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有知识#

#我在头条搞创作#

解读历史 探索未来 大家好,我是头条博主铁血青年,今天让我们了解一下大唐高阳公主的一些事儿。

大唐长乐公主的故事(大唐悍妇高阳公主之死)(1)

图片仅供欣赏 古装美女

偷情只为逼婚

高阳公主就像鲜花一般骄傲。但是,高阳公主还是被许配给丞相房玄龄之次子房遗爱。嫁人嫁的不是人,嫁的是家世,房玄龄是凌烟阁上的大功臣,唐太宗把高阳公主嫁给他的儿子是出于对高阳的抬爱。——可惜,房遗爱和他以学识、识才知名的父亲太不相同,不学无术,只有一身蛮力。气愤之余,高阳公主从结婚那天起就不接纳丈夫。但是,多情人总是会遇上烦恼的。她在领地打猎时遇到了辩机和尚。这是他们的初恋。那时,公主十六岁,辩机二十一岁。年轻人犯错误,连上帝都可以原谅他们罢。

可笑的是,驸马房遗爱居然像尽忠的良犬,在外面给他们看门。投桃报李,公主特别送给房遗爱两名年轻、美丽的侍女。

史上,太后、皇后与和尚宣淫的很不少,例如武则天、胡太后等都是。可看官都知道,那些和尚不过是女王们的性奴,人品卑劣,有污清门。可辩机不是。辩机是玄奘的高足,是长安城最负盛名的学问僧,翻译了《大唐西域记》。从事译著的缀文大德九人中,二十六岁的他最年轻,译的经也最多。作为一个大德,他的名字已和玄奘一起流芳万载。当然,才华并不能证明一个人的人品,但一定可以增加一个人的价值和分量。这足以说明年轻的高阳绝非贪图情欲,而是真心爱慕。

就这样过了八九年了。在自我情感中四处逃避的辩机被选去译经,已经很久很久很久没有再见到高阳了。但是,他藏匿着高阳赠送的玉枕,被小偷偷了出来,他与高阳的私情也就大白于天下。唐太宗大怒,立刻下诏,将辩机处以腰斩的极刑。高贵的辩机,就在市井小儿幸灾乐祸的围观中,迎接了最污浊和最惨烈的生命终结方式。

死亡在这边,爱情在那边。已经悲恸至疯的高阳,活着,是出于惯性。辩机之后,高阳公主的少女抒情时代结束了。不承认爱情。放弃灵魂。忘记追求。耽迷肉欲。相信权势。以及,好死不如赖活。正像经历了苏丽珍之后的周慕云,在《2046》里已经流不出眼泪,也不再被眼泪打动。

半年后,最疼爱她的父亲去世了,她一滴眼泪都没有掉,一点都不难过。哥哥李治当上了皇帝,高阳更自由了。她开始公开纳其他和尚为面首,秽乱春宫,甚至纵容和信任他们,打算宫廷政变。房氏兄弟出卖了高阳公主,她终致毁灭。

“辩机是我的骄傲,房遗爱才是我的耻辱。”高阳公主这么说过。那时,辩机已死,她已经不再骄傲了。

大唐长乐公主的故事(大唐悍妇高阳公主之死)(2)

高阳公主和辩机画像

东窗事发的蹊跷过程

唐贞观末年,在长安街上抓住一名小偷。这件事虽微不足道,但所缴获的赃物却非同一般,那是一个镶金饰银、艳丽夺目的女用豪华玉枕,绝非一般人所用之物。经过严厉的审问,小偷招供,玉枕乃从弘福寺内一个沙门的房间里偷出来的,这个沙门就是辩机和尚。

关于辩机的经历、俗名、出生地、家世、父母等,无人知晓。只是在《大唐西域记》的卷末语中,有辩机稍作自我介绍的谦词,说他继承远祖隐逸之士的血统,自小怀着高操的志节,专心学问。15岁时,出世为僧,在大总持寺作为道岳法师的弟子。贞观十九年正月,唐玄奘得到御准,在弘禅寺院译经。从事译著的缀文大德九人中,最有名的就是长安会昌寺的沙门辩机。辩机当时只有26岁,已经以渊博的学识、优雅流利的文采而知名了。因此获选为唯一撰写《大唐西域记》的高僧。偷盗案发时,辩机正在弘福寺从事他的译经工作。

