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与青年时的孔子曾经坐而论道,最后达成共识老子无奈说道,“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世人大多感悟不到大道,只能退而求其次后来老子写了《道德经》,从无的角度讲道孔子的传人写了《论语》,从有的角度讲道,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关于老子与孔子谁的智慧高?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老子与孔子谁的智慧高(老子与孔子惠能与神秀)

老子与孔子谁的智慧高

老子与青年时的孔子曾经坐而论道,最后达成共识。老子无奈说道,“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世人大多感悟不到大道,只能退而求其次。后来老子写了《道德经》,从无的角度讲道。孔子的传人写了《论语》,从有的角度讲道。

五祖弘忍大师年过古稀,急寻继承衣钵之人,让门下每人作一首偈。神秀在画壁上写道,“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常拂拭,勿使惹尘埃。”

惠能不识字,请求一人帮他写道,“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王阳明出行前嘱咐两位爱徒,要依四句教做学问: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两人为此争执不下。

汝中曰:“此恐未是究竟话头。若说心体是无善无恶,意亦是无善无恶的意,知亦是无善无恶的知,物是无善无恶的物矣。若说意有善恶,毕竟心体还有善恶在。”

德洪曰:“心体是天命之性,原是无善无恶的。但人有习心,意念上见有善恶在。格、致、诚、正、修,正是复那性体功夫。若原无善恶,功夫亦不消说矣。”

老子与孔子身处春秋战国,惠能与神秀身处唐朝,王阳明身处明朝。不同的时代却在讨论同一件事,那就是如何修行,如何净化心灵,如何获得大智慧。

往往同时存在两种观点,一种是我本清净,何须净化,主张顿悟;另一种是吾性自足,却因后天习气而有善有恶,所以才要修身,主张渐修。

怎样做才是正确的?其实王阳明给了答案:

先生曰:“我今将行,正要你们来讲破此意。二君之见正好相资为用,不可各执一边。我这里接人原有此二种:利根之人,直从本源上悟入。人心本体原是明莹无滞的,原是个‘未发之中’,利根之人一悟本体,即是功夫,人己内外,一齐俱透了。其次,不免有习心在,本体受蔽,故且教在意念上实落为善去恶,功夫熟后,渣滓去得尽时,本体亦明尽了。汝中之见,是我这里接利根人的;德洪之见,是我这里为其次立法的。二君相取为用,则中人上下皆可引入于道。若各执一边,眼前便有失人,便于道体各有未尽。”

阳明先生又补充道:“此原是彻上彻下功夫。利根之人,世亦难遇,本体功夫,一悟尽透。此颜子、明道所不敢承当,岂可轻易望人!人有习心,不教他在良知上实用为善去恶功夫,只去悬空想个本体,一切事为俱不着实,不过养成一个虚寂。此个病痛不是小小,不可不早说破。”

大道殊途同归,要因材施教。上上根之人像老子、惠能六祖、王阳明,他们内外一体,可以直入本心,只要悟透本体,内外就一齐俱透了。但是他们要从下下事做起,才能磨练心性,成就其利根。他们的悟道无不是从百死千难中得来。

中下根之人像孔子、神秀、钱德洪,他们明白吾性自足的道理,只是人的私心杂念蒙蔽智慧,所以从念头上为善去恶,心上练事,事上练心,循序渐进。事实证明,他们的成就也是光辉无比。

顿悟还是渐修,此两者不可各执一边,应相取为用。利根之人往往自有上上志。磨练不可或缺,从下下事做起才有可能成就其利根,许多天资聪慧者,往往小时了了大未必佳。中下根之人往往着眼于现实,不断挖掘自性,随着自性越来越显露,志向也随之变得高远。最终下学而上达。正的极乐净土就是回归自性。

世上利根之人少之又少,几乎人人都有后天习气,若不重视为善去恶的后天功夫,只是凭空悟想心之本体,就像不擦镜子,你永远不知道心如明镜是什么感觉。后世的东林党正应了“此个病痛不是小小”。他们并非利根之人,却不切实际,用顿悟法修行,心非明镜却自欺欺人。结果不是能用“愤青”一词形容的。

修行要脚踏实地,从念头入手。世间人一念起难免有善有恶,生活中时时反省不合理的私心杂念,从念头上去恶。念头上是善,行为上自然是善。这个方法就是格物,格物就是正事正心,心正则事正,事正则心正。

古圣先贤们都在做同一件事,就是回归自性,今天我们还是要做这件事。别人只能给予启发,最终还是要自悟。虽然终点未可知,路上风光无限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