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生活打卡季#我母亲的老家是河北的,跟随参军的父亲离开河北老家来到辽宁大连,这一住就是50多年,现在他们老两口都年过八旬,人到了老了就特别念旧,一直特别思念家乡的一草一木,也特别想念老家的亲人。

我母亲兄弟姊妹四个,家里只有一个年龄最小的弟弟,今年也已经72岁了,老母亲经常想念这个家里最小的弟弟,所以经常通电话让舅舅来看看她。

舅舅的两个子女现在早已成家立业,只有他们老两口还在家里忙活家里那点农活,因为十月家里地里的庄稼都已经收割完毕,在老母亲三番两次的催促下,舅舅才领着舅妈来到我们居住的城市。

舅舅一家的到来让八十多岁的老妈特别开心,每天变着花样让我们给准备吃的,而且让大孙子陪着舅爷和舅奶把大连的旅游景点逛了个遍。

为了对舅舅和舅妈的到来表示感谢,我也在饭店里定了一桌,因为老人一般都很节俭,平时很少去饭店吃饭,尤其是像舅舅和舅妈这样跟土地打了一辈子交道的农民,所以他们也很少出门,更不要说在外面就餐了。

我定的饭店不过是一家以普通家常菜为特色的饭店,八个人一共点了十道菜,考虑老人都特别爱吃肉,所以菜品以肉菜居多,谁知饭菜一上桌,舅舅和舅妈就连声说:“这趟真没白来,回去够吹上半天的,真是太涨见识了!”大家看看这十道菜到底如何?

1、炒肉拉皮

山东老大爷晚年生活(72岁河北老汉来辽宁走亲戚)(1)

拍个黄瓜,拌个拉皮”,这句小品里经典台词就是来源于东北人的生活,不过东北三省的黄瓜拉皮还有所不同,很多地方的黄瓜拉皮就是黄瓜和红薯粉皮搭配芝麻酱来拌的。

辽宁地区的黄瓜拉皮可谓是一道经典凉菜,它是选用绿豆淀粉或红薯淀粉制作的拉皮,搭配黄瓜丝、蛋皮丝、木耳丝和胡萝卜丝,然后再炒上一个圆葱丝炒肉盖个帽。

这道菜的调味上要突出酸、辣、香、呛,也就是香醋、芥末和芝麻酱都不能少,这样吃起来才有滋有味和开胃解腻。

2、小葱拌鲍螺

山东老大爷晚年生活(72岁河北老汉来辽宁走亲戚)(2)

鲍螺也被称作“假鲍鱼”,这种小海鲜生活在水深50米以下的海底,它的肉质哏啾弹牙,入口有越嚼越香的感觉,除了浑身都是粘液处理起来比较费事外,吃着是鲜香可口有嚼劲。

小葱拌鲍螺也是北方沿海的经典下酒小菜,把鲜活的鲍螺煮熟后取肉,鲍螺肉改刀成片,搭配小葱段和一品鲜酱油,以及白糖、辣椒油和香醋一拌,就是一道百吃不腻的下酒好菜。

3、熏肘子

山东老大爷晚年生活(72岁河北老汉来辽宁走亲戚)(3)

肘子不论在南北方都属于一道大菜,因为肘子带着骨头连着筋,因此属于肥而不腻,过瘾解馋的一道大菜,而且烹制肘子需要的时间比较长,所以这菜也算是一道功夫菜。

肘子采用先卤熟入味,然后再用香料来熏制,这样肘子的外皮焦香弹牙,里面的肉咸鲜适口还特别入味,加上店家给搭配的黄瓜条和小葱,吃起来解腻还满口生香。

4、酱焖海兔

山东老大爷晚年生活(72岁河北老汉来辽宁走亲戚)(4)

海兔上桌后老舅管这叫“墨斗”,不过给我感觉“墨斗”是乌贼,而海兔跟小鱿鱼一样,毕竟海兔没有硬骨,而且肚子里的墨囊也少。

用黄豆酱来焖海兔是北方沿海的经典吃法,因为海兔这种小海鲜不易入味,用黄豆酱来焖,可以把酱料都挂在海兔上,这样海兔吃起来才入味,就是这菜略微有点咸,酱香味不是那么浓郁。

