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相知,先相识;要相恋,先相知。
——青玖情感
见面之后
我是个支持相亲,却不会去相亲的人。这是我个人的选择,无关其他。在我的身边,也有不少的朋友会去参加相亲。只是在他们参加过相亲后,总会遇到相同的问题。
我去见到Ta了,Ta还不错,但是然后呢?
是啊,然后呢?
在人与人的交往中,初次见面往往不难。现代人开放自由的思想,使得相识的流程一再的简化,有时只需要扫个码,不过两秒就完成了相识的过程。
但后续的步骤却总是让人不知从何下手。该如何开启沟通,该如何介绍自己,该如何推进关系,每一步都是难题。若不擅解决,彼此就会停留在点头之交的阶段,聊胜于陌生人。
事实上,受到首因效应的影响,人与人的交往早在见面的第一眼就已经开始了。初次见面时的外貌、谈吐、打扮,都足以影响后续的交往进程。如果两个人相识,对方并未在第一时间表现出明显的排斥。那么关系的推进就是有可能的。而我们要做的就是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强化自己充满魅力和吸引力的部分,让对方更愿意接受我们。
如何在每个阶段,抓住每一个机会,走近对方一点,我们可以运用心理学上的一个效应来巧妙达成。
所谓名片效应
据心理学研究表明,我们总会被那些表现出与我们相同特质的人所吸引。这就是俗话常说的,“物以类聚,人以群分”。那么可见关系推进的关键,就在于与交往对象成为同类人。
而要成为同类人,或者表现得与交往对象是一类人,可以借助名片效应来达成。
名片效应指在交际中,如果表明自己与对方的态度和价值观相同,就会使对方感觉到你与他有更多的相似性。
所以名片效应的关键就在于展现自己与对方的相同特质。比如,对方喜欢旅行,你就要表现得自己去过许多地方;如果对方热爱烹饪, 你就要展现出自己吃货的一面。
总之,想要与对方成为同类人,就要在对方认同的、喜爱的、关注的方面,表现出一定的熟悉度。这种熟悉度,不要求你需要成为那个方面专家,但一定要有所了解,并且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这种同类人的感觉,会消除对方对你的心理防备,让Ta更愿意与你沟通。同时彼此身上的共同点,也可以成为有效的沟通话题。不会让对方觉得与你的沟通总是尬聊。如果把握恰当,对方甚至会对你产生惺惺相惜感。
关系也就会在这之间有效的推进。
如何打造同类感
想要利用名片效应,创造出同类感,切忌过于直白。当对方在表达自己想法、爱好时,过于夸张的表现出自己与对方有着同样的看法或爱好,会显得刻意而虚假。
对自己的介绍一定要是不自觉流露出来的,这种自然而然的表达,才能让对方在沟通中产生惊喜感。
同类感的建立必定是循序渐进,有步骤而为的:
- 了解对方。充分了解对方,必定是打造同类感的基础。如果是朋友介绍的,那么在见面前就一定要尽可能多的了解对方的信息,比如对方的年龄、爱好、生活习惯、工作经历等等。尽量的从中寻找到共同点,如果没有共同点,那么就寻找那些,自己比较感兴趣的地方作为潜在的共同点。
- 结合自己。选择自己与对方的相同点时,一定要考虑自身的能力,尽量选择那些自己擅长的、优秀的方面,与对方的喜好相匹配。比如,如果对方喜欢运动,但你不擅长运动,就千万不要选择运动作为彼此之间的共同点。否则不仅不能塑造正面形象,还会暴露自己的缺点。
- 递送心理名片。这是打造同类感的关键。寻找合适的契机,恰到好处地向对方出示自己的心理名片,让对方放下警惕心,拉近你们的距离。这个递送的过程可以是言语上的,比如在沟通中,对对方的看法、观点表示认同,多使用“是啊”、“我也这么认为。”等句子。也可以是行为上的,比如不自觉的流露出与对方相同的习惯,点同样口味的饮料、菜品等。
这种同类感的打造不是一时半刻的,而是贯穿于整个交往过程中。你与对方的同类感越多,彼此的相处也就越融洽。很多夫妻会在结婚多年后,表现得越来越相像,就是同类感的作用。
男朋友心情不好时,这样做帮他平复心情?
情侣之间别做这三件事,否则会伤害你们的感情
从心理学角度分析,哪四件事情会毁了爱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