如果小偷盗去的是香炉或文具,就不会有人怀疑,但豪华艳丽的女玉枕头却和高僧没有一点关系。御史台立刻召辩机询问。起初,辩机态度强硬,坚不吐实,但在巧妙而又严格的审问下,终于无法隐瞒,坦白说出这是高阳公主亲自赏给他的东西。事情既然关系到唐太宗的爱女高阳公主,问题就不简单了。官方经过调查,很快就知道了,高阳公主下嫁房玄龄之子房遗爱后不久,即和辩机发生了密切关系,而且已经持续八九年之久了。

婚后不久的某一天,公主和丈夫到长安郊外的公主领地打猎。当时的辩机,住在一处无名的草庵里,正在用功读书。公主累了,想休息休息,房遗爱和侍从就带着公主到草庵这里来,贵人突然造访,辩机放下一切,急急出来招呼。公主见到这位年轻的僧人,立刻两颊绯红。虽然,辩机穿着粗布衣裳,仍然可以看出他的英俊和饱有学识。敏感地察觉出公主感情变化的辩机,也突然陷入一般男女的烦恼之中,在荒野破旧的草庵里勤奋向学,突然出现了丽如牡丹的年轻贵夫人,用热情的眼光凝视他,这对辩机来说,正如女菩萨显现,来拯救他年轻人的烦恼。当时他只有二十一二岁左右,公主大约是十五六岁。

随从和宦官、宫女们,把携带的帐床等用具,抬进草庵。公主将辩机召进去,两人立刻就任欲火烧身了。这时房遗爱像对女主人尽忠的良犬,怕这件事泄露,以其他随从妨碍“公主休息”为名,全部斥退。自己担任护卫。此后,在房遗爱的护卫下,公主和辩机继续幽会。公主为了报答房遗爱的合作,特别送他两名年轻、美丽的侍女。他们之间生活得很好,两人还彼此互相同情。

大唐长乐公主的故事(大唐悍妇高阳公主之死)(3)

高阳公主和辩机,剧照。

高阳公主的情人之死

被选为无上光荣的译经者,对辩机而言,是心中矛盾的一大救星。他要借这个机会摆脱烦恼,专心致力于这项伟大的工作。在译经的工作中,他比年长于自己的大师们,负责更多的部分,更特别被选为《大唐西域记》的撰写人。就算辩机英才卓绝,如果精神仍为偷情分散,是没有办法完成这项伟大的工作的。高阳公主虽然满怀热情,但为了情人的光荣使命,也只好退让了。公主把玉枕交给辩机,泪水盈盈地看着自己所爱的男人说:“真的,这只是暂时的忍耐,如果从此不能相见,我实在无法忍受,在我们相见之前,就把这个枕头当作是我,每天晚上抱着它吧!”没料想,玉枕却成了奸情的证据。御史公的奏文送到唐太宗的手里,太宗怒发冲冠,咬牙切齿,立刻下诏,将辩机处以腰斩的极刑。腰斩,就是把赤裸的罪人放在大木板上,从腰间斩成两段,这恐怕是世界上最凄惨的极刑了。

刑场设在长安西市场的十字路口,那里有一棵古老的柳树。围观的群众听说这一次能看到难得一见的腰斩极刑,个个兴奋异常。而且,罪人又是平时高傲神气的佛僧,30岁左右就被视为高僧俊才,居然和天子的千金又是有丈夫的女人偷情破戒的和尚。这就更撩拨起他们如过年过节般的兴奋。当时的佛教以大乘为主,且仅属于知识阶层,是贵族文化的一部分。对一般民众来说,过分高雅、难解。为求生意兴隆,全家平安或治愈疾病,一般市井小民们都依靠道教或道佛混淆如巫术一般的稀奇古怪的东西。民众对于身份高的人有悲惨的结局,时常报以掌声,以发泄平时的怨气。辩机处刑时,汹涌而来的群众不断吼叫、揶揄、嘲笑,担任刑场警卫的士卒,几乎喊破了喉咙,忙着整顿秩序。深受玄奘、道宣等其他大乘佛教界高僧期许的才俊,年轻而有学问的僧人辩机,在群众的怒骂和嘲笑里,受尽难以名状的地狱之苦,在惨叫声中断气。

