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肖相如 肖相如频道

版权声明:本文原创和首发于肖相如频道(ID:xiaoxiangru0011),尊重知识和劳动,无需授权即可转载,但是请务必注明原作者。

1

起居之“常”就是“日出而作,日入而息”

起居有常的最高境界就是“日出而作,日入而息”。

我们祖先的智慧确实让我们叹为观止,他们总是能将真理简化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让我们每个人都能做到。

起居有常的“常”就是“规律”,就是“道”,就是“阴阳”。

因为阴阳是“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而“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所以人的生活规律必须遵循自然的规律,自然的规律就是阴阳的规律,阴阳的规律最显著,与人类生活最密切相关的就是昼夜的规律。

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简言之,就是“人法自然”,人法自然怎么法呢,那就是“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真是“要言不繁”,“大道至简”。

在“法于阴阳”的五讲中,我们讨论了阴阳的昼夜规律、四时规律,其中最重要,最现实,与我们的生活关系直接的就是阴阳的昼夜规律,即一天二十四小时。

因为阴阳的四时规律和运气规律也都是由昼夜规律来现实的。

冬三月的昼夜规律是夜长昼短,夏三月的昼夜规律是昼长夜短,阴阳的变化规律是不同的,人体也必须采取与之相适应的生活规律,以什么为标准呢?那就是“日出而作,日入而息”。

无论是冬三月的“早卧晚起”,还是夏三月的“夜卧早起”,都是以日出日入为标准的。

日出日入是自然界阴阳变化最显著的标志,遵循“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规律,就可以保持人体阴阳与自然界阴阳变化的统一。

我们中国人将生活的每一天叫“过日子”。“日子”的正常过法,健康过法,就是“日出而作,日入而息”。

2

生物钟研究提示,人体有基本的生活节律

现代生物钟的研究,可以为起居有常提供一些有益的依据。

人体随时间节律有时、日、周、月、年等不同的周期性节律。

许多学者的研究指出,按照人的心理、智力和体力活动的生物节律,来安排一天、一周、一月、一年的作息制度,能提高工作效率和学习成绩,减轻疲劳,预防疾病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

所谓智力生物节律,就是人一天中有时记忆力好,有时则差,有一定的规律,如有的人早上5~9时记忆力好,而另一些人则是晚上记忆力好等等。

反之假如突然不按体内的生物钟的节律安排作息,人就会在身体上感到疲劳、在精神上感到不舒适。

人体内存在一种决定人们睡眠和觉醒的生物钟,生物钟根据大脑的指令,调节全身各种器官以24小时为周期发挥作用。

早在19世纪末,科学家就注意到了生物体具有“生命节律”的现象。

到了20世纪中叶,生物学家又根据生物体存在周期性循环节律活动的事实,创造了“生物钟”一词。

日本科学家发表研究论文说,他们发现人类生物钟的周期是24小时18分。而其它动物和植物的这种生物钟与时钟差距更明显,一些动物的生物钟周期是23小时至26小时,而植物是从22到28小时。

为什么生物钟与时钟的不同步不会累计起来最终打乱我们的生活规律,让我们醒来得一天比一天晚?研究者说,光线会通过影响体内激素水平和体温等不断重新设定生物钟。

位于美国芝加哥医疗中心的生物节奏研究室的研究人员指出:周末睡懒觉对绝大多数人来说并非好事,因为这会使人体时钟紊乱,睡眠时间顺延,使星期天晚上难以入睡,星期一早上昏昏沉沉,而这种紊乱状态甚至需要数天时间才能恢复正常。

研究表明:人们最好在每天、每周、每月甚至每年的同一个时间醒来,这有助于调整体内的各种活动,使我们精力充沛地去迎接新的一天。

世上的任何一个人各自都有自己的睡眠方式与习惯,有的人喜欢早睡早起,即所谓“百灵鸟”式的人;有的则善于晚睡晚起,即所谓“猫头鹰”式的人。

时间生物学为那些既不属于早起的“百灵鸟型”,又不属于晚睡的“猫头鹰型”的80%的人提供了有用的信息。

蒙克教授说“随着年龄的增长会带来某些变化。不仅是生活方式的不同,而是生物学上的变化。我们中的许多人到晚年时会变成“百灵鸟型”。

这两种不同的觉醒与睡眠方式各有哪些特点呢?

