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威海新闻网】

“伯牙善鼓琴,锺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登高山,锺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锺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锺子期必得之。”

琴瑟和鸣春常在,高山流水觅知音。古有伯牙钟子期因琴声惺惺相惜,今日,也有一群气场相同之人因古琴结缘。

威海韵来琴行(威海琴韵缦学堂)(1)

坐落于方寸之地,遨游于山海之间,一曲深邃悠扬的琴声飘然而至。循声而往,威海琴韵缦学堂正在演绎着一场唯美的古琴盛宴。琴声余韵袅袅,缭绕而去,将诉说的画面幻化成眼前这幅山海景象。这是一场心灵的洗礼,让人不禁与它合拍,也化成了一个音符,随它流进山水之间。

古琴与内心的共鸣

景不醉人人自醉,在山海的映衬下,焦卫的琴声比往常更显韵味。平日里总以严谨的法律工作者形象示人的焦卫,在弹奏古琴前的柔和给人以极大的反差感。常年从事调解工作的她,不免会让无妄之怒波及到自身情绪,工作与生活节奏的打乱令她一度感到迷茫。一次与古琴的邂逅,让她的眼中再次有了光芒。

威海韵来琴行(威海琴韵缦学堂)(2)

古琴凝聚着中华民族文化精神的内核,体现了古人修身悟道的德行。古琴可以让心安定下来,习琴也是修心的过程。焦卫在琴谱的节拍中找到了适合自己的节奏,不再轻易被外界的因素干扰,她也开始邀请越来越多如她一般的后辈前来体验古琴文化,帮助他们突破消极情绪的壁垒。

传统与现代的融合

“关注大自然的和谐和律动,是认知世界的一种方式。”每每活动时,吕海燕总会带上学员们,走进山海,把每一次与自然的相遇当成一次课堂;走近古琴,把传统艺术文化的魅力带给每一个人。

耳畔是悠远的音律,眼前是绵延的山海,穿越千年的音乐之路和威海千里山海自驾旅游公路似乎在这里会合,古琴的静心沉思与公路所倡导的自驾慢生活充分契合。演奏者利用威海的地方特色、资源特色和文化特色,用自然风光把传统文化的意境之美由“虚”转“实”,用现代语言将传统文化融入生活,让学员们更加理解其中的奥妙。

威海韵来琴行(威海琴韵缦学堂)(3)

游走于传统与现代之间,亲身体验让传统文化大放异彩,文化的渗透,素质教育的强化,都会对大家的心性产生良好影响。“优秀的传统文化应当在传承中滋养成长,希望通过我们的展示,让古琴文化也能形成新的风潮,当传统文化回归,也会为弘扬文化自信提供源源不断的推动力。”吕海燕说道。

自然与自我的互达

作为琴韵缦学堂的创始人与此次活动的组织者,李迎红将古琴文化的弘扬推向了极致。具有古典浪漫主义风格的李迎红一直想寻觅一处与古琴韵味适配的山海静地,而千里山海公路上的这方天地完美贴合了她的愿望与想像。她带着传统文化中的优雅向千里山海款款走来,琴声与青山、碧波相映成趣,置身其中遗世而独立,在自然与自我连接的时刻,享受着与自然间的对话。

威海韵来琴行(威海琴韵缦学堂)(4)

“学会古琴不是终点,而是要以琴修身、以琴养性,抚琴人最高的追求在于见天地、见心性,走出‘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的第一层境地。亦如千里山海的美并不只浮于表面,而在于内涵风韵,在于对每个人精神世界的沁润。我们想要借助‘形式 内涵”’‘硬件 软件’的方式,从不同维度解读千里山海公路的典雅特质,让更多人发掘公路文化底蕴,深入公路的美。”

如有对古琴感兴趣的朋友可添加18563175082(李老师),共同探讨中国传统文化。

威海韵来琴行(威海琴韵缦学堂)(5)

扫码点击,用你独特的方式,发现千里山海公路的无限潜力。

本文来自【威海新闻网】,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