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临床工作中,经常会听到一些患者或家属提到:“啊!我的甲胎蛋白怎么升高了呀,我是不是得肝癌了?”当然,有这样的警惕性是个好事情,但是有时候我们需要更全面地看待问题,才能得到最满意的答案。
甲胎蛋白到底是什么?
肿瘤标志物甲胎蛋白是一种糖蛋白,英文缩写AFP。正常情况下,这种蛋白主要来自胚胎的肝细胞,胎儿出生约两周后甲胎蛋白从血液中消失,因此正常成年人血清中甲胎蛋白的含量很低尚不到20微克/升。在成人中,甲胎蛋白升高可见于原发性肝癌、活动性肝病、生殖系统肿瘤、孕妇、胰腺癌和肺癌等。
因此,血液中甲胎蛋白浓度检测对于诊断肝细胞癌及其它相关恶性肿瘤有重要的临床价值,是最常见的也最重要的肿瘤标志物之一。
如何正确看自己的甲胎蛋白检测结果
甲胎蛋白作为肝癌标志物,已被广泛用于肝癌的普查、诊断、判断治疗效果及预测复发,但甲胎蛋白升高也可见于多种疾病状态,例如活动性肝病等,因此我们对甲胎蛋白的临床意义要进行全面的分析判断。
首先,我们要知道,虽然大部分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甲胎蛋白可增高,但并不是所有的肝癌患者甲胎蛋白都升高,因此,哪怕甲胎蛋白正常也不代表没有发生肝癌。目前,甲胎蛋白阴性的肝癌患者约占整个原发性肝癌被诊断患者的三分之一。
中国抗癌协会推荐甲胎蛋白升高诊断肝癌的标准为:
1甲胎蛋白大于500微克/升持续4周;
2甲胎蛋白由低浓度逐渐升高且不降;
3甲胎蛋白在200微克/升以上的中等水平持续8周;
4如甲胎蛋白呈低浓度阳性持续达2个月或更久,谷丙转氨酶正常,应特别警惕亚临床肝癌的存在。
除了肝癌外,对于病毒性肝炎、肝硬化患者,当存在明显的肝炎活动和肝细胞修复时,甲胎蛋白也会有不同程度的升高,但多不超过200微克/升,常常患者会先有血清谷丙转氨酶明显升高,然后甲胎蛋白呈同步升高关系。这类患者一般在1~2个月内甲胎蛋白会随着病情的好转,随同谷丙转氨酶下降而下降。
正确认识甲胎蛋白的临床意义不但可以消除慢性肝病患者的恐癌情绪,同时也可以对自身病情有准确而全面的认识。
甲胎蛋白检测对慢性肝病患者意义重大,建议患者(尤其是肝硬化和家族中有肝癌的患者)至少每半年检测1次甲胎蛋白,以期早发现、早治疗肝癌及活动性肝炎,真正做好肝癌的一级和二级预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