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的医保制度可以说是一直都处在改革的路上,政策变化从来没有停过。我国人口基数大,医保筹资标准较低,所以医疗保险一直秉承着保基本、广覆盖的原则,医保要起到共济的作用。每年的医保年鉴,都会统计累计的医保结余可以支付的月份,最近几年医保个人账户结余的占比越来越大,而医保个人账户并不能起到共济的作用。所以最近几年各地各省份都陆续出台了职工门诊共济政策。将普通门诊的费用纳入医保报销,以此来起到医保基金共济的作用,并应对逐渐加快的老龄化社会。

为啥有的职工门诊就能报销(职工门诊共济后)(1)

城镇职工医保制度真正成熟运行大概是在2001年之后,从那时候开始到现在20多年,城镇职工医保保障的都是住院的报销,而门诊的医疗保障更多的是用个人账户。这样对于年轻人来说更好,但是针对现在日益加快的老龄化社会,对于退休职工就没有那么友好,毕竟个人账户有限,而年纪较大基础疾病较多,门诊就医的次数和概率就更大的多了。医保共济的作用就更弱很多,正是基于这个考虑,所以开始了职工医保的门诊共济改革。把普通门诊费纳入了医保报销。各地的报销比例和起付线会有点不同。以江西为例:

在职职工的报销比例在一级、二级、三级医院的报销比例分别是60%、55%、50%,起付线600元,封顶线是1800元。

退休职工的报销比例在一级、二级、三级医院的报销比例分别是65%、60%、55%,起付线600元,封顶线是2000元。

为啥有的职工门诊就能报销(职工门诊共济后)(2)

在住院待遇不降低,筹资标准没有大幅增加的情况下,要新增普通门诊医保报销,就需要降低个人账户的划拨比例。城镇职工医保的缴费是由个人缴费和单位缴费共同组成的,在职职工单位缴纳的比例占工资基数的6.8%,个人缴费占工资基数的2%,而划拨至个人账户的钱是缴费基数的3.2%。退休职工个人和单位不用缴费,划拨至个人账户的比例是养老保险金的3.5%。而门诊共济之后,在职职工划入个人账户的比例是工资基数的2%了;退休职工按照固定金额划拨,全省统一,也会比原来更少很多。

为啥有的职工门诊就能报销(职工门诊共济后)(3)

其实这个制度可以说就是为了应对老龄化,对于那些退休职工来说,这个政策还是挺好的,可以多报销不少,而对于年轻职工来说,这个政策其实价值不大,以工资5000元计算,一年少划拨的个人账户就是700元左右,年轻人患病的概率更低,很多人几年甚至几十年都没有就医过,会亏不少。不过改革还是兼顾了大局,兼顾了大部分人的利益,往好的方向发展和改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