辩机处死后,高阳公主的奴婢数十人被处斩刑,表面上对公主和房遗爱没有处罚,却无限期地禁止公主入宫。公主几乎快发疯了。她把自己关在卧室里,不许任何人进去,拒绝吃东西,揪发捶胸,咬破衣服,如疯狂的女鬼,日夜嚎哭。公主所以没有随辩机之后自杀,也没有真正发疯,为的是心中充满对父皇的憎恨,有一天,一定要向父皇报复。这种如鬼般惨厉的决心,才使公主活了下去。不久之后,公主停止了蛰居生活,为了复仇而活着。她的相貌已没有了往日的影子,丰满的脸颊已消瘦,原来洋溢着幸福光泽的瞳孔,如今充满了阴冷凶暴的光芒,时而像鬼火一般闪过,以前的高阳公主已经随着辩机消逝了。

大唐长乐公主的故事(大唐悍妇高阳公主之死)(4)

高阳公主剧照

由恨生出对大唐的叛逆之心

高阳公主没有想到,今日便是她在世上的最后一天了。

她本应该想到的,从她决定怂恿自己的嫡亲兄长李恪谋反的那天起,她的心已经死了,不,从那一日法场的暴雨冲淡了满地的鲜血,她就没有真正活在这世上了。这么多年的苦受得有些无谓,她不知道自己究竟报复了谁。

他的眼睛像是郦山上的天空,清澈得几乎湛蓝。她看着飘舞的白绫,和窗外的那抹冷冷的碧空,深冬的寒气水一样漫过宫室,她忽然觉得这宫殿太大了,大得无边无际。

如今她只是一个美丽的魂魄,飘荡在大明宫之上。那白绫空荡荡地飘在冷风里,她看着,恍惚着,死去原来是这样简单。那具宫人们围着忙成一团的躯壳里已经没有了她,她不知要到哪里去。

她不知道他在哪里。

从敞开的窗子,她看到了她的皇兄李治正在凭案而泣,他哭得很伤心,她想,他已经知道她的死讯了。其实她并不恨他,她非但不恨他将她处死,也不恨他登上皇位,虽然她是因谋反而被处死的。他其实对她很好,他们并不是同母所生,但在所有的皇妹中,他真心爱她。

是她害了自己同母的亲哥哥,李恪应该也在今日被敕令自尽。可她真心同情的却是这冷冰冰的大殿上痛哭失声的李治。他永远不会明白为什么高阳会反,即使是李恪登基,也不会比他对她更好了。

她反他,只为了一件事,他是父皇钦选的储君。

她的父皇是四海咸服的大帝,是千古颂扬的明君,她曾是他最心爱的女儿,他把她嫁给了房玄龄的次子房遗爱,是因为他信任这白首皓发的老臣。他相信,即便是自己百年之后,房氏一家仍肯善待他这娇纵珍贵的掌珠。

高阳,这是他为她取得名字,这名字烙在她的骨髓里。她高傲如风,耀眼如阳。她身上有两朝的皇室血统,她的母亲是前隋公主,国破家亡之际,遇到了当时尚是秦王的李世民。杨妃美丽而雍容,她的风仪酷似母亲。

她更爱的是她的父亲,他是如此地宠爱她,总让她记不起这是大唐的天子,万民的君主,即使她嫁入了房家,最多三日不见,她一定会奉诏进宫的。她从未想过有一天,她会恨他入骨,至死不消。

但这是事实,她已经死去了,如果灵魂依然有爱恨,那么她仍然恨他。

辩机被处以极刑,直到最后一刻,她仍然不肯相信,一向爱她如命的父皇会无视她的痛哭哀求,散断底里,将他送上了法场。

腰斩!辩机被斩成了两段,她的心阵弱得无法收拾,她依然活了下来,是为了报复。

大唐长乐公主的故事(大唐悍妇高阳公主之死)(5)

