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 章咪佳

睡前故事八岁看的(睡前故事再见)(1)

单昊《飞翔》 80x80cm 布面丙烯 2021

气象预报说,杭州今天下午飙上去的这只40.1℃,第14个40℃ ,会是今年最后一个4字开头气温了。99.9%!

一种要关门放狗的气势——40℃再来?我咬你哦。99.9%呢,总归是大有希望。那么故事就从一个凉爽的夏天开始讲。

那天轮到玛丽·雪莱的时候,她说出了这几天来到瑞士后开始构思的可怕情节:

弗兰肯斯坦是个热衷于生命起源的生物学家,他从墓地、藏尸间里,捡来不同尸体的各个部分,拼凑成了一个巨大人体。当这个怪物终于获得生命睁开眼睛时,弗兰肯斯坦被他的狰狞面目吓得落荒而逃。但是科学怪物却紧追不舍地向弗兰肯斯坦索要女伴、温暖和友情;接踵而至的,更是一系列诡异的悬疑和命案。

这是1816年的初夏。玛丽·雪莱跟她的老公、大诗人帕西·雪莱,以及另一位大名鼎鼎的英国诗人拜伦,还有他们的医生约翰·波里道利,一起来到瑞士日内瓦湖畔的科洛尼村。他们租了一栋小别墅,准备开始度假。

夏天的日内瓦湖畔通常阳光灿烂,很适合游泳、钓鱼跟散步。但是这一年的夏天非常奇怪,连续多日阴雨连绵,不见太阳。

以至于几个作家有点无聊了,于是他们晚上躲在小别墅里面,开始玩起轮流讲鬼故事的游戏,看看谁的故事说得更精彩。

这一轮鬼故事接力,就产生了《科学怪人》(Frankenstein),这部世界最早的科幻小说。而在那场聚会中,同时还诞生了另一部恐怖小说的经典之作:那位医生约翰·波里道利,写出了《吸血鬼》。他是历史上一切吸血鬼小说的创造者。

这一切,都诞生于那个十分异常的瑞士的夏天。

睡前故事八岁看的(睡前故事再见)(2)

图片来源:豆瓣

与今年特特特别热的夏天完全相反:206年前的那个夏天,简直凉快得让今天的杭州人民羡慕。

但是这种寒凉,并不是让人舒心的气候——同样是1816年。在欧亚大陆的另一端,也有一位诗人因为当时反常天气所造成的现象,写下了一首诗。

中国清朝嘉庆年间的诗人,当时在云南居住的刘大绅,在《和占亭苦饥吟》。里这么写:“儿饥知有母 母饥知有水,负儿如负石,一夕沉沉向湖底。”

这是和《科学怪人》、《吸血鬼》的幻想不同的写实——刘大绅在昆明目睹了当地的饥荒灾情,小孩肚子饿了要找妈妈,而妈妈肚子饿了能怎么办?她只知道有湖水了。妈妈背起这个孩子像背一块石头一样,跳入湖水中轻生自杀。

母子俩怎么会走到这样的一个绝境?

在嘉庆20-22年(1815-1817)之间,云南发生的这场大饥荒,在清朝历史上也是一次非常重要的天灾。按照当时有记录的行政区域的档案显示,云南各个行政区,受灾的区域总数达到29个;有许多人饿死在路边,也有很多人吃草根泥土来充饥,最后活活被撑死。

为什么那几年云南会发生如此惨烈的饥荒?

玛丽·雪莱他们在瑞士遇到了一个反常的夏天,同年在云南,灾民们之所以挨饿,也是因为天气:那几年云南出现了夏天下大雨,甚至出现了六月飞霜、八月暴雪的罕见情景。低温造成了云南的水稻大面积失收,而山区的主要粮食作物荞麦,也受到极大的伤害。云南全境因此出现了大规模的饥荒。

云南和日内瓦,看起来是分隔在大陆两端的个别现象,但其实它们都跟一个非常重要的极端事件相关。

这个事件,则又发生在离中国或是离瑞士,都更遥远的地方:印度尼西亚的松巴哇岛。

在松巴哇岛上,1816年4月5日-12号,爆发了一场人类有史以来最强烈的火山喷发,那就是著名的坦博拉火山。

据说坦博拉火山在爆发时,当时距离松巴哇岛1200多公里之外的巴达维亚(今雅加达),都能够清晰听见它的那种爆炸声。短短几天,爆发出来的火山灰烟柱就已经遮盖了整个东南亚海域的上空。