所谓“百灵鸟”式醒睡方式的人,每天很早醒来,起床活动,精神饱满地投入当天的工作,到下午工作效率就慢慢降低,夜幕降临,即呵欠不断,昏昏欲睡,急忙上床就寝,很快便进入梦乡,这类人一般很少有失眠。

所谓“猫头鹰式”,早晨醒来后,慢悠悠地翻翻身,睡意盎然,恋床难舍,磨蹭很久,勉强起床后,上午的工作效率不高,到了下午精神才慢慢的来了,入夜后劲头反而最足,工作至深夜毫无倦意,好像有用不完的劲,只是迫于第二天还有工作,才勉强上床就寝,这类人即使让他们早上床也是难以入睡的。

“百灵鸟式”的人,每当傍晚,其体温在正常幅度的下限,第二天早晨开始升高,到上午升至上限;而“猫头鹰式”的人,在傍晚时体温已上升至正常幅度的上限,深夜后始见下降,翌晨还在下限值内,午后始见上升。

这种节律养成与工作有一定关系。

长期从事农业劳动的多属于“百灵鸟式”,他们的主要工作都在白天,这类人常常天蒙蒙亮就起床活动,太阳落山后即准备就寝了;

而从事脑力劳动的则多是“猫头鹰式”的,他们常常利用安静的夜晚来工作。 

一个人的睡眠与觉醒有一定的节律,在不同的状态下人的体温也发生相应的变化,通过测量体温的变化,也就可以了解自己的昼夜节律。

测量的方法是每隔2个小时测一次体温,连续测一个月或一个半月,一定要在相同时刻测,然后求出各时间点体温的平均值,将这12个平均值点画在坐标纸上,纵坐标为体温,横坐标为时间。

正常体温波动在摄氏36.9±0.5度,变化虽不大,但节律性却一目了然。睡眠安排在体温刚刚下降的阶段最为理想,而觉醒则多在体温回升的初始阶段。

绝大多数人的体温是在下午稍高,入夜后就渐渐下降,在体温开始下降的时候上床就寝,不但入睡快,而且睡的时间也会相对地长一些。

假如你的睡眠时间安排在体温最低点,会使睡眠时间缩短而且很容易早醒。

有些人的体温并无明显节律性,即24小时内体温几乎无明显变化,这种人比较平和,白天可以从早到晚工作,晚间能够按时入睡。但是这样的人在总人口数中所占的比例并不大。

通过对自己体温情况的了解,有利于恰当地安排自己的作息时间。

美英两国的研究人员还发现,人的情绪好坏不仅受睡眠时间长短的影响,而且还与是否按生物节律安排入睡和起床时间有很大关系。

如果在人体生物钟仍处在睡眠阶段起床,即使已经睡了很长时间,仍然会感觉情绪不好;而即使两三天没睡觉的人,如果他的生物钟处在清醒期,那么他也会感觉情绪高涨。

这些研究结果使科学家们能够根据人的睡眠时间表和其自身生物钟判断人的情绪,并有望在将来帮助医生治疗情绪抑郁症患者,也可以帮助经常三班倒的人和需要倒时差的人尽快适应。

3

人体生物钟的基本节律

一、人体一天中的各种生理波动

1点钟:

处于深夜,大多数人已经睡了3-5小时,由入睡期—浅睡期—中等程度睡眠期—深睡期,此时进入有梦睡眠期。此时易醒、有梦,对痛特别敏感,有些疾病此时易加剧。

2点钟:

肝脏仍继续工作,利用这段人体安静的时间,加紧产生人体所需要的各种物质,并把一些有害物质清除体外。此时人体大部分器官工作节律均放慢或停止工作,处于休整状态。

3点钟:

全身休息,肌肉完全放松,此时血压低,脉搏和呼吸次数少。

4点钟:

血压更低,脑部的供血量最少,肌肉处于最微弱的循环状态,呼吸仍然很弱,此时人容易死亡。此时全身器官节律仍放慢,但听力很敏锐易被微小的动静所惊醒。

5点钟:

肾脏分泌少,人体已经历了3-4个“睡眠周期”(无梦睡眠与有梦睡眠构成睡眠周期),此时觉醒起床,很快就能进入精神饱满状态。

6点钟:

血压升高,心跳加快,体温上升,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开始增加,此时机体已经苏醒,想睡也睡不安稳了,此时为第一次最佳记忆时期。

7点钟:

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分泌进入高潮,体温上升,血液加速流动,免疫功能加强。

8点钟:

机体休息完毕而进入兴奋状态,肝脏已将身体内的毒素全部排尽。大脑记忆力强,为第二次最佳记忆时期。

9点钟:

神经兴奋性提高,记忆仍保持最佳状态,疾病感染率降低,对痛觉最不敏感。此时心脏开足马力工作,精力旺盛。

10点钟:

积极性上升,热情将持续到午饭,人体处于第一次最佳状态,苦痛易消。此时为内向性格者创造力最旺盛时刻,任何工作都能胜任,此时虚度实在可惜。

11点钟:

心脏照样有节奏地继续工作,并与心理处于积极状态保持一致,人体不易感到疲劳,几乎感觉不到大的工作压力。

12点钟:

人体的全部精力都已调动起来。全身总动员,需进餐。此时对酒精仍敏感。午餐时一桌酒席后,下半天的工作会受到重大影响。

13点钟:

午饭后,精神困倦,白天第一阶段的兴奋期已过,此时感到有些疲劳,宜适当休息,最好午睡半到1小时。

14点钟:

精力消退,此时是24小时周期中的第二个低潮阶段,此时反应迟缓。

15点钟:

身体重新改善,感觉器官此时尤其敏感,人体重新走入正轨。工作能力逐渐恢复是外向型性格者分析和创造最旺盛的时刻,可持续数小时。

16点钟:

血液中糖分增加,但很快又会下降,医生把这一过程称为“饭后糖尿病”。

17点钟:

工作效果更高,嗅觉、味觉处于最敏感时期,听觉处于一天中的第二高潮。此时开始锻炼比早晨效果好。

18点钟:

体力活动的体力和耐力达一天中最高峰,想多运动的愿望上升。此时痛感重新下降,运动员此时应更加努力训练,可取得好的运动和训练成绩。

19点钟:

血压上升,心理稳定性降到最低点,精神最不稳定,容易激动,小事可引起口角。

20点钟:

当天的食物、水分都已充分贮备,体重最重。反应异常迅速、敏捷、司机处于最佳状态,不易出事故。

21点钟:

记忆力特别好,直到临睡前为一天中最佳的记忆时间(第四次,也是最高效时)。

22点钟:

体温开始下降,睡意降临,免疫功能增强,血液内的白细胞增多。呼吸减慢,脉搏和心跳降低,激素分泌水平下降。体内大部分功能趋于低潮。

23点钟:

人体准备休息,细胞修复工作开始。

0点钟:

身体开始其最繁重的工作,要换已死亡的细胞,建立新的细胞,为下一天作好准备。

二、最佳的作息节律

最佳起床时间:早晨5-6点钟是人体生物钟的“高潮”,体温升高,此时起床会精神抖擞。

最佳饮水时间:起床后饮水既可补充一夜消耗的水分,又可稀释血液,有洗涤肠胃、防止血栓形成的作用,餐前1小时喝一杯水,有助于消化液的分泌,促进食欲;睡前饮水,可冲淡血液,使循环通畅。