影视剧照,下同。

可怜的丈夫成了冤魂

耶盛大隆重的嫁仪让她兴奋又期待,领受原仪的房家却是诚惶诚恐地迎接这皇家最璀灿的明珠,房斎爱本是七尺昂藏的男儿,但面对高阳,他却卑微得如同狮子的生养。他不敢直视眼前彩绣辉煌的新娘,畏缩让他显得矮了一截、高阳在注视他的第一眼时便失望到了极点。

其实房遗爱并不比其它人更加渺小,只是畏惧让他从来没有在她面前显露过本色,也许在多年以后,高阳也会慢慢地发现他的可爱,可惜命运没有给这一对夫妻这样的机会。高阳心情郁闷,她虽然是出嫁的皇女,但那山上的别官仍然为她保存,婚后不久,她第一次上了郦山,上山的时候,满目的葱翠在她的眼中如晕了一层灰雾,然而就在下一刻,她遇到了辩机。

满天满地的色彩都鲜亮了起来,有如神迹,有如再一番造世。谁也说不清那种感觉,像是等待了千万年的轮回,枯竭了上百世的生命,忽一日的风动花开,这世上没有几人能够有这份机缘。

她看到了辩机,胸中充满了温暖和畅意,却在那一刹那失去了她的高傲。这原本是她永远不会失去的东西,是她至高无上的父亲纵容的特质,然而.她宁愿匍匐在他的脚下。

他像是这山中的神祗,他有着世人不可能有的清澈,眼睛,那如同一片瓦蓝的天空,如同初出世的婴儿的眼睛。高阳知道她的明眸可比天上的朗星,但映照在他的眼珠里就像是两片暗淡的贝壳。他只穿着一身灰色的僧袍,站在林子里,阳光稀疏地穿过叶子,他的身上明一处,暗一处,他望着高阳,就如同望着这绿色的松叶,林间的小鸟,远处的山峦。他没有微笑,但那神情的祥和却是比微笑更能让人心安,在他面前,没有公主,只有一个有些忧郁的女人。

那时高阳并不知道他是辩机,不知道他是法华寺的主持,是大唐最年轻的“缀文大德”,是玄奘法师最器重的僧人。如果他走上街头,行过的土地会被信徒们取回家去供奉,听他讲经,会有半个长安的人拥进法华寺的门槛。

大唐最美丽和高傲的公主不是拜倒在一位有道高僧的脚下,而是拜倒在她此生最倾心的男人的脚下、

她爱他,像是顶礼膜拜一般的心境。他不仅仅是她的爱人,也是她心灵的主宰,魂魄所栖,心神所念,高阳从此活在世上,只是为了有辩机。

他是这世上不染尘埃的佛果,而她却是人间最性灵的尤物,他给她讲佛理,而她却吮吸着他眼中的空灵,他让她看破这世上的苦难,而她却让他懂得什么是女人。

她沉沦着,快乐着;他也沉沦了,却是刻骨的痛苦。

大唐长乐公主的故事(大唐悍妇高阳公主之死)(6)

李世民家庭的最大丑闻

事露之后,辩机不再是世人眼中的神,他被斥责为背佛的伪僧人,可是再也没有人比高阳知道,他有多么地虔诚。他的痛苦和他的虔诚一样地深。

辩机是一泓清水,而高阳则是顺水漂来的一朵最瑰丽的花,清水涤花,染了一池塘的香气,那清澈却沉入了池底。他想送花上岸,回到他清宁的世界,可是高阳却不肯放过他。

他抵御不了她的诱惑,高阳看着他的眼睛一日益似一日地沉郁下去,她的心也在跟着往下沉。然而怎能离开,从此再不想见,倘或如此,那么她多活一日也是枉然。没有水和空气她或许还可以忍受,但没有辩机,她无从忍受。她不忍心在看他的脸,他脸上那无奈和悔罪的神情让她如冰寒彻,然而几日不见,相思之苦便如火炙身。

他的手指抚过她的肌肤,他的手指在抖,真正震颤欲断的是他的心弦。

佛前的团榻是他长坐之处,每次看到他的背影,她都不忍心去打扰他,当她终于忍不住出现在他面前时,看到他见到她的那一刻眼中的绝望,就像是一件亘古未有的宝物毁在了她的手里。

