那时我们才六个人。现在跟着大部队走,我更没有什么可怕的了!”

见郝治平态度如此坚决,而且“蘑菇”起来没完,领导只好答应了。

后来郝治平和罗瑞卿相爱,这段佳话便被人们加工成“第一次追罗瑞卿”。当然,身为抗大领导的罗瑞卿,在数千学员中,当时还不知道有一名叫郝治平的女学员。而郝治平呢,当时也不可能把自己和抗大的副校长联系起来。

郝治平失去理智(郝治平失去理智)(9)

罗瑞卿

就在过黄河时,郝治平出了差错。

岀发前郝治平从抗大结业,担任二大队政治处的“技术书记”(秘书),领导指定她负责保管公章、文件。过黄河时,她把文件、公章打成包裹,捆在牲口背上,自以为万无一失,渡过黄河后,才发现那个包裹不见了,面对滔滔黄河,去何处寻找?为此她挨了批评,受到了“口头警告”处分。

过了黄河,到达晋绥抗日根据地,郝治平在这里第一次无意中对罗瑞卿有了近距离的观察。晋绥军区司令贺龙是有名的球迷,抗大学员来自四面八方,知识分子很多,球打得不错的大有人在,贺龙提议组织篮球比赛。球场上,贺龙和罗瑞卿生龙活虎,和20来岁的年轻人一样富有朝气,这给郝治平留下了深刻印象。

郝治平失去理智(郝治平失去理智)(10)

贺龙、罗瑞卿

离开晋绥边区,向晋察冀根据地前进。有一次经过日军严密封锁的地区,必须一夜间行军180里,而且部队必须尽可能隐蔽,不许发出任何大的响声。就是这样,还是被日本鬼子发现了。郝治平在密集的枪声中拼命随部队奔跑,跑过一个山坡,枪声听不见了,大家都又累又饥又渴,或倒或卧,都像散了架,其实并未完全脱离危险。罗瑞卿和其他领导干部督促大家继续前进,他扔掉手中的棍子,率先疾步向前走去。校长的精神鼓舞了大家,郝治平振作起来,跟着队伍前进。

1939年10月,到达晋察冀。在这里,郝治平担任女生队的排长,第一次随部队参加战斗,打了胜仗,还开了庆功会。郝治平认为这才算真正的抗日,激动极了。

郝治平失去理智(郝治平失去理智)(11)

罗瑞卿视察部队

晋察冀边区决定留下一批抗大学员,特别是女学员,一来需有文化的干部留下来工作;二来一些老干部,特别是经过长征过来的,由于环境所限,还没有结婚成家,需要在抗大女学员中解决配偶问题。

但郝治平认为这还不是最前线,坚决要求跟总校继续前进,不同意留下来。她和连长程克一起去找罗瑞卿,不巧罗校长不在,她们留了条子,说明来意。也许缘份起了作用,罗瑞卿见到她们的条子,同意了。于是,学员中又出现了“郝治平二追罗瑞卿”的佳话。

1940年初,郝治平随总校离开晋察冀。中共中央决定召开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通知各根据地各系统选举出席七大的代表,郝治平作为女生队当选的基层代表之一,有机会常去总校开会。于是,她和罗瑞卿的接触多了起来。

郝治平失去理智(郝治平失去理智)(12)

郝治平与罗瑞卿

小范围的会议,讲话较随便,罗瑞卿生动形象的语言、平易近人的态度,给郝治平留下极深的印象。郝治平很爱听罗瑞卿风趣幽默的讲话,还不时提出问题要求解答。

美丽热情又朴素文静的郝治平,开始引起罗瑞卿的注意。

1940年2月,抗大总校和陕北公学的5000余名学员,行程2500里,穿越陕西、山西、河北三省的25县,到达太行山区,完成了一次“小长征”。

总校在太行山安营扎寨。

3个月后,中共中央命令,罗瑞卿调离抗大,任八路军野战政治部主任。这时,郝治平已升任抗大女生队副指导员、党支部书记。她和女生队的学员都舍不得罗瑞卿离开抗大,这除了同志间的革命友情和对上级的敬重之外,似乎还有别的感情因素。

郝治平失去理智(郝治平失去理智)(13)

罗瑞卿

什么感情因素呢?郝治平也说不准确,但她的确很喜欢这位34岁的副校长。为了表达对罗副校长的情意,女生队员精心绣了一对枕头,派代表送给了罗瑞卿。

罗副校长离去,郝治平感到一丝惆怅。

1940年底,郝治平进入中共中央北方局党校学习。校址离罗瑞卿的八路军野战政治部很近。18岁的郝治平,清秀的脸庞,一双清澈动人的双眼,匀称苗条的身材,热情大方又不失娴静,高高的个头,整洁的八路军戎装把她的身材展示得恰到好处,妙龄少女与八路军女战士特有的英姿结合在一起。一时间,郝治平引来众多的求爱者,有写信来的,有约她出去散步的,还有写来厚厚一本情诗的。但她都婉言拒绝了。

