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熹我们都众所周知,是宋代理学的集大成者,他继承了北宋程颢、程颐的理学,完成了客观唯心主义的体系。

然后呢,他认为“理”是世界的本质,“理在先,气在后”,便提出“存天理,灭人欲”。至今,这两句话影响至深。

朱子家训精辟十句(文化朱子家训全文仅317字)(1)


《朱子家训》原载及背景

《朱子家训》原载《紫阳朱氏宗谱》。

南宋中期,金、蒙南侵,赋税苛重,百姓怨声载道,民族危机深重,加之儒家衰弱。

朱子家训精辟十句(文化朱子家训全文仅317字)(2)

封建统治的腐朽,致使纲常破坏,礼教废弛,官场贪风日盛,道德沦丧,人们精神空虚,理想失落,社会动荡不安。

朱熹以弘扬理学为己任,奉行“格物致知、实践居敬”的教育理念,力主以“存天理、去人欲”为内容的道德修养,力求重整伦理纲常、道德规范,重建价值理想、精神家园。《朱子家训》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

朱子家训精辟十句(文化朱子家训全文仅317字)(3)


原文

朱子家训精辟十句(文化朱子家训全文仅317字)(4)

君之所贵者,仁也。

臣之所贵者,忠也。

父之所贵者,慈也。子之所贵者,孝也。

兄之所贵者,友也。弟之所贵者,恭也。

夫之所贵者,和也。妇之所贵者,柔也。

事师长贵乎礼也,交朋友贵乎信也 。

朱子家训精辟十句(文化朱子家训全文仅317字)(5)

见老者,敬之;

见幼者,爱之。

有德者,年虽下于我,我必尊之;

不肖者,年虽高于我,我必远之。

慎勿谈人之短,切莫矜己之长。

仇者以义解之,怨者以直报之,随所遇而安之。

朱子家训精辟十句(文化朱子家训全文仅317字)(6)

人有小过,含容而忍之;

人有大过,以理而谕之。

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人有恶,则掩之;人有善,则扬之。

处世无私仇,治家无私法。

勿损人而利己,勿妒贤而嫉能。

勿称忿而报横逆,勿非礼而害物命。

见不义之财勿取,遇合理之事则从。

朱子家训精辟十句(文化朱子家训全文仅317字)(7)

诗书不可不读,礼义不可不知。

子孙不可不教,童仆不可不恤。

斯文不可不敬,患难不可不扶。

守我之分者,礼也;

听我之命者,天也。

人能如是,天必相之。

此乃日用常行之道,若衣服之于身体,饮食之于口腹,不可一日无也,可不慎哉!

录自《紫阳朱氏宗谱》

朱子家训精辟十句(文化朱子家训全文仅317字)(8)

译文:

当国君所珍贵的是“仁”,爱护人民。

当人臣所珍贵的是“忠”,忠君爱国。

当父亲所珍贵的是“慈”,疼爱子女。

当儿子所珍贵的是“孝”,孝顺父母。

当兄长所珍贵的是“友”,爱护弟弟。

当弟弟所珍贵的是“恭”,尊敬兄长。

当丈夫所珍贵的是“和”,对妻子和睦。

当妻子所珍贵的是“柔”,对丈夫温顺。

侍奉师长要有礼貌,交朋友应当重视信用。

朱子家训精辟十句(文化朱子家训全文仅317字)(9)

遇见老人要尊敬,遇见小孩要爱护。

有德行的人,即使年纪比我小,我一定尊敬他。

品行不端的人,即使年纪比我大,我一定远离他。

不要随便议论别人的缺点;切莫夸耀自己的长处。

对有仇隙的人,用讲事实摆道理的办法来解除仇隙。

对埋怨自己的人,用坦诚正直的态度来对待他。

不论是得意或顺意或困难逆境,都要平静安详,不动感情。

别人有小过失,要谅解容忍!别人有大错误,要按道理劝导帮助他。

朱子家训精辟十句(文化朱子家训全文仅317字)(10)


不要因为是细小的好事就不去做,不要因为是细小的坏事就去做。

别人做了坏事,应该帮助他改过,不要宣扬他的恶行。别人做了好事,应该多加表扬。

待人办事没有私人仇怨,治理家务不要另立私法。

不要做损人利己的事,不要妒忌贤才和嫉视有能力的人。

不要声言忿愤对待蛮不讲理的人,不要违反正当事理而随便伤害人和动物的生命。

不要接受不义的财物,遇到合理的事物要拥护。

不可不勤读诗书,不可不懂得礼义。

朱子家训精辟十句(文化朱子家训全文仅317字)(11)

子孙一定要教育,童仆一定要怜恤。

一定要尊敬有德行有学识的人,一定要扶助有困难的人。

这些都是做人应该懂得的道理,每个人尽本分去做才符合“礼”的标准。

这样做也就完成天地万物赋予我们的使命,顺乎“天命”的道理法则。

朱子家训精辟十句(文化朱子家训全文仅317字)(12)


世评:

朱熹一生淡泊名利,安守清贫,从不妄取不义之财。

他一生生活不幸,幼年失父,中年丧偶,幼女夭折,胞妹早逝,晚年失子,

生活相当贫困,其斋舍无以避风雨,赵汝愚悯其贫,欲为其盖房屋。

他婉言谢绝曰:“此是私家斋舍,不当烦官司。”赵又怜其穷,愿从自己的俸禄中取一二周济之,也被朱熹连连辞谢。

朱熹对他人惠赠的财物,于法有碍,一概以礼谢绝,然而与亲友的礼尚往来,却又慷慨相赠。

吕祖谦妻故,陆游子亡,朱熹长期生活在农村,深知民众疾苦,从小心中就蕴藏着帮贫救困、忧世恤民的思想。

朱熹为官时间不多,总揽仕历,按到职实算,为官方逾七年(任同安县主簿三年、任江西南康军两年、任提举浙东常平盐公事九个月,任知漳州一年、任知潭州兼湖南路安抚使两月余、任焕章阁侍讲四十六天)。

朱熹为官内每到一处,极度重视荒政,他重农桑,兴水利,正经界,轻赋敛,惩贪官,治豪强,真个是民间疾苦“一枝一叶总关情”。

他于1171年创建的社仓,奏请朝廷颁行诸路州军,救助了无数灾民,被誉为“先儒经济盛迹”。如今,朱子社仓仍然完好安在,向人们昭示着纯朴善良的朱熹救荒恤民的故事。

朱子家训精辟十句(文化朱子家训全文仅317字)(13)


朱子家训精辟十句(文化朱子家训全文仅317字)(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