她想,是她毁掉了辩机。

每一次她都向自己和辩机立誓,这是她最后一次来找他。然而这个誓言,她和辩机都不再相信了。她甚至去看过辩机讲经,香烟燎绕中,善男信女跪拜了整整一个经堂,连同院子里和寺庙外也都是听经的路人。辩机披着素色的袈裟,宝相庄严,真的像是一尊佛。不知为什么,他抬起眼来,看她的方向看了一眼,即使她蒙着帽纱,仍然可以看见他的脸上一阵抽搐,他停了一刻,再开口的时候,仍然是那水银漫地般纯净的声音,但只有她听得出,那声音中藏了无尽的痛苦,她飞也似地逃了,从此之后,她再也没有出现在佛堂里。

他的身上多了鞭答的痕迹,那一次,她失声痛哭。但第二天的黄昏,她还是出现在他的禅房之外。有的时候,她甚至在想,她现在死去,也许对自己,对辩机,都是一种解脱。

大唐长乐公主的故事(大唐悍妇高阳公主之死)(7)

高阳公主最后的报应

玄奘法师从西域带回佛经,集合大唐最杰出的僧人帮他翻译佛经,这工作可能要耗费一生,而且与世隔绝。不得与外人见面。他第一个选的就是辩机。辩机将这个消息告诉高阳的时候,那解脱和坦然的语气让她痛不欲生。她想他也许从未对她动过情,与其说,高阳的存在带给他新奇不如说是捆缚他的绳索。如今,他终于可以摆脱了。

高阳始终记得辩机同着那十几位高僧一同人住天龙寺时,长安百姓的欢呼之声,她也混在人群中,看着一身白色僧袍的辩机走在行列里,垂着头,一脸的宁静与安祥,他并没有看到她,她想他也没有想到她。

从此她再也没有出过闺阁的门,房遗爱是知道她与辩机的事的,高阳赐了他几个美妾,房遗爱不仅不恨她,反而对她感激不已。能够奉妻命娶妾的附马,在大唐还没有几个。

大唐长乐公主的故事(大唐悍妇高阳公主之死)(8)

她为了辩机守身如玉,在她与辩机偷情的三年里,生了两个儿子。

那两个儿子都因为母亲的谋反大罪被发配岭南,她在做这件事的时候像是从来没有想到过她的孩子,辩机死后,她什么也没有想过。如今,她看着宫殿内痛哭流涕的李治,忽然明白这不是她软弱又心慈的皇兄的主意。

李治的身边走来了一个与她同样美丽的女人,那女人脸上有着胜利的隐笑,却将一双手放在丈夫的肩上,安慰着他受伤又痛心的心情。

她也不恨这个女人,尽管她的皇兄李恪曾经说过,这女人会毁了大唐的基业,是她下令处死李恪和高阳的,那又如何?大唐的基业她早就想毁灭了。所以三位僧人怂恿高阳公主推翻李治造反,被赐死,年仅二十七岁。

【延伸阅读:】

大唐长乐公主的故事(大唐悍妇高阳公主之死)(9)

高阳公主(?―653年),本姓李氏,名字不详,陇西成纪(今甘肃省秦安县)人。唐朝时期公主,唐太宗李世民爱女,生母不详。

公主深得太宗钟心,出嫁中书令房玄龄之子房遗爱,恃宠娇纵。行为不检,与《大唐西域记》执笔人辩机私通。唐太宗大怒,腰斩辩机,废杀奴婢数十人。公主非常怨恨,以至于太宗驾崩的时候,没有哀容。

永徽四年(653年),公主欲夺房遗直所继的梁国公爵位,诬告房遗直冒犯无礼。李治令长孙无忌彻查,发现房遗爱与高阳公主参与荆王李元景谋反案,被赐自尽。显庆五年(658年),追封合浦公主。

(刘文龙2022年7月4日于常德德山)

大唐长乐公主的故事(大唐悍妇高阳公主之死)(10)

唐朝美女,画像。

温馨寄语:

历览古今,抱定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这样一种生活信念的人,最终都实现了人生的突围和超越。要想事业成功,似乎仍需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