最佳工作时间:上午10时至下午3时工作效率最高。一般而言,上午适于脑力劳动,下午适于体力劳动。

最佳午休时间:人脑的活动能力在下午1时左右为低落,故此时午睡最佳。

最佳锻炼时间:一般下午4时以后,是进行体育锻炼的最佳时间,这时人体耐力上升,肌肉温度高,血液黏滞性最小,关节最灵活。

最佳减肥时间:饭后1小时左右,缓速步行20分钟,有利于消耗热量,以利减肥。

最佳刷牙时间:应在饭后3分钟内进行,因此时口腔内细菌分解食物残渣所产生的酸性物质,会腐蚀和溶解人的牙釉质,此时刷牙效果最好。

最佳吃水果时间:饭前1小时吃水果有益无害,饭后2小时吃水果其营养成分最易被吸收。

三、最佳工作时间

上午8~11点,是组织、计划、写作和进行一些创造性思维活动的最佳时间。最好把一天中最艰巨的任务放在此时完成。同时,这段时间疼痛最不敏感,此时看牙医最合适。

上午11~12点,是开会的最佳时间,人们此时最为清醒。这段时间易用于解决问题和进行一些复杂的决策。

12时~下午2时,此间一天中快乐的情绪达到了高潮,适宜进行商业社会活动。

下午2~4时,会出现所谓的“下午低沉期”。此时易出现困乏现象,最好午睡片刻,或是打一些必要的电话,做些有趣的阅读,尽量避免乏味的活动。

下午4~6时,人体从“低沉期”解脱出来,思维又开始活跃。可把一天中较重要的工作放在此时做。并且这是进行长期记忆的好时光。

下午6~7时,人体的体温最高,此时做些锻炼有助于你在晚上顺利入睡并提高睡眠质量。

晚上7~10时,可就一些较严肃的家庭话题进行讨论,也是学习的最好时间。

晚上11~12时,人体准备休息,各脏器活动极慢,进入梦乡。

四、最佳皮肤美容时间

生理美容学家证实,每个人的皮肤随生理时钟的变化有其须特别遵循的时刻表。美容保养若能与皮肤自然作息时刻相配合,就可发挥它最大的功效。

晚上11点至凌晨5点,细胞分裂的速度要比平时快8倍左右,这时肌肤对护肤品的吸收率极强,若使用富含营养物质的滋润晚霜及保湿剂,能使皮肤保养和修复达到最佳效果。

早晨6点至7点,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分泌此时达到高峰期,它抑制蛋白质合成,而且再生作用减慢,细胞的再生活动降到最低点。水分聚集于细胞内,淋巴循环缓慢,一些人会眼皮肿胀。

为了应付一天中皮肤所承受的压力,如灰尘、日晒等,所以早晨应当使用防止水分流失、抗紫外线及富含维生素A、C、E的保养品,以抵抗自由基。

晨起眼皮浮肿的人,可用能增强眼部循环,分解积于眼部的毒素和收紧眼袋的眼霜。

上午8点至12点,皮肤的承受能力最佳,抵抗力最强,皮肤腺分泌也最为活跃,整形大夫可于此时施行手术,也可做面部、身体脱毛、除斑脱痣及纹眉、文眼线等美容项目。

下午1点至3点,血压及激素分泌降低,身体逐渐产生倦怠感,皮肤易出现细小皱纹,15分钟的小憩能使脸部充分放松。这时肌肤对于含高效物质的化妆品吸收能力特别弱,若想使肌肤看来有生气,可额外用些精华素和保湿营养水。

下午4点至8点,随着微循环的增强,血液中氧含量提高,心肺功能增强,胰腺分泌十分旺盛,能充分吸收营养,肌肤对美容化妆品的吸收力增强。人体痛感下降,适合修眉毛及脱毛,职业女性适宜到美容院做保养。

晚上8点至11点,组织胺分泌增加,此时最易出现过敏反应,微血管的抵抗力最弱,血压降低,人体容易水肿、流血及发炎,故不宜做整形手术及美容护理。  

4

子午流注

肺寅大卯胃辰宫,脾巳心午小未中,申胱酉肾心包戌,亥焦子胆丑肝通。

子时(23:00~1:00):胆经的旺时。胆贮藏和代谢胆汁,主决断。

《黄帝内经·素问·灵兰秘典论》谓:“胆者,中正之官,决断出焉”;《黄帝内经·素问·六节脏象论》:“凡十一脏,皆取决于胆也”。

对事物的判断并作出决定,是胆的功能。如果遇事犹豫不决,那就是胆的功能障碍,胆气虚。

有时候碰上难以决断的事,坐卧不宁,寝食难安,形容这种状况叫“绞尽脑汁”。所以决断不是简单的事,是十分复杂的劳动过程,是耗能的,胆需要补充能量和进行修复,胆补充能量和修复的时间就是子时。

胆汁需要新陈代谢,胆汁的代谢过程也是胆的修复过程。胆的修复和胆汁的代谢必须在睡眠状态下完成,子时人应该处在睡眠状态。

如果子时不睡觉,会影响胆的修复和胆汁的代谢,长此以往,容易使胆的决断功能下降和胆汁的代谢不畅,导致判断能力下降,遇事优柔寡断,胆小怕事,惊恐不安,并且容易患胆囊炎、胆结石等疾病。

丑时(1:00~3:00):肝经旺时。肝主疏泄、喜条达而恶抑郁,肝主藏血、主筋、肝经循阴器。

《黄帝内经·素问·灵兰秘典论》谓“肝者,将军之官,谋虑出焉”;《黄帝内经·素问·六节脏象论》:“肝者,罢极之本,魂之居也,其华在爪,其充在筋,以生血气,其味酸,其色苍,此为阳中之少阳,通于春气”。

