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祥卧冰

晋朝的王祥,早年丧母,继母朱氏并不慈爱,常在其父面前数说王祥的是非,因而失去父亲之疼爱。一年冬天,继母朱氏生病想吃鲤鱼,但因天寒河水冰冻,无法捕捉,王祥便赤身卧于冰上,忽然间冰化开,从裂缝处跃出两尾鲤鱼,王祥喜极,持归供奉继母。

二十四孝中的传说(二十四孝骗了我们多久)(1)

二十四孝骗了我们多久 | 王祥卧冰

现传的“卧冰求鲤”其实由两个故事杂糅而来

编辑小语 传统文化的现状,大抵是凡是糟粕都被民众欣然接受大肆流传,凡是精华都被束诸高阁甚至妄加批判。《二十四孝》《弟子规》等深受民间的各种国学教育机构的青睐,家长们觉得这些书能让孩子“懂事”、“听话”。大道理说不清,今天我们请学者就事论事,有理有据的给我们讲述“王祥卧冰”这个故事是怎么形成的。

作者简介 长安诗社的老读者对李天飞老师应该都很熟悉了,他博古通今,又充满童心,诗文书法俱为上品,最难得的是,他从不端着学者的架子,总是能俯下身来给我们这些普通人讲述靠谱的学问。

[微信中发送“李天飞”查看李天飞老师其他作品。]

王祥卧冰的故事,被宣扬所谓国学的机构到处讲,讲得那个声泪俱下。居委会大妈也乐意把二十四孝做在宣传板上,予以公示,教化世人。然而我从小就想:这不就是现在所说的冬钓么?冬钓虽说有点技术难度,也能是什么大不了的事?为什么一定要“卧冰”呢?王祥就不会拿铁器凿么?

二十四孝中的传说(二十四孝骗了我们多久)(2)

冬钓用的冰镩,简单粗暴,不需要什么现代科技

后来接触到一些许多喜欢冬钓的钓友,就是用冰镩在冰上凿个洞,下钩去钓。技术好的渔获很多,根本就不是什么难事。镩子又不是什么复杂工具,就算没有,锄头镐头一样能用。从没见过哪个冬钓的钓友为了钓几条鱼,都跑去“卧冰”起来。

后来发现,这个故事实际上是经过若干变化的。我们现在听说的,根本不是原貌。

王祥的故事,古代最早的记载如下:

王祥,字休征,琅邪人。……母常欲生鱼,时天寒,冰冻,祥解衣将剖冰求之,冰忽自解,双鲤跃出,持之而归。(干宝《搜神记》)

祥解褐叩冰求之。忽冰少开,有双鲤出游。(师觉授《孝子传》)

盛寒,河水坚冰,网罟不施,母欲得生鱼,祥解褐,扣冰求之。冰忽小开,有双鱼出游,祥垂纶而获之。(不题撰人《孝子传》)

母常欲生鱼,时天寒冰冻,祥解衣将剖冰求之,冰忽自解,双鲤跃出,持之而归。(《晋书·王祥传》)

我们看到,这几个早期的本子,无一例外,并没有说王祥是在冰上“卧着”来的,只说是“解衣叩冰”,叩就是敲、砸。至于为何“解衣”,当然是穿着大外套挥动工具不便,或者干脆就是抡得热了。谁告诉你一“解衣”就必须躺下呢。

那么,王祥的故事何以变成“卧冰”?这大概来自于另一个收在《搜神记》里的故事《楚僚》:

楚僚,早失母,事后母至孝,母患痈肿,形容日悴,僚自徐徐吮之,血出,迨夜即得安寝。乃梦一小儿语母曰:“若得鲤鱼食之,其病即差,可以延寿。不然,不久死矣。”母觉而告僚,时十二月冰冻,僚乃仰天叹泣,脱衣上冰卧之。有一童子,决僚卧处,冰忽自开,一双鲤鱼跃出。僚将归奉其母,病即愈。寿至一百三十三岁。