郝治平失去理智(郝治平失去理智)(14)

罗瑞卿与郝治平

有一天,她收到一封称她为“紫萍”署名“洛水清”的信,叫她好费猜详。

她终于猜到了,“紫萍”和“治平”,四川口音是相同的,“洛水清”和“罗瑞卿”,四川人也是这么发音。写信人是罗瑞卿,原来的罗副校长,现在的野战政治部主任!他约她去谈谈。

郝治平失眠了,她想:

“罗主任单身一人,写信约我谈谈,那一层意思是可能有的……”

她按时赴约。他们谈得很融洽,完全是平等的同志式的,也是深情的、热烈的。

罗瑞卿滔滔不绝,谈的是他自己。随着交谈,郝治平逐渐了解了他的从前。

郝治平失去理智(郝治平失去理智)(15)

罗瑞卿

他生于1906年,四川南充人。祖上本有一些家业,但不争气的父亲吃喝嫖赌样样俱全,家产很快荡然无存,母亲受尽折磨,一身重病,不到40岁,就撒手人寰。

当他17岁的时候,由外公和母亲作主,娶了一个乡间医生的孙女为妻,姓林,不识字,罗瑞卿和妻子之间没什么矛盾,可也没什么感情,凑合着过,并生了一个孩子。

母亲死去以后,罗瑞卿对家庭绝望了,他毅然离家出走。这除了受革命思想影响外,母亲悲惨地去世,也使他感到家里没有出路。

他先到成都,考上高等蚕桑学校,因为没有钱,录取了也没法入学。恰好这时国共合作的黄埔军官学校到四川招生,他就进了黄埔军官学校。大革命失败后,他加入中国共产党。

郝治平失去理智(郝治平失去理智)(16)

罗瑞卿

罗瑞卿离家时,曾告诉妻子,不要再等他,他不会回来了,她随时可以嫁人。听完她哭了。罗瑞卿感到很对不起她,毕竟一起生活了几年,她一天也没有享过福。最后罗瑞卿走了,她吃了不少苦头,但也嫁了人。

罗瑞卿还向郝治平忠实地介绍了到延安后的两次不幸爱情,因为双方心灵没有沟通,彼此了解太少,最后都忍痛分手了,只把痛苦留在心里。

说到痛苦处,郝治平流下了同情的泪水。

两颗心紧紧贴在一起。

郝治平失去理智(郝治平失去理智)(17)

罗瑞卿

“我们和主席的关系,是棒打不散的”

1941年4月3日,是罗瑞卿和郝治平终生铭记的日子。这一天,郝治平从党校结业,也是在这一天,他们举行了婚礼。

婚后,郝治平调到罗瑞卿身边,任八路军野战政治部秘书,后来又担任指导员、总分支书记。

抗日战争胜利后,罗瑞卿曾担任过北平军事调处执行部中共代表团的参谋长。全国内战爆发后,郝治平随丈夫转战华北,罗瑞卿担任十九兵团政委期间,郝治平还兼着兵团子弟小学的副校长。

郝治平失去理智(郝治平失去理智)(18)

罗瑞卿与郝治平

他们在战火纷飞的年代共同生活了8年,郝治平担起战士、妻子、母亲的重任,他们的纯真爱情在战火中升华。

1949年5月,共和国诞生的前夜。罗瑞卿和郝治平奉召来到北平。毛泽东亲自点将,要罗瑞卿组建公安部,始称“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公安部”,后来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又改称“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

罗瑞卿在这个极其重要的岗位上,整整干了十年。他担任公安部部长,还担任公安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等要职。

郝治平失去理智(郝治平失去理智)(19)

罗瑞卿

郝治平依然和丈夫在一起,先后担任公安部办公厅秘书、宣教处宣教科长、宣教处长、政治部办公室主任、部党委办公室主任等职务。

1959年庐山会议后,林彪亲自提名罗瑞卿担任总参谋长,他又回到军界。

1961年,郝治平也回到军界,任总参谋长办公室主任。1955年解放军授衔时,罗瑞卿为大将,郝治平为上校。

因为极受毛泽东信任,所以罗瑞卿一身兼有六个重要职务:

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务院副总理、国防部副部长、国防工办主任、中央军委秘书长、解放军总参谋长。

郝治平失去理智(郝治平失去理智)(20)

罗瑞卿

在那段艰难岁月开始前的17年间,是罗瑞卿夫妇最幸福、最自豪、最甜美的17年。他们亲眼看到、亲自感受到毛泽东、周恩来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是如何重视和亲自领导公安部和总参谋部的工作的,他们也为得到毛泽东不寻常的信任而自豪。

