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多尔衮的地位显赫至极之时,一场争夺权力的殊死斗争正在满洲贵族内部酝酿起来。福临业已长大,不可能长期忍受多尔衰如此干政。虽说“年长归政”是理所当然之事,可究竟什么时候以怎样的方式实现权力的转移,却是问题的关键所至,同时,也关系到清廷政局的稳定与否。

顺治七年(1650 年)十一月十三日,多尔衮带领王公大臣及八旗固山额真、官兵等去边外狩猎。十二月初九日摄政睿亲王多尔衰死于喀喇城,终年39岁。当时外国传教士猜测“八成是打猎跌伤致死的",谈迁《北游录》有记载说是多尔衮当时膝盖有伤,由于用错了药,导致死亡。总之,在权力斗争一触即发之际,一位如此关键的大人物突然死去,确有几分神秘色彩。多尔衮一死,英亲王阿济格与大学士刚林便展开了斗争。多尔衮曾在临死前单独召见过阿济格,阿济格立即派遣三百精骑火速赶往京城,却被大学士刚林抢先。刚林关闭城门、严加防犯。阿济格则在自己的精骑入京之时被郑亲王济尔哈朗派重兵监视起来。

福临对多尔衮专权朝政十分怨恨,但听到多尔衮的死讯,还是诏告天下,令臣民易服举丧。柩车至京,他率诸文武百官穿上丧衣,出迎到东直门外五里处,跪奠三爵,大哭不止。二十日下诏颂扬多尔衮平定中原之功,谦让之德,而且“中外丧仪,合依帝礼”二十五日追尊多尔衮为懋德修道广业定功安民立政诚敬义皇帝,庙号成宗。多尔衮死后也备享殊荣。与此同时,福临第二天下令,命大学士刚林等把多尔袭王府中的所有信符一律收贮内库,又命吏部侍郎索洪等把赏功册收回大内。接下来以不尊多尔衮的罪名清除其亲信英亲王阿济格。

顺治八年(1651年)正月十二日,福临在太和殿宣布亲政,时年14岁。由于多尔衮野心勃勃、凡国家大事都不与福临商议,又阻止词臣朝夕进讲,所以年仅 14岁的福临既缺乏亲政的实际经验,又缺乏这方面的理论知识。但从多尔衮死后他和满洲贵族的争权斗争中,我们能看出他机智善谋、老练果断、临危不乱等优秀的政治品质。他自知年幼,不能知人善任,也不可能事必躬亲,应该主次分明,独揽大权。就在多尔衮死后半个多月,他便传谕议政大臣等说:“国家政务,悉以奏朕,朕年尚幼,未能周知人之贤否。”“遇紧要重大事情可即奏朕,其诸细务令理政三王理之。”谭泰等人奏曰:“议推大臣,恐不免稍迟。”顺治帝说:“迟而得当,何伤。但速而不得其人,是所忧也。”他首先认为吏刑户三部事务重大,于是依照诸位大臣商议的结果,各设尚书二员。规定这三部遇以下事务必须上奏:官员升转迁除,官员过犯及大辟等罪。钱粮库物出人,此外的事务要的情启奏。而他则得以依事之轻重缓急,统领全局。一个年仅14岁的少年,对政事措置有度,从容不迫,确实非常难得。多尔衮猝死,福临提前亲政,这一突发事件,并未引起大的动荡。虽有斗争,却也只限于宫廷之内,并未影响整个社会的稳定和前线的战事,权力的转接基本上顺利实现了。

福临的母亲,孝庄皇太后在他亲政期间,起到了不小的作用。她告谕顺治皇帝说:“为天子者处于至尊,诚为不易。上承祖宗功德,益廓鸿图;下能兢兢业业,经国理民,斯可为天下主。”目的是要顺治皇帝唯才是举,亲贤臣,远小人,赏罚分明、公正,提倡节俭戒骄戒躁,努力学习,不耻下问。其中最主要的是教导顺治帝如何用人,并能一语中的指出清初政事得失的关键,从而显示了孝庄皇太后的政治才能及其对福临亲政的特殊作用。从顺治亲政后的行为举措上看,他是谨遵母亲的教诲的。