肝脏是人体最大的解毒器官,肝脏自身的修复和解毒功能主要是在丑时进行,也是睡眠状态下进行的。

所以养肝的最好方法就是在丑时睡好觉,特别是春天的丑时对养肝尤为重要。

如果丑时不能睡觉,时间长了会影响肝脏自身的修复和其解毒功能,出现急躁易怒,或抑郁不舒,面色发青,男人出现阳痿。

更为严重的是,丑时不睡觉还可影响肝的免疫监视功能,容易患肿瘤。

《内经》认为肝为“将军之官”,“罢极之本”,“极”是什么呢?极者,乱也。罢极就是平定暴乱,谁来平定暴乱呢,将军的职责就是带兵打仗,平定暴乱,人体的肝脏就是平定暴乱的将军。

人体的暴乱是什么呢?就是细胞发生突变,变成人体本身的异己,形成肿瘤细胞,肝脏的功能就是平定突变的细胞,维护人体的安定。

寅时(3:00~5:00):肺经旺时。肺主气,司呼吸,主治节,朝百脉。

《黄帝内经·素问·灵兰秘典论》说:“肺者,相傅之官,治节出焉”;《黄帝内经·素问·六节脏象论》说:“肺者,气之本,魄之处也,其华在毛,其充在皮,为阳中之太阴,通于秋气”。

经过肝脏解毒净化后的血液输送到肺,再通过肺的宣发输布到全身,所以人清晨面色红润,精力充沛。

肺是主管人体和外界进行气体交换,以及人体和外界保持协调统一的脏腑,这就是肺主气司呼吸,主治节的功能。

一天之中,寅时是呼吸新鲜空气的最佳时机,很多健康长寿的人都有晨练的习惯。

《内经》所说的“肺者气之本”的“气”除了指空气以外,还有“节气”的意思。《素问·六节脏象论》说:“五日谓之候,三候谓之气,六气谓之时,四时谓之岁,而各从其主治焉”。

一年之中,大的变化是四季,又叫四时;小的变化是候;中的变化是气,又叫节气,亦称为节。

一年分为24节气,节气的变更意味着气候的变更,自然界气候的变化人体必须与之相适应。感受自然界的变化,调整人体变化的脏腑就是肺,所以《黄帝内经》称肺为“气之本”,“治节出焉”。

也正因为如此,肺虚的话,适应外界变化的能力就减弱,容易发生感冒之类的外感疾病,预防外感疾病的方法就是补肺气。

中医有个很著名的方叫“玉屏风散”,预防感冒很有效,这个方就是补肺气的,容易感冒的人可以常服这个方。而补肺气,养肺的最好时机就是寅时。寅时服“玉屏风散”效果最好。

卯时(5:00~7:00):大肠经旺时。大肠的主要功能是传导水谷,排泄糟粕。

《黄帝内经·素问·灵兰秘典论》说:“大肠者,传导之官,变化出焉”。

同时,肺与大肠相表里。饮食经过胃受纳、腐熟,脾的运化,小肠的分清泌浊,糟粕进入大肠。肺将充足的新鲜血液输布到全身,大肠最早接受肺的新鲜血液,开始工作,排泄糟粕。

有正常生活规律的人,大多数是在清晨起床后排大便,正好是在卯时。所以卯时是排泄大便的最好时机,治疗便秘的服药时间也最好是卯时。

对于习惯性便秘的患者,除了服药以外,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要病人恢复正常的生活规律,每天在卯时定时排便,否则习惯性便秘难以治好。

辰时(7:00~9:00):胃经旺时。胃的主要功能是受纳、腐熟水谷,为人体提供营养物质。

《黄帝内经》将胃称为“仓廪之官”,“水谷之海”。也将其称为“后天之本”。所以在辰时的时候,胃的机能最旺盛,人有饥饿的感觉,也是一天之中开始进食的最好时机,早餐最好应该在辰时,早餐也一定要吃好,这是一天之中最重要的、也是最好的进餐时间,是人体获得营养的最好机会。

现在很多人身体不好,体质虚弱的重要原因就是没有正常的生活规律,晚上不睡,早上不起,卯时该排大便的时候不排大便,而形成习惯性的便秘,导致糟粕堆积在体内,毒素不能及时排泄;辰时该吃早餐的时候不吃早餐,人体不能及时得到充足的营养,还容易得胃病。

毒素不能及时的排泄,营养不能及时的补充,人体怎么能健康长寿呢?