罗瑞卿曾对林彪说:

“林总,我们和主席的关系,是棒打不散的。”

罗瑞卿对毛泽东忠贞不二,深以能亲身保卫毛泽东的安全而骄傲。

郝治平失去理智(郝治平失去理智)(21)

毛泽东(左)与罗瑞卿(右)

但因为罗瑞卿需要担任保卫毛主席的工作,所以不能经常陪伴妻子孩子,一次,罗瑞卿对郝治平说:

“我心里总是很不安,人家夫妻都能一起领着孩子,一起看焰火什么的,可你……”

“没什么,你是在保卫毛主席嘛,我觉得挺光荣的,谁让我是公安部长的妻子呢!要说沾光,我就是沾你最大的光了,别人想去毛主席身边保卫他老人家还不成呢!”

这的确是郝治平的肺腑之言。那段时间,罗瑞卿就获得过“主席的影子”的美称。

郝治平失去理智(郝治平失去理智)(22)

毛泽东在游泳

毛泽东酷爱游泳,罗瑞卿当了公安部长以后,特意学会游泳,以保证毛泽东的安全。

郝治平在公安部工作期间,还兼业余大学校长。一批批的公安干警的业务水平、文化素质,由此得到提高和改善。一位不识字的老阿姨,在郝治平的“逼迫”下,每天学两三个字,最后都能独立写信、看报了。

由于发展对外友好关系的需要,领导人的出国访问,很多场合需夫人偕行,这在不少高干夫人那里遇到了麻烦,郝治平也不例外。长期艰苦的战争环境,她们养成了艰苦朴素的习惯,这不是坏事。但如穿着战争年代的粗布军衣会见外宾,甚至膝盖上还打着补丁,岂不有损国家形象,对外宾也不礼貌,需要穿得华贵、入时,夫人们所以都不乐意在这种场合露面。尤其“夫人”一词,也很令她们反感,她们都是独立性强的女性,不愿依附丈夫,革命几十年,最后都革成了“夫人”,她们觉得非常不自在。

郝治平失去理智(郝治平失去理智)(23)

罗瑞卿(中)

郝治平也是如此。她对罗瑞卿说:

“什么夫人不夫人,你干你的工作,我干我的工作,我们大家都是同志。如果说我是你的夫人,那你又是我的什么?再者说,我们每个人都有一摊工作,都很忙,不轻松,结果呢,今天通知你明天告诉你,什么什么场合,你要以夫人身份出席,我从头到脚都要换一遍。理什么发型、穿什么衣服,连鞋袜都要讲究,这一天能安生吗?你还得向组织请假:我今天要当夫人去,不能上班,请批准。狼狈不狼狈?”

罗瑞卿说服无效,周恩来、邓颖超出面了,郝治平才转过弯来。

郝治平失去理智(郝治平失去理智)(24)

邓颖超和周恩来

邓颖超送给郝治平一件黑色丝绒旗袍,上面满是蝴蝶,雅致华贵,极其漂亮。她穿着它随罗瑞卿出席欢迎外宾的招待会,周恩来见了,高兴地称她“蝴蝶夫人”。她还随周恩来、陈毅、罗瑞卿一起访问过缅甸等国家。她是公安战线的女警官,外交战线的“罗夫人”。

1964年是全军大比武之年。罗瑞卿作为全军总参谋长,是大比武的组织者,他和郝治平多次陪同老帅们下连队视察部队练武情况,还陪同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邓小平等核心领导人一起检阅盛大的军事汇报表演。表演成绩几达出神入化,毛主席特别高兴,不断地为解放军健儿的非凡身手鼓掌。

郝治平失去理智(郝治平失去理智)(25)

毛泽东在群众中

水面军事表演现场选在碧波万顷的十三陵水库,表演勾起了毛泽东游水的兴致。他特别通知:王光美和郝治平陪同游水。

这两位夫人的游技在高层中是有名的。游到水库中心的小岛上,毛泽东笑问罗瑞卿:

“罗长子,你们俩谁游得好些?”

