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大家都看过不少古装剧,小编从小到大都是一个古装迷呀!
毕竟电视剧里面有那么多好看的漂亮姑娘~
在古装剧中,合适的发型与发饰不仅能给女子的仪容加分不少,还能体现出女子的年龄与身份,而且剧中的造型在历史上真的存在过。
今天,小编就来给大家盘点解析一下古装剧里的女子发型,以及吐槽一些古装剧中奇葩的造型吧!
先来给大家看看以往的古装剧,总一些很奇葩的古装造型。
只有你想不到,没有造型师做不到!
当年小时候看着没毛病的,现在简直笑到肚子疼~
莫名感觉有点像米妮有木有?中间插着那一朵大粉花……
好吧,我不想评价什么了
相比较而言,范爷的这个发型就精致很多了,并且她的胸部也是非常诱人,可以说是呼之欲出呢。
阿娇头上的这个是什么?鞋垫么?
拜托,你这是要唱戏的节奏吗?唱一出三打白骨精?
不过,好在韩雪姐姐颜值高。
舒畅姐姐的建宁公主的发型真的是…无言以对啊!
是得罪了造型师吗?头上那一坨是啥?戴着脖子不酸吗?
关晓彤在《凤囚凰》里的造型…缝纫机你好!
那个年代的杀马特~造型师为了给演员烫这头发,花了不少银子吧?
何润东的表情~绝了!
《倩女幽魂》里姥姥的造型和《福星高照猪八戒》里的老象妖有的一拼
你这头上插了那么多羽毛是干哈?造型师快出来,我保证不打死你!
好了,吐槽完古装剧中的奇葩造型之后,小编要来给大家普及一些古装发型知识啦~
古代发型可谓是多种多样,看着剧里的发型美翻天,小编忍不住赞叹古人的心灵手巧呀!
1. 垂鬟分肖髻
多是未出室少女的发式。《国宪家猷》记载:“汉明帝令宫人梳百花分肖髻。”在唐代常作为处女的标志。
87版《红楼梦》中的黛玉梳这个发型简直是美呆了有木有~
2. 百合髻
流行于中国唐代。
据《中华古今注》记载:“头髻 自古之有髻,而吉者,系也。……贞观中……又百合髻,作白妆黑眉。”
殷桃的这个百合髻造型,尽显唐朝宫中女子的雍容华贵
3. 抛家髻
唐代后期较为流行的一种发式。多为盛唐和中晚唐贵族妇女所饰,今京剧旦角仍延用之。
抛家髻式,在宇文氏《妆台记》中的所谓朝天髻,或类此髻式。参阅《新唐书·五行志》,另唐段成式《髻鬟品》中长安城中有盘桓髻、惊鹄髻,又抛家髻及倭圞髻。
4. 堕马髻
堕马髻据说是东汉权臣梁冀的妻子孙寿发明的。《后汉书·梁冀传》:"寿色美而善为妖态,作愁眉、啼妆(妆)、堕马髻,折腰步,龋齿笑。"李贤注引《风俗通》曰:堕马髻者,侧在一边。"寿,孙寿,梁冀妻。另有一说:发鬂松垂,象要坠落的样子。故又叫"坠马髻"。《乐府诗集·梅花落》:"天姬坠马髻,未插江南珰"。
坠马髻在唐天宝年间,又始出现,到贞元时,重为们女梳作而流行。唐时有人将蔷薇花低垂拂地形态,譬作堕马髻式。堕马发髻,各代微有变化,但其基本特点,偏侧和倒垂的形态未变。唐温庭筠有"倭堕低梳髻";明吴佳纪有"岸傍妇,如花枝,不妆首饰髻低垂"诗句。堕马髯主要为已婚中年妇女所喜尚。
5. 双刀髻、单刀髻
古代中国妇女发式,是两种形状似刀形的高髻。单刀髻,又称"刀形半翻髻";双刀髻又称"刀形双翻髻"。按其制法,可能都属于假髻。这两种发式曾流行于初唐宫中,后传于贵族妇女中,士庶女子少见,从陕西乾县永泰公主墓壁画的侍女和礼泉县张士贵墓出土的女俑可以得到资证。
6. 飞天髻
是一种三环高髻,始于南北朝。《宋书·志第二十.五行志一》:"宋文帝元嘉六年(429),民间妇人结发者,三分发抽其髻直向上,谓之'飞天紒',始自东府,流被民庶。
"其形是先将头发分三分,每分用丝绦缚住,向上盘卷成环状。出自宋文帝宫中,传至民间,后一直流行于宋、明各朝。
7. 元宝髻
其梳编法是将发拢结于顶,再置木或将假发笼蔽,呈元宝状。据〈晋书〉记载:"用发既多,不可恒载,乃先木及笼上装之,曰假髻或假头。"唐张雄夫妇合葬墓所出土之女俑亦类似这种发型。
8. 双螺
流行于春秋战国时期。
宋 姜夔 《少年游·戏张斗甫》词:"双螺未合,双蛾先敛,家在碧云西。"
清 褚人获 《坚瓠二集·角妓垂螺》:"《晏小山词》:'双螺未学同心绾,已占歌名。
又'红窗碧玉新名旧,犹绾双螺。'……垂螺、双螺,盖当时角妓未破瓜时额饰。"
9. 十字髻
这种发式的编盘方法是:先将头发盘成一个"十"字行的发髻,再将余发在头的两侧各盘一鬟直垂至肩,上用簪、钗固定即可。
流行于魏晋南北朝时期,最为形象的图象资料如西安草厂坡出土的北魏彩绘陶俑,梳的就是这种发髻。魏晋之后各朝均很少见。
10. 高椎髻
"高椎髻"其梳编法是将发拢结于顶,挽成单椎,耸立于头顶,所《妆台记》记载:"宋理宗朝宫妃梳高髻于顶,巍峨高耸,号高椎髻。"在宋代山西太原晋祠女塑中亦有这种发式。
11. 两把头
两把头是中国清代皇后、妃嫔、公主、宫女等在宫内生活的女性,以及贵族妇女、命妇、官员妻妾等入阙时头上常用的装饰物,是满族妇女最具有代表性的发式。就是把头发束在头顶上,分成两绺,结成横长式的发髻,高高的发髻最为流行;再将后面余发结成一个"燕尾"式的长扁髻,压在后脖领上,使脖颈挺直。
12. 大拉翅
流行于清朝晚期。
大拉翅、又名大京样、大翻车、达拉翅、答喇赤、旗头、旗头板等,清朝晚期在满族及清宫中为妇女所流行的一种头饰,为板状冠型,呈现如牌楼般高耸挺立的风貌。
一般加戴在真发梳成的二把头之上,与之共同构成夸张的大二把头形状。
常见的大拉翅是扇面状的中空硬壳,高度一尺左右,下方是头围大小的圆箍。以铁丝做架,布袼褙(浆糊粘合起来的多层布)做胎,表面包裹黑色缎子或绒布。大拉翅的表面可以插绢花、簪、钗等众多装饰,有时候侧面还悬挂有流苏。
大拉翅使用的时候用扁簪固定在头上,不用的时可取下。
看到以上这么多好看的剧照,再一想到历史上这些妃子们的真实面貌,小编的内心有些痛痛的,感觉被人欺骗了感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