巳时(9:00~11:00):脾经旺时。脾的主要功能是主运化,升清,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主统血,主四肢肌肉,开窍于口,其华在唇。

饮食经过胃的受纳、腐熟以后,进一步的消化,对营养物质的吸收、转输,主要是脾的功能。

脾的功能强壮,精微物质的吸收、输布正常,气血充足,肌肉四肢得到充分的营养则肌肉强劲,四肢发达,轻劲有力,气血充沛,口唇红润。

如果脾虚则消化吸收功能障碍,大便稀溏,肌肉瘦削,四肢无力,口唇苍白。脾虚的病人,服健脾药最好是在巳时。

午时(11:00~13:00):心经旺时。心脏的主要功能是主血脉、主神志。

《黄帝内经·素问·灵兰秘典论》说:“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黄帝内经·素问·六节脏象论》说:“心者,生之本,神之变也,其华在面,其充在血脉,为阳中之太阳,通于夏气”。

神志活动和血液的运行是心脏的功能,心脏的功能正常,则神志活动正常,思维清晰,反应敏捷,血脉通畅,血液循环正常,面色红润,神采奕奕。如果心脏的功能减退,就会表现出神志异常,血液运行不畅,面色青紫发瘀等。

养心的最佳时机是在午时,在午时服养心的药疗效最好,午时睡午觉可保持心脏功能的旺盛,可使下午精力充沛。

未时(13:00~15:00):小肠经旺时。小肠的主要功能是受盛化物,分清泌浊。

饮食经过胃的受纳腐熟,脾的运化,到达小肠。小肠的功能就是将精微和糟粕分别出来,精微物质被人体吸收利用,糟粕再被小肠分清泌浊,浊中之清的水分被送入膀胱,浊中之浊的糟粕被送入大肠。

治小肠的药最好在未时服用。

黄帝内经四时静养(内经长寿系列第十二讲)(1)

申时(15:00~17:00):膀胱经旺时。膀胱的主要功能是功能是藏津液,通过气化排泄尿液。

《黄帝内经·素问·灵兰秘典论》说:“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

膀胱的功能障碍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膀胱不能藏津,而出现小便频数,甚至遗尿;一是膀胱不能气化排泄津液,而出现小便不利,消肿等。

恢复膀胱功能的最佳时间是申时,治疗膀胱疾病的药在申时服最好。

酉时(17:00~19:00):肾经旺时。肾为水脏,主水,主藏精,主生长发育,主骨生髓通于脑,为先天之本。

《黄帝内经·素问·灵兰秘典论》说:“肾者,作强之官,伎巧出焉”;《黄帝内经·素问·六节脏象论》说:“肾者,主蛰,封藏之本,精之处也,其华在发,其充在骨,为阴中之少阴,通于冬气”。

《黄帝内经·素问·上古天真论》说:“肾者主水,受五脏六腑之精而藏之,故五脏盛乃能泻”。

精气是人体的生命物质,分为先天之精和后天之精。

先天之精来源于父母,后天之精来源于五脏六腑吸收的水谷精微,精气旺盛是人本生命力旺盛和健康长寿的物质基础。

先天的精气藏于肾,五脏六腑从饮食水谷中吸收营养物质,除了供人体生长发育和维持生命活动外,其中最精微的部分也要藏于肾,对先天之精进行补充。

先天之精是生命的火种,是传宗接代的物质基础。

所以,肾精亏损,不仅会影响本身的生长发育和健康长寿,而且还会影响后代的体质,这就是将肾称为“先天之本”的原因。

肾脏藏精的时间主要是在酉时,补肾的最好时机也是酉时。同时要注意的是,在酉时最好不要泻精。

戌时(19:00~21:00):心包经旺时。心包又称心包络,为心之宫城,代心用事,代心受邪,具有保护心脏的作用。

心包受邪会影响神志,出现神志症状。

戌时是心包经的旺时,也是心包进行自我修复的时段,服清心开窍的药也是在戌时最好。

亥时(21:00~23:00):三焦经旺时。三焦是人体最大的腑,将所有的脏腑都包括在内,具有通行元气和津液的功能。

《黄帝内经·素问·灵兰秘典论》说:“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

亥时是三焦调节人体元气和津液,协调各脏腑关系的时段,亥时高质量的睡眠对恢复全身的功能非常重要,可使人体精力充沛,面色红润。

注:封面图来源于摄图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