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明园的东南西北有什么(圆明园的正门到底在哪儿)(1)

点击上方“网信北京”订阅哦!

圆明园的东南西北有什么(圆明园的正门到底在哪儿)(2)

乾隆初期圆明园全景复原图

1860年“英法联军”将拥有150年历史的“万园之园”圆明园焚毁。如今,昔日自然风韵与艺术加工完美融合的皇家御苑已经变成了圆明园遗址公园,其大门位于清华大学西门外的清华西路北侧,坐北朝南,多被称为圆明园正门。但其实此称有误,这座大门本是圆明三园之一的绮春园正门,而非当年的圆明园正门。

那么这座无以伦比的“万园之园”在被焚毁之前,真正的正门到底在哪儿呢?

辉煌·列圆明十八门之首

圆明园由圆明园及其附园长春园和绮春园(后称万春园)组成,统称“圆明三园”。从雍正皇帝开始,历代帝王均驻跸于此,处理朝政。

圆明园的正门大宫门位于圆明园中轴线的南端,大宫门后为出入贤良门(又称二宫门),宫门后即为正大光明,位居圆明园四十景之首。大宫门和正大光明是雍正皇帝继位后,为便于园居理政而兴建的“御园正衙”,雍正三年(1725年)建成,包含大宫门、 出入贤良门、正大光明殿、东西配殿、朝房和茶膳房、值房等建筑。

圆明园的东南西北有什么(圆明园的正门到底在哪儿)(3)

大宫门及正大光明复原图

大宫门为圆明园十八个园门之首,坐北朝南,建在一座宽大的月台上,为五楹三明两暗,飞阁流檐,巷棚歇山,门额悬挂雍正御题的“圆明园”匾额。整体建筑高大气派,彰显出皇家建筑的辉煌和威严气势。大官门旧址位于今天海淀区西苑一亩园北侧。

作为圆明园的正门,帝后从御园往返皇城时主要由大宫门出入。在圆明三园的所有宫门中,只有大宫门和长春园宫门是供皇帝进出的。皇帝处理政务的前朝区就设在大宫门内,所以大宫门是各座园门中规格最高、规模最大的。当年清廷主要的国家机关多在大宫门内外朝房设有分部或值班所,随时听旨觐见。

圆明园的东南西北有什么(圆明园的正门到底在哪儿)(4)

复原画上两侧的朝房清晰可见

威严·和珅骑马入门获死

大宫门代表着至高无上的皇权,出入该门有严格的规制。其中间的大门称御道门,专供皇帝、皇后出入。大门左右各有一座小门,俗称罩门。左门是王公大臣的出入口,右门供太监、官女、杂役等出入。大宫门为御苑禁地,任何人不得随便靠近或停留。如果没有皇帝的特别恩赐,即使是王公大臣也不能骑马或乘轿进入宫门。

在大宫门南面的照壁外立有一块石碑,用满蒙汉藏四种文字镌刻着“到此止步”,文官下轿,武官下马,然后由太监引领,步行进入宫门,若有违反将受到严厉处罚。但也有极少数人(宗室王公及文武重臣)经皇帝御赐可以骑马或乘轿进入宫门,被称为“赏朝马”。

圆明园的东南西北有什么(圆明园的正门到底在哪儿)(5)

和珅官服画像

嘉庆皇帝即位后,乾隆皇帝成了太上皇,但和珅仍盛气凌人,不可一世,甚至把比他小十岁的嘉庆皇帝也不放在眼里。嘉庆三年(1798年)正月的一天,太上皇乾隆传旨,令和珅觐见于长春仙馆。和珅接旨后便赶往圆明园。来到大宫门南面的照壁前本应下马,步行进入大官门左门,但他却骑在马上,大摇大摆地进入了左门,来到长春仙馆门前才下了马,步入馆内。

圆明园的东南西北有什么(圆明园的正门到底在哪儿)(6)

长春仙馆图

嘉庆四年正月初三(1799年2月7日)乾隆皇帝驾崩,初八嘉庆皇帝颁布谕旨:“革大学士和珅职,下狱治罪”。十五日嘉庆帝历数了和珅的二十大罪状,查抄了他的家产。这二十条罪状中的第二条就是“上年(1798年)正月,帝考(乾隆)在圆明园召见和珅,伊竟骑马直进左门……无父无君,莫此为甚”。仅凭这一项罪名,就能要了和珅的命。正月十八日,和珅被赐自尽,终年49岁。

零落·门前瑞兽几经转换

历史上,大宫门外曾放置过一对麒麟和一对狮子,被视为祥兽和镇物。雍正皇帝在修建大宫门时,标新立异地放置了一对石麒麟。麒麟造型生动,刻工细腻,为石雕中的上乘之作。乾隆皇帝即位后,于乾隆五年(1740年)五月传旨,为大宫门铸造一对铜麒麟,替换了那对石麒麟,石麒麟遂被移置安佑宫门前。

