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阶段,大部分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的开展与完成主要依靠老师的语言指导来实现。老师的语言表达能力,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的好坏,一般幼师采用的有以下几种。

一、直入式

开门见山直接导入新课内容。如故事表演《狐狸下蛋》教学导入语,“上节课我们已经讲了‘狐狸下蛋’的故事,今天,我们一起来表演这个故事,你们愿意吗?”

幼师教学方法和步骤有哪些(幼师上课常见的11种导入形式)(1)

二、故事式

以故事的形式导入新课,吸引幼儿注意力,调动幼儿的积极性,如音乐课《粗心的小画家》的导入语:“今天,老师给小朋友讲一个故事,有一个小朋友叫‘丁丁’,他很喜欢画画,他画鸭子尖嘴巴,画只兔子圆耳朵,画匹大马没尾巴,你们说他是一个什么样的画家呢?对,今后我们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细心,千万不能马马虎虎。今天,我们来学习歌曲《粗心的小画家》。”

四、谜语式

通过猜谜帮助幼儿理解新课内容,启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如《认识青蛙》教学导入语:“今天,老师给让你们猜个谜语,‘大眼睛,宽嘴巴,白肚皮,绿衣裳,地上跳,水里划,唱起歌来呱呱叫,专吃害虫保庄稼。’请小朋友动脑筋想一想,这是什么东西?对了,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青蛙!”

五、表演式

通过情境、小品、舞蹈等表演形式导入新课。如音乐活动课中的《王老先生》的导入形式:出示戴眼镜的老公公木偶说:“你们看,谁来了?我们叫他王老先生,王老先生很喜欢养动物,你们猜一猜他养了些什么?我们今天就用歌声来表达刚才的内容。这首歌的名字叫《王老先生》。”这种情境表演将歌词内容很好地体现出来的导入新课的形式,能够更好地帮助幼儿理解,掌握歌词内容。

幼师教学方法和步骤有哪些(幼师上课常见的11种导入形式)(2)

六、演示式

借助实物,玩具,图片,贴绒等道具演示的形式导入新课,直观形象,幼儿既感兴趣,又容易理解。如音乐活动中的歌曲《丢手绢》导入时可以说:“今天,老师带来一样东西,你们看是什么东西?”(出示手绢)老师示范游戏,并总结:“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首歌曲,叫《丢手绢》。”

七、游戏式

以游戏的形式导入新课,调动幼儿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如科学领域中的《小手的秘密》,导入新课可这样安排:教师领导幼儿做游戏“请你照我这样做”,最后让幼儿把双手放在身体的背后,启发诱导:“咦!你们把什么藏在背后去啦?哦!原来你们把手藏在身体后面去了。伸出来看看,每个人都有几只手?两只手还可以怎么说?(回答:一双手)。”

八、悬念式

采用悬念式导入新课,引起幼儿的好奇心,激发幼儿学习的热情,培养幼儿主动探索的精神。如主题活动中的故事《茉莉花请医生》的教学导入语:“今天老师要给小朋友讲个故事,题目叫《茉莉花》。茉莉花为什么要请医生?他们是怎样为茉莉花治病的?大家听完故事就知道了。”

幼师教学方法和步骤有哪些(幼师上课常见的11种导入形式)(3)

九、实验式

通过直观形象的实验操作形式导入新课内容,变抽象为具体,既发展幼儿的观察力,又对幼儿理解、掌握新课内容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如常识课《认识水》就可以以实验操作形式导入新课。老师拿起水壶,往玻璃杯里倒水,然后提问:“你们看老师把什么倒在杯里?水有颜色吗?到底哪个小朋友说得对呢?我们来做个小实验,你们看完就知道了。”

十、挂图、提问式

利用挂图,通过丰富有趣的问题创设导入新课,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口语表达能力。如音乐活动中的《摘星星》的导入语:“图中月儿是什么样的?月儿弯弯好像什么?谁想在这船上坐?坐在这船上想干什么呢?”

十一、观察式

让幼儿带着任务去观察,幼儿留心注意事物。如科学领域中的《认识小蝌蚪》,导入时可以说:“小朋友,老师在桌上准备了许多盆,盆里装了许多小蝌蚪,他们长什么样子呢?老师请小朋友去看看,看的时候要认真、仔细,还要牢牢记住它们的特征。”通过观察的形式导入新课,使幼儿对所学知识理解快,掌握牢。

幼儿园教学导入语的设计形式多样,运用时应根据具体学科、内容而定。要讲究引导性、启发性、激发性、自然性、新颖性等导入技巧的授课形式,千万不要牵强附会、生搬硬套,影响授课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