5、石锅海胆豆腐

山东老大爷晚年生活(72岁河北老汉来辽宁走亲戚)(5)

海胆近些年已经成了高档海鲜的代名词,主要是海胆的出肉率比较低,而且比较讲究时令性,不是最佳食用季节吃海胆,很容易遇到汁多肉少的情况。

石锅海胆豆腐也算是辽宁沿海地区的经典老菜,卤水制成的老豆腐必须要整块下锅煎,然后用铲子铲成大块,添入鲜汤后多咕嘟一会,再加入海胆肉,让海胆的鲜甜给豆腐再增加多一些的鲜味。

这道菜用烧热的石锅盛装,可以始终保持菜品的温度,因此不会出现豆腐因为凉了出现豆腥味,而且这深秋时节这一锅热乎乎的海胆豆腐吃起来也特别舒服。

6、海蜇头炒肉片

山东老大爷晚年生活(72岁河北老汉来辽宁走亲戚)(6)

估计在全国也就辽宁和山东有用新鲜海蜇来炒菜的做法,毕竟这两个地方都是国内海蜇的主产区,尤其是大连地区现在已经实现了绵蛰的人工养殖,这种养殖的海蜇肉质更爽脆,吃起来也更鲜美一些。

海蜇头炒肉这道菜,肉片的油脂和香味浸润到海蜇头中,海蜇头入口爽脆,还带着肉片的咸香,这道菜是地方的特色菜。

7、软炸肉

山东老大爷晚年生活(72岁河北老汉来辽宁走亲戚)(7)

提起东北地区的肉菜,很多人的第一反应是锅包肉,其实辽宁沿海地区在20年前很多人并不知道锅包肉为何物,倒是软炸肉这来自鲁菜的经典菜式特别受欢迎,几乎每家饭店都有经营。

软炸肉就是选用猪里脊为主料,腌制以后挂上用鸡蛋调的糊,炸出来外酥里嫩,食用时蘸椒盐来吃,油香和肉香混合在一起,对于爱吃肉的人来说,这是一道不能错过的好菜。

8、烤羊排

山东老大爷晚年生活(72岁河北老汉来辽宁走亲戚)(8)

羊肉是秋冬季节大家比较喜欢吃的肉类,尤其是采用烤的方式,把羊肉的油脂都烤出来,让肥腻羊排吃起来不再油腻。

不过这菜别看100多一盘,但是四个老人却没有动筷,估计烧烤类食物还是不太符合老人的胃口,因此大家都不太爱吃,这菜点的挺失败的。

九、清炒芥兰

山东老大爷晚年生活(72岁河北老汉来辽宁走亲戚)(9)

芥兰这菜在东北以前根本没有,这应该是南方传过来的菜,不过现在的温室大棚种植技术已经很过关,所以南菜北种早就不稀奇了。

这道菜是服务员提醒点的,因为看我们全是肉菜,所以怎么也得来个素的,不过这盘菜大家并没有吃多少,看来河北人和东北人一样,都是比较爱吃肉。

10、剁椒鸡蛋炒毛蚬子肉

山东老大爷晚年生活(72岁河北老汉来辽宁走亲戚)(10)

这应该是湘菜和辽菜相结合的一种做法,就是把毛蚬子煮熟取肉,然后搭配鸡蛋和小葱一起炒出来,里面因为添加了剁椒,所以有剁椒的咸辣味道,给鸡蛋和毛蚬子的鲜味又增添了不一样的味道,非常不错的一道小炒。

这一桌菜花了不到600块钱,算起来还是挺实惠的,而且老舅一直说:“这趟出来真涨见识,回去够吹上半年的。”

山东老大爷晚年生活(72岁河北老汉来辽宁走亲戚)(11)

老舅返程的时候,老妈还给他们买的回程的高铁票,大包小卷的礼物也不少,凡是这些年老家的亲戚来,来回车票都是我们家出,就是近些年因为老家亲戚年龄都大了的原因,已经不像以前那样常来走动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