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族以“礼”著称。礼仪文化源远流长,作为六朝古都的北京城更是汇聚了各民族的优秀文化,从而形成了特有的礼仪风俗。

北京城素有“首善之区”的美称,崇尚礼仪,在北京的社会文化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形形色色的礼仪规定了生活的方方面面。过去从皇家到民间,从官府到百姓家庭,每个阶级阶层,维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展开社会交往,都离不开礼,都受到礼数制约。它是维系等级秩序的标志,同时也是人际往来中的行为规范和道德观念,渗透到生活的细枝末节。

说说老北京餐桌上那些规矩 说说老北京餐桌上那些规矩(1)

各地都传有“北京人礼多”的说法。甚至有人评价北京人“未读书却也达理,无知识却有文化”。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流传于北京民间的规矩有很多,在祖祖辈辈留下的传统老规矩中,有的带有一定的封建色彩,今天看来不合时宜,但更多的规矩则与一定的礼仪、礼貌有关,具有可取之处,有一些老规矩蕴含的不仅仅是行为规范,更是传统文化的习惯,甚至安全的意识。

在老北京,不同的家庭或家族在社会、经济、习惯、环境的影响下,形成了有自家特色的饭桌文化,并在不少方面形成了社会的共识。无论贫富,日常生活一般都包括三种用餐形式:逢年过节以及各种喜庆活动而设的“家宴”,宴请亲朋好友的“宾宴”,日常家庭的“便宴”。宴席不分大小、贵贱,所涉及的餐桌礼仪却都是十分讲究的,反映出老北京人朴素的心理和几百年来养成的饮食文化习惯,也折射出老北京的价值观念。

老北京的用餐礼仪概括起来包括以下几种。

说说老北京餐桌上那些规矩 说说老北京餐桌上那些规矩(2)

第一,家庭成员用餐前要礼貌性地招呼长辈坐在主位,坐席必须遵守长幼尊卑的规矩,请年龄和辈分最大的长者坐在主位,然后再依次入座。入座后,待长辈坐下说吃饭,大家才能吃饭,长辈如果没有动碗筷,晚辈是不能先动碗筷的。

请客吃饭对座位的安排讲究更多。首先要确定主位,主位通常坐北朝南,不管方桌还是圆桌,正位都在正中。但是很多场合,若不好分辨桌子的朝向,以门为标志来确定主位,正对着门的是主位。主位确定后,再按“尚右”即“右为上”的老例儿,依次安排座位。“尚右”的老规矩从商周时代就有了,即以右边的位置为尊,室内以西为右,尊贵的客人要坐西面东。

说说老北京餐桌上那些规矩 说说老北京餐桌上那些规矩(3)

第二,用餐时对如何使用筷子的规矩多多。筷子是中国人日常生活中使用最多,也最容易被忽视礼仪的餐具。筷子体现了中国文化追求“天人合一”的和谐性。这主要表现在筷子的取材和使用方法上。从最开始的两根小木棍到后来的竹筷、象牙筷等,都取材于自然界。相对于西餐餐具的切、戳,筷子的使用方式所折射的中国文化,不是侵入式的,而是努力寻求一种平衡的和谐。与刀叉相比,筷子成双成对具有“均衡对偶”与“和为贵”的意蕴。

中国各地风俗不同,对筷子的各种忌讳和程度也不同。北京民间对吃饭用筷有八忌,分别是:忌舔筷,舔舐筷子上的食物和汤汁;忌迷筷,手拿筷子,犹豫不定,不知道自己要吃哪一道菜,筷子在餐桌四处游寻;忌移筷,刚吃过一个菜接着又吃另一个菜,中间不停顿,不配饭;忌粘筷,用粘了饭的筷子去夹菜;忌插筷,把筷子插在饭菜上;忌跨菜,别人夹菜时,跨过去夹另一菜;忌掏菜,用筷子在菜中间扒弄着吃;忌剔筷,用筷子剔牙。这些禁忌大都与卫生、谦让、礼貌有关。

说说老北京餐桌上那些规矩 说说老北京餐桌上那些规矩(4)