罗瑞卿老实回答:

“她游得好,我比不上她。”

当然,毛泽东不会知道,罗瑞卿是为了毛泽东的安全,任公安部长时虽已四十多岁了,还特意学会了游泳,因是“半路出家”,那功夫总是略逊一筹。

郝治平失去理智(郝治平失去理智)(26)

罗瑞卿游泳

1976年9月9日,一代巨人毛泽东与世长辞了。这时郝治平正在福州陪同罗瑞卿治疗腿疾。噩耗传来,大将夫妇抱头痛哭,他们为此生再没有机会见到主席而悲痛不已。

克服重重困难,罗瑞卿夫妇最终来到了毛主席的追悼会上。站在主席的遗体旁,大将夫妇泣不成声,在走过主席身边时,罗瑞卿坚持从轮椅上站了起来,让亲人搀扶着走过。

9月18日,首都百万人在天安门广场为毛泽东举行追悼大会。郝治平一直陪着丈夫,而丈夫坚持和所有的人一样,从开始一直站到结束,在这半个多小时的追悼会里,大将夫妇不停地流着泪,像孩子一般痛哭失声。

郝治平失去理智(郝治平失去理智)(27)

毛主席追悼大会

“要把72岁当27岁!”

1977年8月,罗瑞卿重新担任中央军委秘书长,由于工作安排很突然,秘书班子来不及建立,郝治平便仓促上阵,担负起秘书的主要工作。一个年过七旬,一个年近花甲,却当起“拼命三郎”。罗瑞卿说:

“要把72岁当27岁!”

1978年,郝治平患恶性乳腺癌,并扩散到肺部。重新焕发的青春、老伴和孩子们无微不至的关怀,赋予她奇迹般的力量。她做了肺叶切除手术,慢慢康复了。

1978年7月,罗瑞卿决定到联邦德国去做手术,他多么渴望丢掉轮椅,和健康人一样用双腿行走和工作!他失去的时间太多了。

郝治平失去理智(郝治平失去理智)(28)

罗瑞卿郝治平与医疗小组

1978年8月2日,接受高位接肢手术的罗瑞卿进了手术室。手术室外,郝治平焦急地等待着。

中午12点左右,又传来消息:

“手术顺利完成,人很好,一切正常。”

盼到这个盼望已久的结果,郝治平顿时抽泣不止,继而掩面失声!她是多么高兴,多么激动,多么想笑啊!可是眼泪却不听使唤地流下来。

“瑞卿,你真不容易,真不容易啊!”

手术结束了,郝治平要去见丈夫,医生却拦住了,说是怕手术后的感染。郝治平只好再等,她没有理由不等,因为一切都是好的。

郝治平失去理智(郝治平失去理智)(29)

罗瑞卿与郝治平

傍晚时分,罗瑞卿从麻醉中清醒过来。他高兴地用英语对手术医生说:

“晚上好,谢谢你。”

医生替他把术后的左腿搬动了两下,说:

“明天你就可以下床了。”

两个人都笑了。

郝治平失去理智(郝治平失去理智)(30)

罗瑞卿与郝治平

此时,郝治平在外面等消息。她已经知道了所有的好消息。一切平稳,一切正常,一切很好。但郝治平还是不肯离开医院,她要一直等下去,等到可以亲眼见到丈夫的时候才放心。

可是,在场的人们怕她过度劳累,纷纷劝她回旅馆休息。这时,已是深夜十二点多了。

郝治平心神不安地回到旅馆,草草洗漱一遍,就熄灯躺下了。这时,电话忽然紧声响起来,说是病情有变化,不及放下电话穿衣服,接着就有人敲门。

郝治平马上意识到大事不好!慌乱中,她脑海里一片混乱,不知是怎样赶到病房的。这时,她看到了最可怕的场面:医生们正用什么仪器在做着无效的努力。丈夫双眼紧闭,心脏已经停止了跳动!

郝治平失去理智(郝治平失去理智)(31)

罗瑞卿

德国波恩时间8月3日凌晨2时40分,突发的心肌梗塞无情地夺去了罗瑞卿大将宝贵的生命……

抚摸着丈夫慢慢变凉的手,郝治平哀哀欲绝。任人怎么劝,怎么拉,她是死也不肯再离开丈夫一步了!

在场的人们拭着泪,不顾郝治平疯了似的呼唤和挣扎,十来个人连拉带架,硬把她从罗瑞卿身边弄走了。

可是,郝治平已经失去了理智:

“放开我,你们放开我,我不走,我不能这样离开他,我离不开他,我不能就这样没有他……”

医生无奈,只好为她打了镇静剂……

郝治平失去理智(郝治平失去理智)(32)

郝治平(右)

5天之后,罗瑞卿大将的追悼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天安门、新华门、外交部下半旗致哀。

如今,已经99岁高龄的郝治平已经成为少有的仍健在的大将夫人之一。在丈夫罗瑞卿去世后的40多年里,郝治平独自拉扯大了8个子女,各个培养成才。如今,郝治平的晚年已经没有牵挂,有的只是对丈夫罗瑞卿永恒的爱。

让我们一同祝福这位老人,健康长寿!

参考资料:

《中国高干夫人档案》北方妇女儿童出版社,1998年版本

声明:本文为头条号正史观察原创文章,任何未经允许的转载、抄袭、洗稿行为发现必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