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讲求名正言顺,做什么事情都要顺应民心,努力取得多数人的支持,才更有成功的可能。所以大凡要打天下的人,都会先发表个横文,宜告要讨伐的人有多么多么可恶,有多么多么倒行逆施,而自己的起兵是怎样顺天承命。这样,就会取得天下人的肯定与拥护,做起反政府的事情来才能顺风顺水,自己也更有底气了。

皇太极的三个兄弟(明朝时成为一个孤儿)(1)

努尔哈赤

清朝虽然是满人政权,他们的开国者做起这个来可一点不比汉人逊色。努尔哈赤所属的建州女真本来归附于明朝,努尔哈赤也曾在明朝边疆幕中效力,而他从依附转而对抗,就是以发布“七大恨”为标志的,这“七大恨”是他起兵抗明的理由。

皇太极的三个兄弟(明朝时成为一个孤儿)(2)

努尔哈赤的“七大恨”虽是为了宣传号召之用,却也并不是完全凭空捏造的。这就和他个人的经历密切相关了努尔哈赤的祖父觉昌安和父亲塔克世都是建州女真的小部落首领,一直归附于明朝称臣纳贡,做过明委派的建州左卫都指挥使。塔克世勇猛善战,凭借一身好武艺而在比武招亲的比赛中夺魁,娶到了女真酋长的女儿额穆齐。“努尔哈赤”在满语中的意思是野猪皮,这表明了他的父母希望他坚韧、吃苦耐劳的愿望。

皇太极的三个兄弟(明朝时成为一个孤儿)(3)

不幸的是,他十岁那年生母额穆齐病逝,塔克世又娶了哈达贝勒王台所养族女呐喇氏。呐喇氏尖酸刻薄,对待努尔哈赤兄弟很不好,家庭毫无温暖。努尔哈赤过了几年这样的生活,最后还是无法忍受,带着弟弟投奔到外祖父王杲的家里。王杲对他们很好,他本人文武兼通,亲自教人们读书和骑马涉猎。努尔哈赤本以为可以过段平静的生活,然而不久后王杲反抗明廷的边将李成梁,被他所率领的部队打败,王杲被俘虏,押到京城被杀后暴尸街头。努尔哈赤此时也在王杲的部队里,他亲眼目睹了满人部落的血流成河。他聪明机智懂得随机应变,心里默默记住了这一幕,同时为了保住性命,拉着弟弟跪在李成梁的马下,表示归降求饶。李成梁见他会说汉语,聪明机智,又是觉昌安的孙子,于是饶他不死,把他留在了身边。

皇太极的三个兄弟(明朝时成为一个孤儿)(4)

努尔哈赤在李成梁的身边继续学习,进一步增加了对汉文化的了解,在成长的过程中武艺也不断精通,还经常随军出征,立下了一些功劳。李成梁很赏识他,甚至把他收为义子,经常带他去各种地方,努尔哈赤的眼界也有了进一步的开阔。这时又一次危险发生,明朝皇帝听方士说东北方有真龙出现而加大搜捕,努尔哈赤的脚心有七颗红痣,这正是天子之象,他因此而被追杀。还好他在逃命过程中藏进了一片芦苇丛中,躲过追捕,这以后他只能回到女真部落中。

皇太极的三个兄弟(明朝时成为一个孤儿)(5)

这个时候的部落首领是王杲的儿子阿台。他下定决心要为父报仇。建州图伦城的城主尼堪外兰居心不轨,他阴谋鼓动李成梁率兵讨伐阿台。觉昌安和塔克世赶到古勒泰,苦劝阿台暂时归附李成梁。此时尼堪外兰在城下高喊道:“谁杀了阿台,谁就能成为城主!”这引起城内的骚乱,明军趁机攻入,大肆屠城,阿台和努尔哈赤的祖父、父亲都在乱军中被杀,努尔哈赤逃脱出城。

皇太极的三个兄弟(明朝时成为一个孤儿)(6)

努尔哈赤的祖父无辜被杀,他身负血仇。回到建州,他派人质问明朝为什么杀死一直归附于明朝的觉昌世和塔克世。明朝说是“误杀”,送还二人遗体,并赐他战马三十匹,封他为建州左卫都指挥使。这并不能抹杀努尔哈赤的仇恨,接着尼堪外兰被明朝封为“满洲国主”,这更加剧了努尔哈赤的愤怒。他以“十三副遗甲”起家,在三年的励精图治之后杀牲祭天,讨伐尼堪外兰,将他杀死。

皇太极的三个兄弟(明朝时成为一个孤儿)(7)

杀死尼堪外兰后,他的目标就是明朝了。他统一女真各部,建立“大金”政权,宣布“七大恨”,正式开始与明朝对抗。这七大恨是:“明无端起薪边陲,害我祖父,此一恨也”,就是祖父无辜被杀害;“明虽起衅,我尚修好,边碑立誓,凡满汉人等,无越疆土,敢有越者,见即诛之,讵明复渝誓言,逞兵越界,魏助叶赫,此二恨也”,说明强行越界,还派兵保卫叶赫:“明负前誓,责我擅杀,胁取十人,杀之边境,此三恨也”,说明满洲按条例杀死私自出境的汉人,而明朝反而要十个满洲人偿命;“明越境以兵助叶赫,俾我已聘之女,改适蒙古,此四恨也”,是说明明朝帮助叶赫部把本该嫁我的女儿改嫁蒙古;“柴河三岔抚安三路,我累世分守,明不容留获,遣兵驱逐,此恨五也”,抗议明朝逼迫我的百姓退出已垦种的柴河、三岔、抚安言之地,不许收获庄稼,把他们驱逐出境:“边外叶赫,获罪于天,明乃偏信其言,特遣使遗书诟言,肆行凌辱,此恨六也”,是说明偏信叶赫,对我施以凌辱;“昔哈达助叶赫二次来侵,明又挡之,胁我还其国,已以哈达之人,数被叶赫侵掠,天建大国之君,即为天下共主,何独构怨于我国也?此七恨也!”强烈谴责明朝偏袒叶赫、哈达,欺压建州。

皇太极的三个兄弟(明朝时成为一个孤儿)(8)

有了“七大恨”,努尔哈赤率领的建州女真对明朝统治的反抗就有了舆论保障,满洲士兵斗志高涨,节节胜利,经过了几年的战争以后获得东北大部分土地,迁都盛京,后金成为了明朝最大的威胁。在接连的战争中,这“七大恨”的宣传鼓动作用绝对不小。不过,细细观之,恐怕只有第一恨是努尔哈赤发自内心的仇恨,其他恐怕有些牵强,居然对明朝数次屠杀满人都只字未提。努尔哈赤不愧接受过汉文化的熏陶,真可以说是熟练掌握运用了宣传鼓动的斗争方法。

,