2004年1月,西单大街两侧的“竖筷插碗”城市雕塑装置引起北京民俗家的不满和民众的非议,该消息见报后,布置该雕塑装置的商场根据有关部门意见自动拆除了雕塑。这也正犯了北京人用筷八忌中的第五忌:插筷。原来在北京人家中如有七八十岁的老人,绝对不允许将筷子插在盛满米饭的碗里。这条中国用筷礼仪中的禁忌,源自中国古代以食品祭祖的风俗。祭祖时,考虑到死人和活人不一样,活人用筷子进食很方便,而死人已脱离躯壳,只有灵魂飘游在冥界,不再能自如地使用筷子,所以,祭品的碗盆上面才竖插筷子,而平常生活中如果将筷子竖插在盛满米饭的碗里,称作“倒头饭”,是对家中老人的最大不敬。时任北京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的赵书先生称,北京作为中国的首都、文化的中心,一定要注意民俗民风。“筷子是中国的特色,使用是非常讲究的,筷子只能放在碗右边,横放碗前是‘横尸’,参差不齐的是‘三长两短’。”“民俗民风和迷信糟粕是不同的,是一个民族的特色,好的民俗民风是传统道德,也是需要提倡的,一些忌讳也是要讲究的。”

说说老北京餐桌上那些规矩 说说老北京餐桌上那些规矩(5)

第三,不能直接在锅里吃饭,饭一定要盛在碗里再吃。每餐吃完米饭后,碗里要一干二净,不能有剩余的米粒粘在碗上,这正如我们现在所提倡的“光盘行动”。孩子从小就受到老人们的教育,掉了饭粒,要一颗颗从桌子上捡起往嘴里送,实际上是告诫年轻人要养成珍惜粮食和勤俭持家的好习惯。

第四,老北京人在餐桌上,有许多有意思的忌口,比如不能说“丸”“蛋”。在老北京,臭豆腐可以说,肉丸子却不能说,得换个说法叫“狮子头”;鸡蛋也要回避,炒鸡蛋说成“摊黄菜”,鸡蛋汤说成“甩果儿汤”。这是为什么呢?其实是避讳谐音。丸子的“丸”和“完”同音,意思不吉利。“蛋”甚至还是骂人的话,如滚蛋、混蛋等。

老北京在饭桌上说话还有一些其他老规矩,碗里的饭吃完了,不能直接说“我吃完了”或者“我吃没了”,而要说“我吃好了”。如果还想再来一碗,不能说“要饭”或“再要一碗”,添饭时要说“再添一碗”或“再盛一碗”,其忌讳是因为过去老北京人将街上的乞丐称为“要饭的”。谁先吃好要马上离桌时,还要说一句:“我吃好了,大家请慢用。”

说说老北京餐桌上那些规矩 说说老北京餐桌上那些规矩(6)

第五,老北京人对吃饭时的吃相相当在意。比如吃饭的时候不能狼吞虎咽,不能发出很大的声音。人吃东西不可能不出声儿,但如果有人故意或无意地拿上嘴唇去碰下嘴唇,舌头在嘴里搅动,发出一系列“吧唧吧唧”声儿,会影响到别人吃饭的胃口,是没规矩的表现。如果声音过大,就会被视为对旁边吃饭人的不尊敬和没有教养,像猪吃食儿。所以,吃饭时绝对不能吧唧嘴,喝汤时也不能出声音,要用勺一下一下轻轻地喝,不能端起碗大口大口地喝。

另外,在老北京,家里不管贫富,都有吃饭不舔盘子舔碗的老规矩。有钱的人家不愁吃喝,自然不用说,就是穷苦人家也有这一项规矩。现在经济条件好了,不会出现因为缺吃少喝才舔盘子舔碗的情况,但小孩子有时遇到自己爱吃的或者觉得好玩,常常把吃剩的盘子也要舔上一舔。为什么要立这么一个规矩呢?一是舔盘子舔碗的样子不雅观,家里的猫和狗才会有这种习惯。二是按迷信的说法,过去要饭的叫花子才喜欢舔盘子舔碗,所以,晚辈舔盘子舔碗会让家里人一辈子受穷,吃不上饭。

说说老北京餐桌上那些规矩 说说老北京餐桌上那些规矩(7)

