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97年,曹操讨伐心腹之患张绣,张绣望风而降,曹操酒足饭饱思淫欲,便收纳张绣的婶婶邹氏为妻,并收买张绣手下骁将胡车儿,张绣甚为恼怒,决定反水。
张绣的首席谋士,号称“毒士”的贾诩献计,趁其不备,奇袭曹营。曹操猝不及防,狼狈而逃,虽拼死得脱,但是爱子曹昂、侄子曹安民、爱将典韦、爱马绝影,均阵亡于曹操逃跑途中,可谓损失惨重,曹操为此痛哭不已。
曹操纳邹氏
公元199年,曹袁对峙,袁绍强于曹操,并联结南方刘表,对曹操形成夹击之势。强大的袁绍欲招降张绣,此时贾诩又站了出来,直接拒绝了袁绍,并提出投降曹操。
曹袁对峙时,张绣的势力很小
此时,距宛城之战仅过去两年,曹操还没有从悲痛之中缓过来,一向利己主义的贾诩为何忽然提出投降曹操。曹操的嗜血残暴是出了名的,父亲曹嵩被杀时,差点踏平徐州,贾诩不会不知道,难道贾诩不怕曹操一怒之下杀了他们?
我们继续往下说——
贾诩的解释张绣也和我们一样,对贾诩的决策深感疑惑:“袁强曹弱,又与曹为仇,从之如何?”贾诩当时是这么和张绣解释的:
夫曹公奉天子以令天下,其宜从一也;绍强盛,我以少众从之,必不以我为重,曹公虽弱,其得我必喜,其宜从二也;夫有霸王之志者,固将释私怨,以明德于四海,其宜从三也。
毒士贾诩
自古以来,大树底下好乘凉,要想安全,依附强者才是合情合理,所以对于张绣和我们大多数人而言:依附袁绍=转危为安。
但是贾诩的逻辑却是打破惯性思维,反其道而行之。转危为安是贾诩他们所需要的“果”,但是依附袁绍是否是转危为安所需要的正确的“因”,如果是,则依附袁绍,如果不是,则不依附袁绍。
于是贾诩开始了他的推理过程:
假设己方依附袁绍,第一,曹操奉天子以令天下,曹攻袁,名正言顺,袁攻曹,等同谋反;第二,袁强曹弱,依附袁绍不得重视,依附曹操,则曹操必喜;第三,曹操霸王之志,可能会不计前嫌,而袁绍不能容人,兄弟尚且反目,依附他可能朝不保夕。
于是答案出来了:转危为安≠依附袁绍。
曹操
所以贾诩选择了依附曹操。历史的发展也证明了贾诩的选择是正确的的,张绣投降曹操后立马得到重用,强大的袁绍也败于曹操之手,而贾诩更是后来官居太尉,位列三公,最后得以寿终正寝。
其实细细品味贾诩的推理过程就可以发现,其实贾诩是利用了“逆推法”,即由结果推导原因。转危为安是贾诩想要的结果,通过推理,找到正确的“因”,最后否定了袁绍,找到了曹操。
逆向思维
逆推法要求能够打破固定的思维定势,从所需求的结果出发,寻求正确的“过程”。
“逆推法”的高手贾诩被众多三国爱好者奉为“三国最聪明的人”,一生算无遗策,谋己、谋人、谋天下均做到了极致,其中多次利用了“逆推法”,这里列举两例。
三国杀——贾诩乱武
一计乱天下:董卓被王允和吕布合谋除掉后,董卓的旧部李傕和郭汜心怀不安,打算各自逃亡,这时候贾诩又来献计了:
闻长安中议欲尽诛凉州人,诸君若弃军单行,则一亭长能束君矣。不如相率而西,以攻长安,为董公报仇。事济,奉国家以正天下;若其不合,走未后也。——《三国志》
逃亡=安全,这是大多数人的思维定势,但是贾诩却反其道而行。从“安全”这一结果出发,逃亡是不可取的,因为长安城里的人恨透了西凉军,一个小小的亭长都有可能抓住他们,所以安全≠逃亡。
于是贾诩建议李傕和郭汜以为董卓报仇为由,收集旧部,反攻长安,最终控制了汉献帝,把控朝政长达四年。
李郭之乱
一语定乾坤:曹操虽然英雄一世,但是晚年却依然和大多数统治者一样,为继承人的问题发愁,当时曹丕和曹植也明争暗斗,曹操甚为苦恼,于是问贾诩意见:
太祖曰:“与卿言而不答,何也?”诩曰:“属适有所思,故不即对耳。”太祖曰:“何思?”诩曰:“思袁本初、刘景升父子也。”太祖大笑,于是太子遂定。——《三国志》
国家稳定是曹操追求的“果”,贾诩从结果出发,通过袁绍和刘表的事例暗示曹操,废长立幼不是国家稳定正确的“因”。于是曹操选择了曹丕作为继承人,即后来的魏文帝。
曹丕称帝
从上面两个事例可以发现,在关键时刻,贾诩总能在别人为如何优化过程而烦恼的时候,跳出思维定势,从结果出发,找寻最正确的过程,随后,正确的“果”自然也就水到渠成了。
贾诩的“利己主义”和他的“逆推法”“逆推法”的本质在于对“果”的把控,遇到问题从“果”出发。结合上面几个例子,我们可以发现,贾诩的“果”其实更多时候其实就是他自己,从“果”出发,也就是从他的自身利益出发,也即是说,贾诩说到底是个利己主义者。
贾诩的反面形象
其实,贾诩多次“由果及因”的过程,本质上还是他追逐利益最大化的过程。李郭之乱是为了自保,而劝张降曹和支持曹丕也更多是为了自己的前途。所以我认为,贾诩的逆推思维本质上还是来源于他的利己主义。
小结贾诩的“逆推法”让他能够在三国的舞台上搅弄风云,无往而不利,但是归根结底,这种思维还是来自于他的利己主义。 但是在乱世中,始终能够明哲保身,并位极人臣,也不是一般人能做得到的,无愧于“良、平之才”的评价。
我叫贾诩
我是李沐茗,为你解读历史!
参考文献:《三国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