这对铜麒麟在大宫门摆放了22年后,乾隆皇帝觉得它不够气派、威武,于是用34000多斤黄铜铸造了一对硕大的铜狮子,高2.4米,宽1.76米,长2.27米。而换下的那对铜麒瞵,被移置到长春园宫门前。

圆明园的东南西北有什么(圆明园的正门到底在哪儿)(7)

原大宫门前的铜麒麟(当年放置在长春园宫门前铜麒麟,现存于颐和园仁寿殿前)

“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后,石麒麟、铜麒麟和铜狮子得以幸存。多年以后,石麒麟被放置于今天北京大学的主楼前。那对铜麒麟只幸存了一只,放置在颐和园仁寿殿前。那对铜狮子,在光绪年间重修颐和园时,被移至万寿山中轴线上的排云门前面,直至今日尚存。

圆明园的东南西北有什么(圆明园的正门到底在哪儿)(8)

颐和园排云殿门前的守护铜狮

玉碎·皇家“威仪”焚毁殆尽

1860年10月6日黄昏,法军入侵圆明园,在出入贤良门内遭到以任亮为首的20余名技勇太监的抗击。任亮等人牺牲后,法军司令等随即入住正大光明殿。10月18日,英军将正大光明作为指挥部,开始大规模焚烧圆明园。翌日下午英军离开圆明园前,将包括大宫门在内的正大光明一并焚毁。

圆明园的东南西北有什么(圆明园的正门到底在哪儿)(9)

谐奇趣南侧老照片

英军的一位随军牧师这样描述:“有几个手脚伶俐的来福枪队士兵,立刻动手放火,将这座正大光明殿,熊熊地燃烧起来。庄严华贵之区,且曾为高贵朝觐之殿,经此吞灭一切的火焰,都化为云烟了。屋顶在火焰中已经燃烧了一些时候,不久就要倒塌,一百码外,就可以感觉到那种炎热,扑通的响声,震心骇目,屋顶倒塌下来了。于是园门和那些小屋,也一个不留,一间不留。”

圆明园的东南西北有什么(圆明园的正门到底在哪儿)(10)

焚毁后的谐奇趣老照片

同治重修时,正大光明为修复重点。至同治十三年(1874年)停工时,大宫门大木和台基部分都己完成。出入贤良门大木结构完成,屋顶和踏跺未作,正大光明殿己有部分梁架立起。

圆明园的东南西北有什么(圆明园的正门到底在哪儿)(11)

《英使谒见乾隆纪实》插画

画中建筑为当年大宫门内的正大光明殿,该画为1798年出版的《英使谒见乾隆纪实》插画。

2002年,北京市文物研究所圆明园考古队对大宫门及正大光明景区遗址进行了勘探。2004年,对大围墙内的正大光明遗址再次进行文物钻探和探沟发掘工作,确定了大宫门前大影壁和部分建筑的位置。

如今·绮春园门改为正门

绮春园为圆明三园之一,原是怡亲王允祥的御赐花园,称“交辉园”。乾隆朝前期改赐给大学士傅恒,易名“春和园”。乾隆三十四年(1769年)十月奉旨将春和园并归入圆明园,定名“绮春园”,次年三月初九悬挂了“绮春园”匾额。

圆明园的东南西北有什么(圆明园的正门到底在哪儿)(12)

如今的绮春园残桥

嘉庆皇帝曾效仿他的父皇,把绮春园归纳为“绮春园三十景”。道光皇帝即位后,绮春园成为皇太后和皇太妃的居住之处。圆明三园被“英法联军”焚毁后,同治年间计划局部重修圆明园,绮春园改称“万春园”,作为慈禧的居住之所。后因国库空虚,重修工程半途而废,修复完成的建筑大多在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时被毁。

圆明园的东南西北有什么(圆明园的正门到底在哪儿)(13)

遗址公园大门上的匾额

绮春园的宫门在园子的东南部,建成于嘉庆十四年(1809年),被称为“新宫门”。大门面阔五间,两边有罩门,门外建有东、西朝房和影壁,门内有月河,跨石桥可达二宫门。咸丰十年(1860年)绮春园宫门劫后幸存,同治年间又进行了修缮。1900年再次逃过一劫,幸运地保存下来,它是圆明园三园惨遭劫掠焚毁后所幸存下来的一处完整的宫门。

圆明园的东南西北有什么(圆明园的正门到底在哪儿)(14)

如今的圆明园遗址公园大门

历史的年轮走到了1986年,这一年,绮春园宫门主体建筑重建,作为圆明园遗址公园的大门,重建的宫门基本保持了原貌。此后,来圆明园遗址公园游览的人们多由此入园,久而久之,这个门就慢慢地成了人们心中的圆明园正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