第六,民间忌讳吃饭前用筷子或勺子敲空碗,以为这是“穷气”。饭菜没端到桌子上时,孩子们要静静地坐在桌前等待,如果哪个孩子不懂事用筷子敲打饭碗,大人就会马上训斥“我这儿不收要饭的”,因为旧时街上的乞丐要饭时才这样一边当当地敲饭碗一边乞讨。

第七,吃饭时不能闲聊。现在人们吃饭时多是边吃边聊,而过去老北京人却讲究“食不言”“餐不语”,特别是大户人家坐在一起吃饭时,讲究吃饭就是吃饭,不许随便说话,如非说不可,先把饭咽了再说。正所谓“茶余饭后”,为什么要说“饭后”呢?正是因为吃饭时是不准说话聊天的。孩子们谁要是吃饭时随便说话,轻者会受到大人的训斥,而重者会遭到大人用筷子打上两下。如此来说,今天还应该加上“吃饭不能玩手机”这条。

说说老北京餐桌上那些规矩 说说老北京餐桌上那些规矩(8)

第八,全家人要围坐在一起用餐,用餐刚开始时坐在哪儿,就一直坐在哪儿,吃饭时不能随便换座,直到散席。老北京人认为,聚餐时的座位虽然是按长幼和辈分来安排的,但只要您坐下,就按《易经》八卦来定位了。这些定位,对人的运势来说并没有好与坏之说,但老规矩告诉您:定位后就不要再动了,如果您再乱挪位子,那就会乱了运势,倒霉随之而来。抛开所谓的运势说,从礼仪的角度说,在饭桌上乱挪位子也是对他人的不尊重。因为在原来的位子上已经占用了一套餐具,挪地之后,餐具很可能混淆不清,给他人造成困扰。即使原本这个位子是空的或者有人提前离席空出一个位子,也不能随便坐到空出的位子上,因为您影响了同桌其他人的就餐氛围,是对他人的不礼貌。在没有客人的情况下,作为家长也要给孩子树立这样的规矩:吃饭就要老老实实坐在一个地方把饭吃完,那种端着碗满处跑的,放在过去是要饭的。因为只有街上的乞丐才是要了一家又一家,不断变化“位置”的。

第九,说吉利话。吃饭时,若是谁不小心失了手将饭碗、菜盘子等家伙打碎了,要连忙说一声“碎碎(岁岁)平安”,以此缓和气氛,使失手的那位不至于难堪。

说说老北京餐桌上那些规矩 说说老北京餐桌上那些规矩(9)

第十,老北京人在吃饭时还有一个看似“奇怪”的规矩:吃饭时不能一只手放桌下。这是为什么呢?老北京人待人接物,讲究有什么话放到明面上说,忌讳在底下或背后搞小动作。一只手拿筷子吃饭,另一只手也应该放在桌上。如果这只手放在桌下,就会有在桌子底下背着人搞小动作的嫌疑。所以,为了免遭人怀疑,同时也为了对同桌的人表示礼貌,吃饭时千万不要把一只手放桌下。

此外还有:不许筷子连续两次夹菜;吃菜不许搅菜碟儿;夹菜不过盘中线;不许吃饭咬着筷子;盛饭要从边上先盛;端茶、盛饭要双手递;不许反着手给人倒酒或倒水;倒茶不能倒满;不许茶嘴对着人等。

人们还将餐桌的规矩编成了“三字经”:

闷头吃!别说话!“食要静!”

在家里,规矩吃!“食要席!”

固定座,安静吃!“食要安!”

盛好饭,再拿筷!“食要文!”

吃时箸,停时放!“食要矩!”

吃完饭,不留粒!“食要净!”

闭住嘴,不出声!“食要相!”

吃近前,不挑食!“食要礼!”

而今这些老规矩大多已被人们淡化,甚至完全消失,但在一些讲究的老户人家里,还依然保留着一部分。这些社交礼仪的习俗,绝不是什么老生常谈或“老妈妈论”,而是人们的一种行为准则,不仅符合时代精神,也是提高民族素质的需要,有利于精神文明的建设。从某种角度来说,一些老规矩是为了营造和谐的就餐环境,图的是吉利,其实也是一种文明的体现。今天我们仍要学习和掌握其精华,发扬优良的社交礼仪传统,展现出北京首善之区的风貌和北京市民的风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