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一岁佝偻老者(白发老人田间拄拐杖拾穗)(1)

成都市大邑县安仁镇,地里的小麦到收割的季节了。在大片的田野里,一位拄着拐杖的老奶奶引起了我们的注意。【摄影师:刘刚|来源:去驴行】

七十一岁佝偻老者(白发老人田间拄拐杖拾穗)(2)

老人一头白发,拄着拐杖,手里拿着塑料袋,在田埂上寻找麦穗。乡民割麦、搬麦过程中,有些麦穗会不小心遗漏在田间,拾穗不止不会浪费粮食,还能杜绝落在地头上的麦子发芽,省去新田除草的功夫。

七十一岁佝偻老者(白发老人田间拄拐杖拾穗)(3)

笔者从小在农村长大,小时候秋收时,长辈割完水稻,地里总是会落下许多稻穗。这时四五个小家伙组成一团,提着袋子赤着脚在田埂上寻找,有时半天便能拾获好几斤的稻谷。提着沉甸甸的稻谷回到家,长辈们少不了夸奖懂得珍惜粮食。从田野上走出来的孩子,对粮食总是恪守着一粒皆辛苦的道理。不过随着农村机械化生产推进,拾穗的影子在中国大地上已渐渐消失。老人拾穗的影子,让人不由自主的被触动。

七十一岁佝偻老者(白发老人田间拄拐杖拾穗)(4)

老人腿脚不便,走在田野上很是吃力,但一双眼睛依旧盯在脚下这片土地上,搜寻着被遗落下来的麦穗。

七十一岁佝偻老者(白发老人田间拄拐杖拾穗)(5)

对于年轻人而言,老人捡1天麦穗都值不了5块钱,但对于老人而言每一粒麦子都不应该被丢弃在土地上,这是成百千年来中国农民艰难生存的不老祖训。今天的年轻一代离土地太久太远,久到忘记桌上的粮食从何而来,远到忘记稻麦是由农民含辛茹苦种植。假如有机会,不妨带着孩子到田间,脚下的土地能养人,也能教人。

七十一岁佝偻老者(白发老人田间拄拐杖拾穗)(6)

刘刚: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常年活跃在川西偏远农村,记录大量中国乡情农村。现联合去驴行与你共同掀开真实的农村记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