福临亲政后,为巩固皇权,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清除多尔衮的势力。

顺治八年(1651年)二月二十二日,顺治列举多尔衮罪状14条之多,成800字的诏书,昭示全国。第一,太宗死时,诸王、贝勒、大愿等以死盟誓,扶立皇上、就没想立摄政王,只有他弟弟多铎一个人劝说他摄政。第二,与他同为辅政大臣的还有多铎与济尔哈朗,但多尔衮擅自专权。根本不让济尔哈朗参予朝政,却任他的弟弟为辅政叔王。第三,背弃誓言,肆意妄为,打着皇父摄政王的招牌,把扶立皇上的功劳全部据为已有。又将在太宗文皇帝平日里恩遇下的将军们出生入死立下的赫赫战功归自己头上,只字不提朝廷的恩典。第四,使用只有皇上才享有的仪仗、音乐、侍卫。第五、擅自使用府库中的财物,包括银两珍宝、织造缎匹等,相当奢靡,且从不贡献给皇上。第六、网罗皇上侍臣,有伊而登、陈泰一族、刚林一族、巴尔泰一族等。第七,亲自来皇宫院内,认为太宗文皇帝的皇位是夺来的,并以此要挟皇上的侍臣。第八、以莫须有的罪名逼死肃亲王,又纳其妃,将官兵户口财产等项,给了皇上之后又擅自收回、以饱私囊。第九、欲抢走皇上侍臣额尔克戴青。第十。一切政事及批票本章都用皇父摄政王旨,而不用皇上之旨。第十一,把自己的母亲供奉在太庙有悖常理。第十二,全凭他个人好恶给人加官晋级。而且还私自加封自己的妻子。第十三、不令诸王、贝勒、贝子、公等侍候皇上,竞然把自己尊为圣上,让他们去府的前问候。第十四、私造帝服、戴御用珠宝。诏书最后说:“联闻之,即令诸王大臣、详细审问,逐件皆实……据此事迹看来,谋篡之事果真。谨告天地宗庙社稷,将伊母子并妻,罢追封、撤庙享、停其恩赦、布告天下,咸使闻知。顺治八年(1651年)二月二十日。”最后根据诏书罢除多尔衮的母亲和妻子的封号,并把她们的灵位撤出庙享、对多尔衮掘墓鞭尸。

如果把诏书与八年前多尔衮加封“叔父摄政王”时所颁的册文,两相比较,功与罪判若天壤。册文颂多尔衮硕德丰功,“高于周公”,甚至有些是“周公所未有,而叔父过之”。颂功与伐罪,均夸大其辞;元勋与罪魁,变在旦夕、这是权力斗争中常见的现象。

福临亲政后,为多尔衮摄政期间被无故杀害的豪格平反,并且对他表示沉痛的悼念,又加封他的儿子为和硕显亲王。经各部商议,遏必隆、希尔良、希福、祖泽润、雅赖、纳穆海、噶达浑、敦拜、觉善、马喇希、法喀等被认为是为多尔衮所害,于是分别恢复世职。因何洛会诬告而连坐的杨善、罗硕等,也各复原职。

班首范文程、刚林、祁充格都是多尔衮执政时的文臣。刚林以辅助多尔衮的罪名,被处死并没收家产。祁充格因为与刚林同谋叛逆而被处死。家产全部没收。范文程虽受多尔衮重用,可一直与多尔衰保持着相当距离,他一开始被革职留任,但很快又官复原职。

福临亲政后,确实想建立自己的功业。他把多尔衮的一系列罪状公之于众;清除了多尔衮的亲信;起用了被多尔衮罢免的大臣;平反并追复了遭多尔衮迫害的亲王、郡王的爵位;下令坚决废弃多尔衮当年执行的扰民政策和奢华工程,并酌情进行了适度改革;以身作则,努力学习儒学,尤其是其中的政治理论;重视任用汉官,倡导汉化,倡导以文教德化治理国家。

接着,福临解除了济尔哈朗辅政大臣一职,以避免权臣专政、并在顺治九年(1652年)正月三十日谕内三院:“以后一应奏章悉进朕览,不必启和硕郑亲王。”随后,为了表示抚慰,又赐金册金宝加封济尔哈朗为叔和硕郑亲王。

在这场激烈而尖锐的政治斗争中,福临大获全胜。他卓越的政治才能和从容不迫的气度在其中表现得淋漓尽致。可见,虽然当时他年龄很小,却并不乏独断朝纲的智慧和勇气。

一百多年后,清乾隆皇帝决定为多尔衮平反伸冤。乾隆三十四年(1769年),他下令让内务府修缮多尔衮墓地和住宅。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他发布诏谕,认为多尔衮于大清功不可没,毕生忠于朝廷,功绩卓著,没有什么大的过失。因而正式宣有恢复多尔衮睿亲王封号。几天后,又依据大臣们的主张,让多尔博的四世孙承袭王爵。多尔博是多铎之子,曾过继给多尔衮为嗣。

至此,曾为清朝立下汗马功劳,又扶持福临主持朝政的摄政王多尔衮,终于又得到清政府的认可。

天道轮回,命运多舛。斗转星移,四季更替。这一切,谁又能说的清楚呢?

历史上的顺治帝真的出家了么(一心向佛的清世祖顺治帝)(1)

@娓娓道历史#清朝十二位皇帝#清世祖顺治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