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

二十三,糖瓜粘;

二十四,扫尘土;

二十五,做豆腐;

二十六,烀大肉;

二十七,杀年鸡;

二十八,把面发;

二十九,把油走;

三十晚上熬一宿(xiu);

初一早上走一走。

除夕习俗简单(大东北春节习俗)(1)

这是以前东北地区,年前每家的基本安排,但这里还是缺了很重要的一条,那就是祭祖。

东北的习俗,只要过了腊月二十三,就可以上坟祭祖了。

现在有很多人,过了年就外出打工,直到年底才回来,带着一年的辛苦和收获,去看看逝去的亲人,为自己在外如浮萍般的灵魂,寻找坚实有力的精神依托。

除夕习俗简单(大东北春节习俗)(2)

说起杀年鸡,我不由得想起小时候的一件事儿。

那时爸爸是村里的会计,一到年底就忙得不得了。实在没办法了,妈妈决定自己杀年鸡。只是妈妈把被她杀过的年鸡扔到地上,那货立刻站起来一路大叫着,惊慌失措地跑得无影无踪了。

除夕习俗简单(大东北春节习俗)(3)

再说说“二十九把油走”的事儿。以前生活条件不好,油炸的东西那时绝对是稀罕物。

我们家传统的油炸食物是面棒,豆腐丸子和酥白肉。

面棒就是把面加上白糖和鸡蛋和好,然后切成棋子块,炸好后的面棒又香又脆且甜,是小孩子最喜欢的零食。

妈妈炸的豆腐丸子别有风味。先把豆腐弄碎,稍加点儿肉馅,加好佐料,团成略大于鹌鹑蛋般,炸好后,家里来了客人,是可以码盘上桌的。

最让人疑惑的酥白肉,其实就是炸纯肥肉。炸好的肥肉酥而不腻,再拌上白糖,吃上一口,甜丝丝的香味马上会充盈你的每一个味蕾。

除夕习俗简单(大东北春节习俗)(4)

其实,小时候的食物并不一定真的有多么美味,只是因为有妈妈的味道和无忧无虑的童年时光,所以想起来格外香甜。

习俗,也会随着时代的变迁而发生改变,但是唯一不变的,是人们对亲情的渴望和对美好生活的期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