这个故事和王祥故事是差不多的,但同中有异。我们来看一看楚僚的故事与王祥的故事,到底有什么不同。

首先,楚僚的故事里,出现了一位仙童。是他启示了楚母,必须用鲤鱼治病才能好。也就是说,从一开始,楚僚就相信自己是被超自然的力量关注了。

其次,楚僚被明示了:必须是鲤鱼。也就是说,如果钓上鲫鱼、草鱼、鲢鱼来,也一样是不管用的。这个限定了品种的要求,实际上大大提高了冬钓的难度。至少我就会为难的很。作为一个没有玩过钓鱼的人,能从冰窟窿里钓上条鱼来,就得费一番周折了;再限定品种,在一个无百度可以检索,无钓友QQ群可以交流的情况下,其实是颇难的。当然,楚僚可以四处探访,花个十天半个月,慢慢学会,但是在同时还要侍奉老母起居,老母“不久即死”,没工夫去学冬钓了,同样是颇难的。

第三,以当时人的心态,假如在梦里被神启示了,要去冰河里取鱼,用锨镐一顿乱凿,的确破坏了神圣的气氛。

这几件难事凑在一起,一方面是神灵给他的信心,另一方面是现实操作的难度,另外还有普遍信奉超自然力的社会环境,这种遭际,促使了楚僚“脱衣上冰卧之”,把自己折腾得越苦越显得虔诚。在前三个条件的限定下,这不失为一种最便捷的方法。这和当时流行的“涂炭斋”,近代为了求家人病愈,把自己绳捆索绑了,去一步一头朝拜北京妙峰山的人(见顾颉刚《妙峰山》),并无什么区别。今天还常见到磕长头的宗教人士。这些拜山的香众,磕头的人士,何尝不知道自己有脚有腿,可以一溜烟地走到目的地?但一定要这样来一回,实际上因为有信仰,从而求得和神灵的感通。

反观王祥故事,就会发现,祥母只是“常欲生鱼”,是一种饮食习惯,是正常的要求。青草鲢鳙一概不限。王祥去钓,当然是孝;不过,就算不钓或钓不上来,也无关大局。王祥更不会因母亲这点饮食习惯就求神拜佛起来,那该有多少事可求!这和鲤鱼对于楚僚的母亲是唯一的救命稻草,前者是承欢养志,后者是人命关天!意义是完全不同的。

楚僚这个人,在史籍里除了这里出现过外,就再也没有在别的地方露过面,而王祥这个人,历经魏晋,官至三公,地位非常显赫。《三国志》游戏里也有他,统御23,武力19,智力68,政治78,魅力84。从这几个数字的设定看,《三国志》的开发者还是读了不少书的。

二十四孝中的传说(二十四孝骗了我们多久)(3)

光荣三国志游戏中的王祥

历史传说喜欢往大人物上靠,所以出现了许多解缙、纪晓岚的不靠谱故事。就是《二十四孝》里所谓黄庭坚的“亲涤溺器”,其实也如出一辙地出现在陈毅老总的身上,被写进了小学语文读本。

二十四孝中的传说(二十四孝骗了我们多久)(4)

二十四孝故事里的《亲涤溺器》:身居高位的黄庭坚回家看望母亲,要亲手为母亲洗便器

二十四孝中的传说(二十四孝骗了我们多久)(5)

小学读本里的《陈毅探母》

至于什么时候王祥的“叩冰”变成了“卧冰”,大概在宋代的《册府元龟》里,就明确地说王祥是卧冰了。宋代的《太平寰宇记》望江县还有“王祥卧冰池”,更把此地坐实到安徽去了。

如此看来,“王祥卧冰”其实不是一个故事,而是一类故事。这类故事的源头真相,大概就是一位或几位这样的孝子,冬天为长辈凿冰钓鱼去了。这种事说大不大,说小不小。会者不难,难者不会,也未必是一个人所为,同时发生的概率也很大,所以获得了一定的流传空间。王祥和楚僚,大概只是这个故事流传长河中的两朵浪花(或者就是源头的浪花)。王祥的增加了凿着凿着冰就自己开了的情节。楚僚的更甚,增加了仙童的启示和后来的帮助。这件事的源头,本来是很正能量的,经过多年的增饰,越来越远离了逻辑,官盐变了私盐。“二十四孝”等传统故事,被五四时代的斗士骂得一塌糊涂。如今居然时来运转,顶着“国学”、“国粹”的名目复生了。殊不知无论是骂还是捧,其客观逻辑却少有人探究,无论是五四还是今天,都已经离开真相很远了!

二十四孝中的传说(二十四孝骗了我们多久)(6)

二十四孝之卧冰求鲤

作者 |李天飞 编辑 |李四

二十四孝中的传说(二十四孝骗了我们多久)(7)

长安诗社 | changanshishe

打 · 造 · 传 · 统 · 文 · 化 · 旗 · 舰

投稿:changanshishe@126.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