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对《山海经》着实感兴趣,想系统地了解一下有关的知识,于是入手了一批跟《山海经》有关的书,心得就是《山海经》不要一个人埋头苦读,要跟着专家乐读。

描绘山海经所有异兽的诗句(我找到了三头六臂哪吒的原始出处)(1)

这不,一本《山海百灵》看得人非常欢乐,100种四海八荒间的神奇生物,让我不得不佩服我们古人的想象力,在世俗世界之外打造了自己的一个精神乐园,并且在其中乐而忘返。

《山海百灵》选取了山海经中有灵异的5种类别:神祇、远民、奇禽、异兽、鳞鱼,然后一段原文一段译释一张插图,全方位地展现这个灵物。

我们以“兕”来举例一下啊,看一看本书的体例。

描绘山海经所有异兽的诗句(我找到了三头六臂哪吒的原始出处)(2)

作者首先选取了“兕”在《山海经》中的多次出现,引用了5段原文,做出了一个9次出现的汇总,并分别注明这9次出现在哪里。

然后作者结合了郭璞,对于“兕”的解释,让我们对这种神兽有一个大概的了解:它像水牛一样,青色,一角,重3000斤。然后作者又给我们讲述了“兕”的社会属性,它属于一种瑞兽,逢太平盛世的时候才出来。紧接着作者给我们介绍了一下兕可能的现在对照物,它也许就是现代的雌犀牛。

在这些文字介绍的右边就放着一张插图,我们看到了一个类似于牛的神奇的“兕”,最大的特点就是只有一只角。

全书的体例大都如此。

我觉得除此之外还可以补充一点文学作品中出现这种神奇之物的地方,可能更加引人入胜,下一版再出书的时候,不妨考虑考虑我这个意见哦。比如这个兕,在红楼梦第5回元春的判词中出现过,“虎兕相逢大梦归”,这里,虎和兕都是猛兽,判词似乎预示着元妃未来的生活中会出现这样的两种势力争斗,虎是凶兆,兕是吉兆,曹公没有来得及写的,到底是什么故事呢?

在作者所选取的5类中,最出人意料的就是“远民”,人是挺自我中心的,那些离自己比较遥远很神奇的东西,也成了神异之物。作者在远民篇前的提示语中,非常淘气的写道:“虽然宇宙亦何尽,环海之外皆生人。”不由得想起小时候听的那些大灰狼故事中的“生人气”一词啦,不熟悉的人,本来就是古人认知中的神奇呀。更何况远民篇中,再加上遥远的距离和神奇的长相两样加持。

这些远民,是在我们大家熟知的人的长相上做加法或者是减法,然后就形成一个非常奇特的效果。

描绘山海经所有异兽的诗句(我找到了三头六臂哪吒的原始出处)(3)

描绘山海经所有异兽的诗句(我找到了三头六臂哪吒的原始出处)(4)

描绘山海经所有异兽的诗句(我找到了三头六臂哪吒的原始出处)(5)

比如正常的人是一个头两只手,在这里面,就会有三头的“三首国”和六只手臂的“三身国”,这个加法做的很有意思,这两个国家的人加在一起应该启迪了后世三头六臂的哪咤吧。哈哈。

描绘山海经所有异兽的诗句(我找到了三头六臂哪吒的原始出处)(6)

长股国人是腿有三丈,这难道不是古代审美的一种想象力美颜吗?那个时候就已经流行大长腿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