据后来的学者们推算,当时坦博拉火山喷出的烟柱预计高达3万米,总共喷发出了1000亿立方米的物质(主要是火山灰)。

火山灰直接抵达到了离地表44公里高处的高平流层——所有的大气,以水平方向流动。所以当坦博拉火山的火山灰直接灌入到平流层之后,火山灰就开始缓缓地由东往西移动了。

这一移动,火山灰形成了一床“大棉被”——它所造成的巨大的云层,蔓延到整个地球,遮蔽了阳光的辐射,由此造成了三年全球气候极寒。比如1816年的美国、加拿大等地,整年都没有见到夏天。

睡前故事八岁看的(睡前故事再见)(3)

图片来源:scitechdaily

200多年前的异常夏天,是一起自然现象引发极端气候事件的个例。而今年北半球夏天发生的多地破纪录高温事件,则是人类碳排放行为和自然变化共同作用的结果。

而且人的力道十分强大:更加频繁和强烈的极端气候事件,已经非常确定地,是与人类行为导致的气候变化有关。

另一只“怪物”,好像正咄咄逼人地追过来了:

2022年5月,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值,421ppm(百万分之一)。这个数值,达到了人类有史以来最高的记录。

“有史以来”,是哪一个节点以来的历史?请你猜一下。

答案是:400万年前。

要知道,1850年工业革命结束时,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平均值仅为280ppm。这说明工业革命后,在短短的170几年时间里,人类就把大气二氧化碳浓度升高了将近50%。

根据美国海洋及大气管理局(NOAA)估计,400万年前的地球大气二氧化碳浓度和现在差不多,那时的地球表面温度比现在高3.9℃,海平面比现在高24米。

这个数字自然是还没有超越。也有人说,地球历史上经历过很多次气候变化,人类最终都挺过来了,所以不必担心。

但是历史上发生的气候变化,都是以万年计的,时间尺度相当大;而人类活动导致的气候变化,速度惊人:这是在以百年甚至十年在作为单位的——

未来的三、四十年,或者五十年左右,总之在这一代人的生命周期中,我们就会遇到越来越多的极端气候事件,并且数据可能会超出想象——如果地球保持目前的碳排放状态,那么到 2100年,中国珠三角地区,每一年遭受高温热浪的时间会超过100天。

在未来,至少是大家能想象到的非常短的时间内,我们的生活可能都不会和现在一样了:每一年,人类都将面对更多有风险。比如,我们不能排除在未来几十年内,就会迎来50℃的夏天。

啊很抱歉,今天晚上这样的一连串的“夹击”,会不会让大家有点太紧张了?

人类还是有解法的。

除了等待政治承诺,每个人都能参与甚至促进减少碳排放的实质进程中来:

最好的办法,肯定是断绝买买买。因为工业生产、处理的过程,都会产生大量的碳排放。

相比今年二氧化碳浓度达到了421ppm,2019年时这个数值是410ppm。这说明疫情的各种停摆,并没有减弱温室气体浓度的快速积累。

要买,当然可以,也有必要。

那么大家请试试少用一个塑料袋,带着自己的咖啡杯去买咖啡,多买本地生产的当季食物。还有理财,挑选绿色企业的产品投资——我们可以通过钱包投票,向企业与政策制定者施压。

差不多了。无论如何,好消息在等着:明天开始杭州要降温了。我们总算熬过了一个艰难的夏天。

祝愿大家今晚好眠,处暑以后日日获得丰沛的能量与勇气。晚安。

播客主理人

陈宇浩 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同时也是独立唱作人、词曲作者、不算太老男人乐队成员,代表作有《在高架上跳伞》《不息》等。

合作艺术家

单昊 宁波美术家协会副秘书长,单号艺术笔记主理人。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油画系,代表作有《向上生长》系列,《纸片人》系列。

【推荐唱片】

玛丽·雪莱《科学怪人》

【推荐歌单】

告五人《爱在夏天》

LBI利比《小城夏天》

【往期故事】

睡前故事 | 杭州姑娘儿

睡前故事 | 老得漂亮

睡前故事 | 滚动的球和疼痛的按钮

睡前故事 | 一个人的房间

睡前故事 | 世界自有办法

睡前故事 | 螺丝搣搣松

睡前故事 | 我的天才女友

睡前故事 | 用行动包抄自己

睡前故事 | 老人与小孩

睡前故事 | 亲爱的小西斯

睡前故事 | 撑过整个夏天的超级西瓜

睡前故事 | 嗡嗡嗡,pia!

睡前故事 | 一场短途旅行

睡前故事 | 谁看见雨落下

睡前故事 | 没有失败的爱情

睡前故事 | 夏日大作战

睡前故事 | XXXL号爱的夏天

本文为钱江晚报原创作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复制、摘编、改写及进行网络传播等一切作品版权使用行为,否则本报将循司法途径追究侵权人的法律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