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入奶瓶的宝宝月龄

出生三个月以内的小婴儿寻乳、吸吮、吞咽等是人本能反射。在这期间,给予宝宝奶瓶喂养,会很容易成功。而出生后三个月左右,很多本能反射都会自然消失。取而代之的相同反应就是宝宝所掌握的技能了。所以绝大多数的儿科医生往往都建议:在孩子出生后的4~6周之间,将奶瓶引入孩子的喂养体系。这样的建议是基于以下的理论基础:4周之前,过早引入奶瓶,常常会让宝宝出现“乳头混淆”。因为“吃妈妈乳头”和“吃奶瓶”是两种完全不同的吮吸方式,所以,过早的引入奶瓶,会让太小的孩子迷惑,导致不会在两种哺喂方式之间转换。6周以后才把奶瓶引入孩子的养育,这时候孩子常常会拒绝奶瓶,而且,引入的越晚,宝宝越不容易接受。而有些要休完产假开始上班的宝妈,本来千辛万苦实现了母乳喂养,可是等她们要重返职场却发现宝宝不肯吃奶瓶而感到心急如焚。对于那些费尽心思从混合喂养追到全母乳亲喂的妈妈甚至怀疑自己给宝宝断了奶瓶是不是错误的选择。其实无论是否早于三个月就让宝宝适应奶瓶,如果喂奶瓶的方法错了,都会在之后出现不同程度的抗拒。如果方法对了,哪怕三月大之前从来没有用过奶瓶,宝宝也有机会学会奶瓶使用的技巧,很好的切换瓶喂与亲喂。

二、引入奶瓶的方法

很多宝妈为了让宝宝接受奶瓶一定做了各种尝试,买各种不同品牌的奶瓶、不同型号的奶嘴;从早到晚不同时机都做过尝试;全家人都轮流做过尝试宝宝都不接受,怎么办?焦虑的老母亲心急如焚,那么以下这些方法总有一种或几种适合你家宝宝。

1. 找到最适合宝宝的奶嘴

很多宝宝接受不了奶瓶是因为奶嘴。选择奶嘴时并不是最贵的、最新款的、别人用着好的,就是最好的,适合自己宝宝的才是最好的。可以尝试仿母乳喂养的奶嘴。

2. 不要在宝宝太饿或者不舒服的时候尝试使用奶瓶

无论是谁学习一项新技能都需要耐心,当宝宝特别饿时候是没有耐心的去接受“挑战”的。在宝宝可以喂奶但还不太饿的时候进行尝试,只要宝宝肯主动含住奶嘴,哪怕只喝几口也是成功的第一步。宝宝生病期间最好先不要给宝宝转换奶瓶,以免宝宝的焦虑情绪更加排斥奶瓶。

3. 注意喂养姿势

给宝宝建立喂奶瓶的姿势习惯比较容易成功的方式是让宝宝坐在喂养人怀中,面朝外,宝宝看着熟悉的环境,更能放松接受瓶喂。

4.控制奶瓶流速接近妈妈母乳喂养特点

宝宝对奶的流速控制与妈妈喷乳反射的特点有关。喂奶瓶的要注意控制奶瓶的流速接近妈妈母乳喂养的特点,习惯了吃冲奶奶阵一过去就焦躁不安的宝宝,需要奶瓶的流速也稍快些。而习惯了慢慢吃奶的宝宝要减慢奶瓶流速。

5.尝试不同温度的奶

每个宝宝对奶的温热程度可能有不同的要求,有的喜欢凉一些。有的宝宝喜欢喝温一点的奶。这需要我们摸清楚宝宝的吃奶习惯。

6.让奶瓶上有宝宝熟悉的气味

可以尝试让喂奶瓶的家人穿着妈妈的睡衣,让宝宝感受到熟悉的气味。

7.让宝宝主动含奶嘴而不是强迫

千万不要撬开宝宝的嘴强行塞入奶瓶。要用奶嘴轻刷宝宝的唇周,表情温和的邀请宝宝张开嘴试试看。当宝宝张开嘴时,奶嘴要沿着宝宝的上颚滑入。让宝宝尽量含到奶嘴的宽阔处,就像含妈妈乳房一样。

8.可以试试迷糊奶

宝宝突然拒绝奶瓶怎么办(宝宝拒绝奶瓶怎么破)(1)

可以尝试在刚要睡熟或者刚刚睡醒时喂但不要经常这样。而且要注意奶瓶的流速,避免流速过快导致宝宝惊醒,继而引发宝宝强烈抗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